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不超过55个字的一段话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由于缺水和严...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不超过55个字的一段话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由于缺水和严重污染,四川盆地特别是新成立不久的天府新区(原行政管辖范围)特产的“天府稻”的种植面积将从今年起大幅压缩。今后,市民吃到这种在全国小有名气的大米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近几年,天府新区原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不断下降,尤其是水稻的生产成本高,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效益较差,再加上水稻种植过程中大量耗水与盆地逐渐缺水和严重污染的现状形成了矛盾,压缩水稻生产势在必行。

为此,天府新区管委会、农管局及时组织实施盆地农村产业调整,积极发展设施、籽种、精品、加工、创汇、观光农业,据了解,此次压缩的土地将用于绿化或种植蔬菜、花卉、牧草等效益较好的项目。

 

天府新区管委会、农管局(1分)将实施盆地农村产业调整(1分),压缩“天府稻”种植面积(1分),用于绿化或种植蔬菜等项目(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做这类筛选概括主要信息的题目,首先要对所给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再明确所涉及的对象,主要事件,以及效果。本题涉及的对象是天府新区管委会、农管局,针对农村产业调整所采取的措施,可以筛选文中的词句作答。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水兵

①五月的麦浪就要在隆隆的机声中倒下,田野里充满新麦的清香,外出的人们回来了,连老人孩子也出动了,村庄再一次因麦芒和成熟的歌唱,热热闹闹,排排场场。可再有一二场夏雨或一二声炸雷,麦客们依次而去,乡村又将空空荡荡。

②在城市的深处,在一幢楼的高层,在一个深夜,我听到了一种隐隐的声响,这声响仿佛发自天边或大地深处,引起一阵沉闷孕育的震荡。

③那是去年,我正走在深秋的乡下,乡下寂静得有些吓人,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没有返回村庄。田野似油画,亮色是那满枝的的棉花、金黄的谷穗和红红的高粱。这些曾被遗弃的庄稼兄弟重又回到了我的村庄,它们羞涩地挂在枝头上。这时,有噼剥的豆荚炸响,几粒忧伤的豆子在我眼前坠落。我听到的那种隐隐的响声,肯定是来自于这个过程,我知道,那是土地发出的回声。一株庄稼在角落里的成长会引来阳光下的回声,这种回声甚至携着土地的名字穿越历史,长久地留在一代一代农人的记忆中。

④土地是能发出声响的,它承载着万物,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它的声响。春耕时,稻田水响,那是冬眠后的土地舒展筋骨的声响;七八月问,原野上一片金黄,风过处,谷穗点头,沙沙作响,土地奏起金子般的乐章。就是这声响,唤醒炊烟,于是,每个清晨,每家每户的主人将大门推开,“吱呀”的一声,震开薄雾,村庄就醒了。老村长燃一筒旱烟走在田埂上,他的咳嗽声在田野里回荡。春天里,我们都能听到杨柳枝条摩挲的声音,听到花苞抽长的声音。而在夏夜,小河泛着月色在村旁流过,叮叮咚咚,那是土地在为我们的梦境伴唱……   

⑤而现在,你走在乡间,你会惊讶于那红红的大枣柿子为何老挂在枝头,你也许觉得那是风景,根本没有察觉到土地的黯然神伤。我常常在梦里返回村庄,那枝叶问的果实,像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欲滴未滴,那其中的一颗,两颗,终于坠落下来时,有谁能倾听到那是来自土地的回响?

⑥有个在城里打工的女孩曾这样告诉我,她一天只要洗脚三个人,就可以挣得六十元,一月两千多,一年可挣几万元,那是她父母种地十年的积累,她家的柿子、红枣都挂在树上,让它红,由它落。即使麦收秋忙,她也不回去。她很热爱城市。我们无法去责怪这个现实的女孩,我们只能垂下头颅,面向土地。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依偎和亲昵,而把城市崛起作为现代的标志?一座座的城市就要联成一体,城与城之间的土地,一座小桥、一条小溪、一汪水塘、一片草地,就在这机声隆隆中被吞噬;当打桩机将钢筋水泥柱深深地刺入土地时,你听到了土地发出的阵阵呻吟了吗?

⑦我庆幸我在城市的一角,在一幢楼的高层大凉台上,还藏有来自家乡的泥土,在一个个深夜,还能听到果坠叶落的声音,并通过我的笔端,把大地的回声传递给外界。

⑧一个人,一株植物,都会有青春和浪漫的季节,但随着时间和岁月,亮色、光泽、力量都会慢慢消失,直到形容枯槁,肢体变得比榆树皮还要皲裂。惟有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哈尼夫库雷在《身体》这部小说中警告:你终究会发现,世间只有一件无价之宝,既非金子,亦非爱情,而是时间。而我要说:世问最金贵的,既非金子,亦非时间,而是土地,能发出声响的土地。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土地上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土地的回声,这些回声本应当是自然愉悦的欢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变成了令人闻之垂泪的呻吟。

B.文章的第⑥段写了一个不愿意回乡的打工女孩对城市的热爱,表达了对乡村失落的隐忧,批判了本应回归乡村的人对土地的背叛。

C.由于现代人越来越现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情感,这种对土地的淡漠很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恶果。

D.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曾经,土地以生长在它上面的农作物养育了我们;如今,又以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崭新的生活。

E.作者在文章中不止一处描写了秋天的乡村田野飘香、果挂枝头的丰收景象,是为了告诉我们:养育我们的许多物质都来自于土地。

2.文章第①段写五月的乡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全文,概括“回声”的具体内容。  (5分)

4.现代化进程正在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挑战,土地作为农耕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其最基本的粮食生产功能正在被人们忽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6小题)(6分)

(1)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贾谊《过秦论》)

(3)                ,尽西风,季鹰归未?

(4)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                   ,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6)或取诸怀抱,           。(王羲之 《兰亭集序》)

(7)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4分)

2.诗人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10 处)(5分)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丁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          多:赞美 

B.累迁官至起居舍人,龙图阁      直:通“执”:掌管

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        贷:宽恕

D.至南阳求医                    舁:抬着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天下之士识不识皆称之曰师鲁   ②不欲廉颇争列

B.①通知今古,长《春秋》           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C.①疾革,隐几坐,               图穷匕首见

D.①又欲训土兵代戍卒,减边用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3.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4.师鲁见称于世的原因有哪些?请归纳概括作者的观点。(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