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估量(liàng) 单薄(bó)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

A.估(liàng)      (bó)         笑(hōng)      子手(kuài)

B.刑(chī)        候(sì)         (máng)      有成效(zhuó)

C.脸 (jiá)       恨(zēng)       缩(quán)      涔(cén)

D.胳(bì)         薄(fěi)        (nìng)      无声息(qiāo)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量(liáng)、刽(guì)。B项,伺(cì)、虻(méng)。D项,臂(bei)、悄(qiǎo)。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该题考核多音字与误读为主。积累时应重点记忆。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回答:“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没有生气。”原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应该如何找?”学生们的回答是“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到十不要跳过任何一个就可以了。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简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用,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王勃《滕王阁序》)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人人尽说江南好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7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襄水:也叫襄河,在湖北襄阳西北。迷津: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喻找不到出路。“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所描绘的景象有怎样的特征(3分)

2.本诗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9分)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鼎不可。父死,分诸子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族人欲增年以图速,鼎不可                 仕:做官

B.前使者多渔南物                           市:市场

C.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                 遣:发配

D.择诸路使者令举不法                       按:追究,查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仁宗闻,不说                              恨晨光熹微

C.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糜鹿

D.父死,分诸子                            私见张良,具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

B黄河以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

C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D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

4.用“/”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3分)

(2)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0分  

剃匠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嗖嗖嗖八面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那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

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何爹这一人物形象。(4分)

2.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3分)

3.结合全文,简析下面文句的含意和表达上的精美之处。(4分)

(1)但何爹不愿趋时,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

(2)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4.有人建议把标题“剃匠”改为“青龙偃月刀”,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4分)

5.结合全文,谈谈你如何看待何爹对传统剃头手艺的坚守。(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