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0分)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
B.文中运用了许多引用、比拟等手法,含蓄典雅地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C.作者通过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江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
2.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
3.沈从文曾说:“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杏花春雨江南”也终将成为一种遗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1)。”
1.同样的问题,孔子对颜渊的回答侧重于个人修养角度,对仲弓的回答侧重于为官的角度,对司马牛的回答侧重于言谈的角度,这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2分)
2.综合这三则来看,孔子认为怎样才算是做到了“仁”(4分)
简答题(5分)
……贾兰也不及请安,便哭道:“二叔丢了。”(《红楼梦》第一一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请问:“二叔”是谁?他怎么“丢”了?后来贾政在路上遇到了他,当时的情形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下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史湘云出嫁回门,来贾母处请安。贾母说起几家亲戚都衰败,不禁伤心,史湘云想起后天是宝钗生日,提议给她过生日热闹热闹。贾母也同意,便命人准备。宴席上,因为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大家非常高兴,掷骰子行酒令,玩得不亦乐乎。
B.贾政任新职后,清正严明,受贿之类的事更是没有发生过。许多想发财的奴儿见没有油水都离贾政而去。贾政无耐叫来李十儿,才知道原因,李十儿花言巧语,赢得了贾政的信任,从此作威作福,只瞒着贾政。
C.贾赦、贾珍被贬往外地,贾母命贾政给二人打点盘缠,贾政才告诉贾母家中银库早已亏空,贾母急得流泪。哭后,命人将自己的箱笼打开,将自己从做媳妇起几十年的积蓄全部拿出,各房一一分配完毕,又单给贾琏五百两银子,作为送黛玉灵柩回南方的费用。
D.凤姐想去看看即将远嫁的探春,刚到园中,觉得冷,便让丰儿回去拿衣服。自己走了不远,先被一只狗吓了一跳,再走竟碰到了秦可卿的鬼魂,凤姐毛骨悚然,转身被石头绊了一跤,这时丰儿和小红来了,凤姐推说探春等已睡下,便匆匆回去。
E.夏金桂向薛姨妈要了香菱去,表面上对她极好,甚至亲手做了汤端到生病的香菱床前。一天,她让宝蟾做了两碗汤要和香菱同喝,其中一碗下了毒,宝蟾不知情,将香菱的汤喝发,结果毒发身亡。
下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薛姨妈来贾府,宝玉和她请安时见她对自己不同往日般亲热,满腹狐疑。晚上来到潇湘馆,黛玉正好回来,两人谈起这件事,黛玉假设宝玉和宝钗好或不好和种种状况,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B.冯紫英来见贾政,带了四种洋货——围屏、钟表、母珠和鲛绡帐,精巧无比,说要价两万银子。贾政说买不起,叫贾琏拿进去给老太太瞧瞧,并请了邢、王夫人和凤姐。贾母看了甚是喜欢,便叫贾政买下了母珠和鲛绡帐。
C.临安伯请贾家的老爷们去看戏,贾政说自己和贾琏有事,让贾赦带了宝玉同去,宝玉欢喜得不得了。到点戏时,见掌班的竟是蒋玉菡,二人相见,又惊又喜,不顾众人在场,共叙别后思念之情,在他人的提醒下,宝玉才胡乱点了一出戏。
D.宝玉失了玉后,竟呆傻了,贾母这日去看宝玉,众人见瞒不住,才把失玉之事告诉贾母。贾母令贾琏重金悬赏找玉,又把宝玉带到自己屋里居住。过了一些时候,有人上贾府送玉,大家十分欢喜,谁知是假的,贾琏大怒。
E.黛玉从傻大姐处听说宝玉要和宝钗成亲的消息,病倒了,而且病日重一日。而全府上下忙着宝玉的婚事,无人来问,黛玉心如死灰,挣扎着起来,将素日所写的诗稿和宝玉赠给她的诗帕丢到火里烧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2分)
2.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