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②觖jué:因不满而怨恨。③抗章:向皇上上奏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斩之以          徇:示众

B失举渑池令张诰免    坐:因为

C时用       省:反省

D其家备至      恤:救济

2.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收陶、奭抵罪              人之力而敝之

B苏舜钦等群饮逐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以示天下      可胜道也哉

D始服长者              所与,不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来赵概斩杀了从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并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赵概编修起居注在先,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任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虽然心有不快,但仍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来让贤。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而获罪,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编写《谏林》来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做了不少对别人有利的事情,连一直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4.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4分

译文:                                                                           

②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3分)

译文: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鸿 亦自 贫。

 

1.C 2.B 3.B 4.(1)①洪州城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来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大意1分,“薄”“虞”“障”分别1分) ②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阐明他无罪,说欧阳修是被仇人诬陷,不可以用天下人的法律替个人报复仇怨。(大意1分,“狱”“为人报怨”分别1分) (2)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 【解析】 1.】针对文言实词,要多关注那些文言文中出现频率高的、教材中常涉及的实词。最后要结合语境判断,而非单纯“字典式”释义。方法上应积累典型句,建立储备库;因文定义,结合语境解释;语法分析,依据成分推词义。本题C项中,省:查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的是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整理归纳虚词文中的意思,虚词在语境中的词性及活用现象,结合语境加以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题A项第一个“因”,可译为“趁机”;第二个“因”可译为“依靠,凭借”。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为“因为”。C项第一个“何”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第二个“何”疑问副词,可译为“怎么”。D项第一个“其”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第二个“其”活用为第一人称,可译为“自己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B项原文并未提到“心有不快”。 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对题中提供的选项逐一审查,确定它们是否合乎这一要求。方法是整体阅读,明确基本信息和内容。依据题干的要求,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然后对选项逐一排除。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①“薄”,靠近。“虞”,忧患。 “障”阻挡。② “狱”,讼案(官司)。“为人报怨”,替个人报复仇怨。文言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要做到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就要综合运用各种文言知识,对文句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元芳体走红的社会学解读

前些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很火。这个“元芳体”就出自于狄仁杰和他的得力助手李元芳之口。李元芳在电视剧中是狄仁杰的副手,因思维缜密、善于推理而备受器重。每每遇到疑案,狄仁杰总是要问“元芳,你怎么看?”征询元芳意见;对此,李元芳总是“公式化”地答道:“大人,此事必有蹊跷。”其实,元芳体突然在网上走红,其中也有蹊跷。微博带动起一股跟风热潮,一时间,网友世间万事皆问“元芳”,有搞笑的,有调侃的,有质问的,有发泄的,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更有借机炒作一把的……网友们疯狂使用“元芳”造句,或自言自语,或分析事件,或引人关注,或制造话题,一时间,竟有上百万网友向元芳发问,如:“我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元芳,你怎么看?”“连续三个月未发工资,元芳,你怎么看?”“地铁票价到底多少合适?元芳,你怎么看?”“昨夜楼下施工,搅扰得大人我彻夜未眠。元芳,你怎么看?”种种逗趣问答,令人忍俊不禁。有的还借用央视记者的口吻发问:“你幸福吗?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体为何能够风靡一时,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说,李元芳总是回应一句:“大人,此事必有蹊跷。”这表面看似古板其实透着一种生存之道,迎合了人们积极求发展的心态:这既显示了他对疑案保持深究的专业眼光,同时也故意点到为止,给上司狄大人进一步发挥留下足够空间。最后,当狄大人把案情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出英明判断,他再补上一句“大人真乃神人也。”由此,这折射出了职场潜规则,下属重要的是洗耳恭听不必多言,更不能抢夺上司风光,这问答之间暗藏着职场智慧甚至是官场哲学。

但在更多的网友眼中,所谓元芳体不过是一种面对生活压力的自我戏谑和调侃。如果心理是一个箩筐,人们总得找到清空的办法。大家利用元芳体发出追问,其实没指望别人能作出回答,这种看似无厘头的问答,重点不是问而是在表达网友意见和传递网友情感,网友在发问前,其实答案已在心中,有的甚至以此寻求大家共鸣,这不仅显示了当今价值的多元,同时也成了一种游戏式的时尚,大家乐在其中,借此释放情感,带给人们以阅读乐趣,体现了网络时代的互动精神,我们不必对此进行过度解读。

网上据此以“从众心理”“诉求表达多元”为题做了一个网络探因调查:支持“从众心理”35.3%;支持“诉求表达多元”64.6%!

