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4分)
2013年4月,人大教授周孝正在省图书馆开讲,听众很多,不少人都是冲着“京都名嘴”这一名头而来。他演讲风趣幽默,常常语惊四坐。有读者在反馈信息表上写道:听周教授的讲课,如(mù)____春风,是久违的精神享受。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2分)
答: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
答: ( )改为( )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9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存在大量学生“在家上学”现象,涵盖幼儿园至高中的各个阶段。其形式也呈多样化: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其中有些已初具规模。
材料二:据报道,很多家长自己在家里给小孩办学堂,这样的“在家上学”的个案在不少省市已经成为一股风气。相关报道更称这种“在家上学”的模式,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包括了中国台湾和香港。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5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政绩
小张和小李同时分配到一个山区乡工作,两人相处得挺不错,工作上也你追我赶,领导对他俩常常露出几分赞许。
乡政府一侧有条阴沟,附近的居民常把垃圾倒进沟里,经水一浸泡,便有一股恶臭的怪味。小张就常常地掏那阴沟,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小李也时时帮着干。领导开会时顺手就抓了这么一个典型:你看人家小张,当然,还有小李,人家能掏那阴沟,你们整天吊儿郎当,像个啥。后来还是小李不知从哪找来几块废旧水泥板盖严了那沟,掏阴沟的故事才算告一段落。
小张主动到一个偏远村蹲点。有三户人家住得更远,离那村子还有八九里山路,不通公路不通电,骑个自行车有时还要驮着过岭,一年到头最大的愿望就是混个肚儿圆。小张经常去那儿,教他们一点种养技术,引导他们因地制宜搞发展,像种高山茶呀,贩野菜、挖药材,给这三户人家增加了不少收入。有时看人家小孩上学交不出学费,小张还自个儿掏腰包。领导知道后大加赞许,亲切地拍着小张的肩,意味深长地说:不错。后来那三户人家从山里迁了出来,据说是小李花了半年的口舌才说服了他们。
那一年,小张入了党;接着,小李也入了党。
每年6.7月,最怕的就是洪水。山区乡没有大江大河,别的还好些,让人悬心的是那分布在全乡的十多座山塘水库。由于年久失修,个个都像定时炸弹在那摆着。那年雨水特多,有两座水库泄洪道排水不畅,暴满告急,随时有倒库的可能。一场水库保卫战在一片吼声中开始了。小张和小李一马当先,奋不顾身,为了抢堤护坝两天两夜没合眼。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抗洪表彰会上两人双双评为先进。
第二年,乡镇换届,小张和小李变成了张副乡长和李副乡长。
张副乡长和李副乡长分别带队下村蹲点。张副乡长雷厉风行,抓计划生育,清理尾欠税费……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李副乡长完成任务就要勉强一些,但他经常往水库上跑。后来水库维修工程就上了马,李副乡长天天跑工地……
一年复始,张副乡长和李副乡长仍在各自村蹲点。
这年6月底,天像是豁了口子,雨哗哗地下个没完。县乡不停地召开抗洪抢险工作会,抗灾成了当前最大的政治,并且制定了严格的组织措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乡党委书记在会上严厉要求各副科级领导,各自蹲好自己的点,各负其责,并要求把被子背到库坝上……
张副乡长不敢怠慢,组织群众准备好麻包,运到库坝,并组织120名青年突击队,分三批轮流值班,而自己干脆在库坝上搭了间茅屋,吃住都在那,日夜巡视。这事被县报的一名记者登在报上。县长见报后动了去看一下的念头,于是一个庞大的车队开进了张副乡长蹲点的村。领导们不顾车马劳顿,换上高统靴,冒雨亲赴库坝。到了坝上,领导们被感动了:那山一般的麻包;几十名干部群众正在深挖泄洪道,个个淋得不成人形……还有那间风雨中的茅屋……县长握着疲惫不堪的张副乡长的手,用力地摇着,许久说不出话。
乡长见县长高兴,脸上光彩,执意请领导们到乡里吃顿饭。县长豪爽地一挥手:“可以。”
车队经过李副乡长蹲点的村,秘书多事,说附近也有座水库,要不要去看看。县长说:“去嘛。”可一到库坝,县长的脸就黑下来。这里冷冷清清,唯有泄洪道哗哗的流水声唱合着没完没了的雨声。
“这是谁蹲的点﹖”
“是,是我们的一个姓李的副乡长蹲的点。”
“人呢﹖”
“……”
“你去查一下,要从严处理。”县长望着大家,痛心地说,“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对比!”
天晴了,一切都过去了。张副乡长出席县抗洪抢险表彰会去了;李副乡长收到了一纸处分决定书。
又一年,乡镇换届。张副乡长就地提拔,当了乡长,李副乡长调到一个更穷的乡任副乡长。
临别,两人在小酒馆喝酒,喝到深处,两人都有点醉。张拉着李的手,哽咽地说:“李子,你,你,委屈你了……只有我了解你啊! ”
“别,张哥,我不怨谁。我也高兴啊,这次你能提起来,我也算心服了。真的,我高兴!”
1.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张常常掏阴沟,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小李也时时帮着干,可以看出他们追求上进,工作上是你追我赶。
B.小张经常去很偏远、很贫穷的三户人家那,并教他们种养技术,引导他们因地制宜搞发展,恰恰体现了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阴险的用心。
C.小李花了半年的口舌去说服偏远的三户人家从山里迁出来,是想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
D.李当了副乡长“经常去水库”和“水库维修工程上马后天天去工地”的行为,可以从上文“水库保卫战”那一语段中找到解释。
E.文章最后李的话,表现了李的无奈,伤心,也暗含了李对张通过这种表面政绩获得提拔的不满。
2.请分析两处划线句子的作用。(4分)
答:
3.文章最后,张说李是委屈的。请结合本文分析李的“委屈”,并探究本文的主旨。(6分)
答: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使漆雕开①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说。
注释: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②“吾斯之未能信”句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所以他经常鼓励学生学好知识,若有余力,就要去做官。这也是他政治思想的一个体现。
B.孔子为能有一位不热衷于功名利禄且谦虚谨慎的弟子而感到高兴。
C.孔子对漆雕开自认为还不能做官这种有自知之明的想法感到高兴。
D.漆雕开说自己对做官没有信心,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2.请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你认为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答:
简答题(二选一)(字数在100字左右)(5分)
1.《家》中有这样的描写:“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想而哭。”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想?他的幻想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
2.简述高家看龙灯的情景。
下列对作品的故事情节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餐后,觉民跟琴说他们学校明年要招收女学生了,让琴到他们房间里详谈。刚开始琴非常惊喜,但疑心觉民跟她开玩笑。在得知消息是真的后她很受鼓舞,决定第一个区报名。
B.易卜生剧本《娜拉》宣扬的人格独立对琴来说是一个启示,使她明白自己上男学堂成功的希望在自己不在别人。这个想法将她心中认命的绝望与悲哀彻底地摧毁了。
C.除夕晚,高家举行了祭祖典礼,主持这个典礼的是克明,因为高老太爷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便把这些事情交给儿子去做,自己只在最后出来接受儿孙们的拜贺。
D.新年的日子很平淡,高公馆里每年、每天的日程差不多都是规定好的,赌博统治着这里,觉新和剑云为了敷衍别人毫不迟疑地加入了。
E.觉慧觉民从张家出来再路上遇见了剑云。他说他在他伯父那个零落的家里,就连除夕夜觉得闷,所以到街上散步。觉慧请他到他们家里住几天,并说琴后天也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