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这则新闻撰写一幅对联,鲜明地表达你的赞美与憎恶,每句不少于7个字。(5分...

根据下面这则新闻撰写一幅对联,鲜明地表达你的赞美与憎恶,每句不少于7个字。(5分)

新华网 湖北荆州  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沙市宝塔湾勇救两名落水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英勇献身。在打捞大学生遗体过程中,八凌打捞公司老板陈波现场收取了36万元打捞费用,并额外向学校索要300元购买烟和矿泉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无良老板,见利忘义德何在 英勇青年,舍己救人名永存 评分标准:形式2分(字数、词性、结构相同2分); 内容3分(态度鲜明1分,有褒有贬1分,合情合理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获得金牌第二的好成绩,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字数在20字以内。此话题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雅典奥运会、中国、胜利,所以,“海外创佳绩,国内添光辉”,海外、国内指代不明,是跑题的。 其次“大题小做”,拟写上联,并匹配下联。话题式对联题给出的话题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涵盖面较广,如果就话题而论话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题小做”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衍生上联,再匹配下联。 如以“恒心”为话题,可想到有愚公移山、老妇磨杵的故事,可拟成以下对联: 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老妇磨杵成于永恒; 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列短句改成一个语意明确的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词语。(5分)

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旧信重读

被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似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当你涉过时间的千山万水,于一个偶然,目光重新投回起点,你惊奇地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仍伫立在奔腾不息的河川上,像一角冰山,通透、晶莹,不曾因为年深月久和日晒雨淋而消融。

②于是,你停下急匆匆旅行的脚步,择一处临水的草地坐下,重读一封一封旧日友人为你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细密阳光闪烁。

③什么样的一个友人交付给你的这份情谊?什么样的情怀下产生了这些文字?什么样的一盏灯照过你,或甜或苦或激动或平静地读着它们?你又怎样斟字酌句写了回信?

④过去已经消失,说过的话语随风而逝,青春的风铃不再摇响,只有信件记录了当时。当时,是多么热衷于在信纸上文采飞扬语句优美地与友人对话呀:比赛着写信,看谁写得厚谁写得薄;探讨着问题,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倾诉着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初恋时心慌意乱的情愫,热恋时激情满怀的幸福,失恋时天昏地暗的欲哭无泪……

⑤经过种种,皆如幻梦成空,直面的一切,许多冲动已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讯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然而,那些字体清晰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飞来的盼望日子呢?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

⑥人之成熟,总是从拥有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然开始,这时,再去细细思想人生是什么呢?童年期,懵懂无知无觉,只盼快快长大;青春时,未来好梦无数,仿佛伸手可及。然后,立没立业只有自己晓得,家是成了一个,孩子也养了一个,便开始赶时间、磨时间,将属于自己的一世时间折腾得一塌糊涂。再回首时,天还是那个蓝天,地还是那块绿地,月还是那轮明月,人却已不再是那个人,脸上每缕皱纹都填满深浅不一的沧桑。

⑦人之老,不是从肢体开始老起,而是从心开始老去。心老的标志就是,前瞻的时候少了,回头的时候多了。一步三回头,身后可看可触可抚的有什么?范仲淹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实,何止南来北往的大雁,一介凡人的人生本来就是去留无意的风。

⑧因此,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席地而坐,重新展读纸笺已经微微发脆的旧信,会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在心中暗暗滋生。旧信能够一个一个细节提示你,你所经历的,刻骨铭心永生不忘的也好,微小如蚁稍纵即逝的也罢,所有清晰如昨。逝去的岁月不是空心的,逝去的岁月丰满得像一枝秋天的麦穗,你像一个守望金黄田野的农人,当你重读旧信的时候。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第②段在全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精心保留下来的“一叠信件”,又引出下文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及人生感悟的抒发。

B在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运用排比修辞,列举了旧信中承载的美好回忆,或激情澎湃,或恬静似水,满载了青春的酸甜苦辣,让人感慨。

C本文主要通过记叙重读旧信,表达了对过去与友人书信来往的日子的留恋,对如今与友人交流手段改变的无奈,对有信来往的日子不复存在的惋惜。

D作者认为人生匆匆老去的旅程根本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因此,我们重读旧信能让我们找寻人生的记忆,体味人生存在的价值。

E作者批判了现代社会由科技手段发达而导致人类情感缺失的现状,表达出作者对人类社会各式各样社会顽疾的深切忧虑。

2.简要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色?请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小见大,作者从重读旧信这样一件生活小事联想到人生,进而表明“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的观点。你如何看待作者观点?生活中还有许多不起眼的事物已经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们又能使你联想到什么呢?请撷取其中一种事物,说说你的看法。60字左右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个小题(6分)

(1)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

(5)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6)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7)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8)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龙潭夜坐

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

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任选两种艺术手法对本诗进行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①,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自警焉。(选自《居士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逾远而存也            弥:久长

B.不见于可也            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

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归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河内凶,则移其民河东

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散亡磨灭                吾尝终日思矣

D.亦因自警焉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欧阳修认为古之圣贤能“不朽而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是怎样一种关系,请用自己的话回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8处(4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万物咸睹,靡不兼载。厥谊不昭,爰明以喻。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选自许慎《说文解字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