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布鞋,渐行渐远的温情之舟 李 亮 把与自己相关的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布鞋,渐行渐远的温情之舟

 

把与自己相关的整个乡村从记忆中搬迁至眼前重新温习和试图回溯时,总会再一次看到那些大路小路上,黄土漫漫如细腻稀软的汁液,每每留住百千脚步踏过时的印痕,却转瞬又在风中雨里漾漾地翻覆,掩埋了路上一切踪迹。但记忆中土路印满脚印的画面却不曾被风蚀雨淋所破坏,那种诸多脚印交错重叠的景象怕是要做了土壤和人踪的化石。乡村中的人影早已湮没在沟沟岔岔中去了,最后经过的那个人留在路上的两行脚印却还清晰可辨,光滑,平整、单薄,甚至算得上是有些水润,这两行人的脚印旁,夹杂着牛、驴、羊们的蹄印,深浅不一,像是陪伴在那人弦乐般顺畅的脚印边的小鼓点。亦或像行舟时船舷边缘激起溅开的微小水花。在这样的路上,它们和谐共鸣。

这两行脚印便使人想到布鞋了——那浩瀚如海的高原之上,承载了一个又一个年轻力壮或年迈佝偻身躯的叶叶小舟。这些小舟遵循着天时与人命,白天漂浮在黄土海面之上,吆喝了大鱼小鱼般的牛羊群去放牧,夜晚时,它们则停泊在主人的梦乡边。

男子们的布鞋多是黑色。早些年,乡村的人们尚且生活在虽然清贫但不乏典雅的年代,这些黑色的布鞋上都曾被装饰了花纹。妇女们在丈夫能穿出去展示的布鞋上用针脚争奇斗妍,雍容优美的云勾子图案从容地舒展在鞋头鞋帮,再用规整严谨的城墙垛子图案饰了边儿,对一个男人倾注的感情在匀称的白色小针脚中被种植繁衍。如今男式布鞋只留下一面面肃静的黑,样式也变得简洁。女人们对美的敏感更为显著一些。当男子们的布鞋尚且飘着云朵时,她们的布鞋一律盛开着繁花。男为天,女为地,天地之象,阴阳之分,在更接近生活本质的陕北乡村中如此优雅地展现出端倪。成亲时,女子们的那双婚鞋娇艳欲滴,朱红的底儿上,女儿家的心思被小心收拢成莲花、牡丹、梅花、桃花,有的还欲语还休地在水绿的枝蔓上点缀了小小的果实,几乎要让人嗅到新媳妇心中清幽淑惠的香气。但如昙花一现,随着男子们的布鞋成为净面,女人们鞋子上那些花蔓也终于凋谢,她们的鞋面演变成了新式的红条绒或条呢布,有的则同男子们一样把自己的布鞋面也做成黑色。究其原因,大抵是女人们开始愈来愈多地参与生产劳动,旧时那些典雅的颜色已无法经受土埂田畔的磨砺。只有布鞋中的鞋垫作为附属物竟一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鞋垫上依然花红柳绿、鸳梦鹊飞、蜂蝶奔忙。布鞋成了围墙,女人们把流淌在血液里的天性和欢欣全部移植在了这围墙内的两畦花圃中。

母亲和姨娘、姑姑们的眼睛已开始昏花,年轻的女子们早已遗弃女红技能。多少年来,再也没有了与黄土地中的乡村隔着层层棉布相亲相近的时刻。城乡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工业时代的便捷正彻底取代手工时代的劳累和繁缛,在这期间丧失的美感已无法追寻。布鞋们已载着那些旧人飘向了黄土之洋的远处或深处,唯有留守在乡村的一些老人们依旧守着布鞋,把他们光滑单薄的脚印再一次覆盖在已夹杂了诸多时尚花纹和形状的其他脚印之中去。我能体会外祖父那种穿着烂旧布鞋依然乐呵呵的心情,那是对过去岁月的怀恋,对给他做布鞋的女人们的怀恋,对乡村土地气息的怀恋,也是同自己命运属性之间的一种和协共鸣。