但我不这样看。我以为,应当还历史的真面目。“元芳,你怎么看”?有这样几层意思:

民主讨论的作风。办案是一个缜密的,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的过程,要避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得倾听他人意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办案最忌领导搞家长制和一言堂。习惯于与同僚、下属讨论和论证,更能够有助于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同时,“元芳,你怎么看?”在中国目前两极分化严重,民生问题突出的大环境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个“你”既指老百姓,更指各级领导。“怎么看”包括了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反省,更包括了兼听则明之民主议政。“元芳,你怎么看?”不仅是改善党群关系,政群关系,上下级关系,平级关系,区域关系,贫富不均,分配不均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一种很务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态度。是对民心,民情,民意,民议的一种民主讨论作风。任何事情,社会上出现不同意见,不同看法很正常;这是因为现在社会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称,社会地位不对称,经济收入不对称,个人际遇不对称的客观事实;每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总是来自于这些“不对称”,因为人们只能在自己掌握的知识范围内去识别信息的真伪好坏优劣。

让人说话有天不会垮的自信。李元芳并不是个傻子,如果狄仁杰把李元芳视为傻子,那狄仁杰自己就先是一个傻子了。李元芳之所以始终没有正面直接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但是,“此事必有蹊跷”已经非常明白地表达了他对案子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的,只是囿于种种原因不能或者不便和盘托出己见而已。

“大人真乃神人也”,是李元芳在狄仁杰破案后高唱的万无一失的马后炮赞歌;这样的赞歌会让任何人都陶醉其中,狄仁杰也不例外。事情办好了,成功了,听听赞歌不算得意忘形,可以理解、包容。

总之,“元芳,你怎么看”?在今天比较符合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很值得进一步讨论研究。

1.下列关于“元芳体”走红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芳体”的流行是因为它在中国目前两极分化严重、民生问题突出的大环境中具有现实意义。

B网络调查显示“元芳体”的流行源于人们的“从众心理”和人们“诉求表达多元”的需求。

C作者认为“元芳体”流行的深层原因源于人们对民主作风的渴求,符合创新生活管理的要求。

D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很火,知晓度高,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得以流行。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主讨论的作风有助于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电视剧正是通过“元芳体”形象地表现了狄仁杰办案的民主作风。

B“元芳体”蹿红的现象显示了当今价值的多元,体现了网络时代的互动精神。

C李元芳在破案之后总有一句“大人真乃神人也”,这表达了他对狄仁杰的钦佩之情,也说明狄仁杰喜欢听赞美之词。

D由于对任何事情社会上都会出现不同意见和不同看法,所以导致社会存在信息不对称。

3.探究文中“元芳体”的流行蕴藏着哪些社会心理。(5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去年到今年频发的高官贪腐案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这些官员案发前后境遇的巨大落差再次提醒我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C温庭筠以前,诗人存词甚少,到温庭筠才“能逐管弦之音为侧艳之词” 《旧唐书·温庭筠传》《词在唐五代和两宋的发展过程及其流派》

D曼德拉,论经历,他不是唯一曾受牢狱之灾的政客;论权力,比他执政国土面积大,比他掌权时间长,比他拥有更绝对权威的人物,更不在少数。

 

查看答案

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如果征收房产税让中国普通中产阶级家庭蒙受较大损失,那么,它的负面效应一定会达到政治层级,中国解决高房价的过程也就会演变成新的问题。

B10月2日和3日下午,学校组织高三全体老师进行了登山比赛,结果语文组以绝对优势获得了第一名。

C星巴克咖啡在世界各地价格的差异的确很大,但却并非什么商业秘密或阴谋,也和星巴克在不同地区的成本大小、人气高低乃至利润多寡基本无关。

D通过“完善社保待遇与缴费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吸引人们自觉自愿地延长养老保险年限的做法,不仅显得公平有效率,而且充分尊重了参保职工在缴费年限上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不同职工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和生活实际灵活地选择不同缴费年限的需要。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太快,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基础远远跟不上,结果________导致高等教育学历“缩水”。

②杨振宁始终认为,科学研究         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持,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成功。

③由于暑假光顾着玩了,我忘记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开学时面对老师的        ,我一问三不知,非常羞愧,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④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不期而遇,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          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

A必然   固然   考问   汲取        B必定   固然   拷问   汲取

C必然   纵然   考问   获取        D必定   纵然   拷问   获取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臭哄哄     雍容华贵     快jǐn      凤冠霞pèi

B小两口     雕虫小技     xuè      条条 kuànɡ

C殡仪馆     飘洋过海     fānɡ    十二生 xiào

D挖墙脚     挑肥拣瘦     凉yìn      疲于命bē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