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题2分,共10分)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题2分,共10分)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矫厉所得(造作勉强)

2.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耕植不足以自给  诸侯以惠爱为德  家叔以余贫苦  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面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遂见用于小邑

C.鸟倦飞而知还      D.吾属今为之虏矣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眷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位卑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犹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5.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因,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B.陶渊明辞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C.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D.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县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1.C 2.B 3.C 4.D 5.D 【解析】 1.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其中,C项,寻:不久(在课内学过:《桃花源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以”的用法具体是:①用来,连词;②把,介词;③因,介词;④用来 连词。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需要逐项分析即可,C项,是表示承接关系的一般文言句式,而剩余三项都是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本题中,D项,“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的意思是,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5】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D项,“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说法过于绝对;“他做彭泽县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于文无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共12分,每空1分)

1(1)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虚室有余闲。

(3)引壶觞以自酌,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5)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6)_______      ,风飘飘而吹衣。

(7)            ,飞鸟相与还。(8)山原旷其盈视,                

(9)            ,池鱼思故渊。(10)问君何能尔?               

(11)             ,秋水共长天一色。(12)登东皋以舒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时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依据所给的内容提示,以“鲁迅散文当属第一种”为中心句,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列举两篇(部)以上的作品名,内容具体,表达准确,80字左右。(6分)

现代学者散文的分化之途有三:一是趋于火热的现实斗争生活;二是趋于历史的凭吊和自然的踪迹;三是趋于个人闲适生活的孤情雅趣。这三种分化之途,丰富了现代学者散文的视野。

鲁迅散文当属第一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不超过55个字的一段话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由于缺水和严重污染,四川盆地特别是新成立不久的天府新区(原行政管辖范围)特产的“天府稻”的种植面积将从今年起大幅压缩。今后,市民吃到这种在全国小有名气的大米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近几年,天府新区原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不断下降,尤其是水稻的生产成本高,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效益较差,再加上水稻种植过程中大量耗水与盆地逐渐缺水和严重污染的现状形成了矛盾,压缩水稻生产势在必行。

为此,天府新区管委会、农管局及时组织实施盆地农村产业调整,积极发展设施、籽种、精品、加工、创汇、观光农业,据了解,此次压缩的土地将用于绿化或种植蔬菜、花卉、牧草等效益较好的项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水兵

①五月的麦浪就要在隆隆的机声中倒下,田野里充满新麦的清香,外出的人们回来了,连老人孩子也出动了,村庄再一次因麦芒和成熟的歌唱,热热闹闹,排排场场。可再有一二场夏雨或一二声炸雷,麦客们依次而去,乡村又将空空荡荡。

②在城市的深处,在一幢楼的高层,在一个深夜,我听到了一种隐隐的声响,这声响仿佛发自天边或大地深处,引起一阵沉闷孕育的震荡。

③那是去年,我正走在深秋的乡下,乡下寂静得有些吓人,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没有返回村庄。田野似油画,亮色是那满枝的的棉花、金黄的谷穗和红红的高粱。这些曾被遗弃的庄稼兄弟重又回到了我的村庄,它们羞涩地挂在枝头上。这时,有噼剥的豆荚炸响,几粒忧伤的豆子在我眼前坠落。我听到的那种隐隐的响声,肯定是来自于这个过程,我知道,那是土地发出的回声。一株庄稼在角落里的成长会引来阳光下的回声,这种回声甚至携着土地的名字穿越历史,长久地留在一代一代农人的记忆中。

④土地是能发出声响的,它承载着万物,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它的声响。春耕时,稻田水响,那是冬眠后的土地舒展筋骨的声响;七八月问,原野上一片金黄,风过处,谷穗点头,沙沙作响,土地奏起金子般的乐章。就是这声响,唤醒炊烟,于是,每个清晨,每家每户的主人将大门推开,“吱呀”的一声,震开薄雾,村庄就醒了。老村长燃一筒旱烟走在田埂上,他的咳嗽声在田野里回荡。春天里,我们都能听到杨柳枝条摩挲的声音,听到花苞抽长的声音。而在夏夜,小河泛着月色在村旁流过,叮叮咚咚,那是土地在为我们的梦境伴唱……   

⑤而现在,你走在乡间,你会惊讶于那红红的大枣柿子为何老挂在枝头,你也许觉得那是风景,根本没有察觉到土地的黯然神伤。我常常在梦里返回村庄,那枝叶问的果实,像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欲滴未滴,那其中的一颗,两颗,终于坠落下来时,有谁能倾听到那是来自土地的回响?

⑥有个在城里打工的女孩曾这样告诉我,她一天只要洗脚三个人,就可以挣得六十元,一月两千多,一年可挣几万元,那是她父母种地十年的积累,她家的柿子、红枣都挂在树上,让它红,由它落。即使麦收秋忙,她也不回去。她很热爱城市。我们无法去责怪这个现实的女孩,我们只能垂下头颅,面向土地。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依偎和亲昵,而把城市崛起作为现代的标志?一座座的城市就要联成一体,城与城之间的土地,一座小桥、一条小溪、一汪水塘、一片草地,就在这机声隆隆中被吞噬;当打桩机将钢筋水泥柱深深地刺入土地时,你听到了土地发出的阵阵呻吟了吗?

⑦我庆幸我在城市的一角,在一幢楼的高层大凉台上,还藏有来自家乡的泥土,在一个个深夜,还能听到果坠叶落的声音,并通过我的笔端,把大地的回声传递给外界。

⑧一个人,一株植物,都会有青春和浪漫的季节,但随着时间和岁月,亮色、光泽、力量都会慢慢消失,直到形容枯槁,肢体变得比榆树皮还要皲裂。惟有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哈尼夫库雷在《身体》这部小说中警告:你终究会发现,世间只有一件无价之宝,既非金子,亦非爱情,而是时间。而我要说:世问最金贵的,既非金子,亦非时间,而是土地,能发出声响的土地。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土地上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土地的回声,这些回声本应当是自然愉悦的欢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变成了令人闻之垂泪的呻吟。

B.文章的第⑥段写了一个不愿意回乡的打工女孩对城市的热爱,表达了对乡村失落的隐忧,批判了本应回归乡村的人对土地的背叛。

C.由于现代人越来越现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情感,这种对土地的淡漠很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恶果。

D.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曾经,土地以生长在它上面的农作物养育了我们;如今,又以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崭新的生活。

E.作者在文章中不止一处描写了秋天的乡村田野飘香、果挂枝头的丰收景象,是为了告诉我们:养育我们的许多物质都来自于土地。

2.文章第①段写五月的乡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全文,概括“回声”的具体内容。  (5分)

4.现代化进程正在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挑战,土地作为农耕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其最基本的粮食生产功能正在被人们忽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