有一次在老家,我和弟弟妹妹们去看我们出生时所住的土窑。土窑门窗全无,即将坍塌般黄土粼粼。冬日的阳光斜照在灶台上,那儿有一小堆颜色各异的孩童布鞋。我和弟弟妹妹欢呼着进去把它们提起来,争论着哪双布鞋是我们几个谁谁谁穿过的,不知不觉中,眼睛就潮了。

朦胧中看到儿时的自己,穿了其中的一双红底黑点儿的布鞋,烂漫地奔跑在绵软的黄土上。                                   (选自《散文》2012年第6期,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脚印、蹄印有何作用?(4分)

2.布鞋承载着乡村人们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3.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这些小舟遵循着天时与人命,白天漂浮在黄土海面之上,吆喝了大鱼小鱼般的牛羊群去放牧,夜晚时,它们则停泊在主人的梦乡边。

(2)布鞋成了围墙,女人们把流沿在血液里的天性和欢欣全部移植在了这围墙的两畦花圃中。

4.这篇散文的结尾很有特色,请赏析它的妙处。(6分)

 

1.①内容上,描绘了一幅人与家畜相伴而行、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图景;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布鞋的描写。 2.①女人对男人的绵绵情思;②女人对美与快乐的追求;③勤俭持家的母亲们对家庭的细心呵护;④留守老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对命运的坚守。(每点1分,共4分) 3.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布鞋比作浩瀚如海的高原上的小舟,赋予他们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温情。 (2)运用比喻手法,将布鞋比作围墙,将鞋垫比作花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人们爱美的天性,和对欢乐生活的追求。 4.①结尾运用想象手法,描写儿时自己穿布鞋奔跑的场景,巧妙地照应了标题“渐行渐远”与开头的“脚印”,使文章结构严谨。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布鞋的怀念,对乡村生活方式的眷恋。③余韵悠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无尽想象空间。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段首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在结构上,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角度组织答案。本题可先概括第一段内容,然后从下文内容可知,应从引出下文描写布鞋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人物情感的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例如第三段中“对一个男人倾注的感情在匀称的白色小针脚中被种植繁衍”,“女人们对美的敏感更为显著一些”,“布鞋成了围墙,女人们把流淌在血液里的天性和欢欣全部移植在了这围墙内的两畦花圃中”,第四段中“我能体会外祖父那种穿着烂旧布鞋依然乐呵呵的心情,那是对过去岁月的怀恋,对给他做布鞋的女人们的怀恋,对乡村土地气息的怀恋”等这些关键语句,从女人对男人、女人对美的追求、家庭、乡村生活等角度概括即可。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此类题一般要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联系句子所在语段及上下文分析作答。由“吆喝”“大鱼小鱼般”“布鞋成了围墙”等关键词可很容易得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一般性作用是生动形象,故可从布鞋和女人的角度,答出女人们对对美的追求、快乐的追求等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赏析其在文中的妙处,可结合着“朦胧中看到儿时的自己,穿了其中的一双红底黑点儿的布鞋,烂漫地奔跑在绵软的黄土上。”一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在文中的作用等角度分析作答。作为散文尾段,在内容上,可从作者的情感、与主题的关系等角度作答;在结构上,可从与开头有无呼应关系,结构是否严谨,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角度思考。还要从读者的角度思考,尾段有没有留下想象空间,是否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结合这些代表的话,就我国影视创作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15个字  4分

今年两会期间,网上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成采访文艺界委员的标配问题。莫言称“看韩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要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大家喜欢看国外的影视作品,主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编故事编得确实好。”著名编剧高满堂表示他也曾看过几集,“挺好看的,因为它写了一个梦想……现在的韩剧的商业化、反映题材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借鉴。”

3月5日下午,王岐山参加了北京代表团审议。在听到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谈及人艺发展困境时,王岐山以最近在中国人气甚高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强调韩剧的内核与灵魂是儒文化,鼓励大家相信5000年不断的中华文化。

建议:①              ②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长句改写为三个连贯的单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上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他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查看答案

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4分)

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也可以录取,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陈王昔时宴平乐,             ____________    。(《将进酒》)

(2)千岩万转路不定,               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

(3)细草微风岸,       _____       。(《旅夜抒怀》)

(4)         ___________     ,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6)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颈联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这首诗的落脚点在“寂寞”二字上,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