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

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其狱。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日“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崇如其言。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薙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百余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有几?”仲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岁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卷二六六》)

注:①党进(927年~977年)北宋初年军事将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军资民储,皆赖以                      济:渡河

B.吏故其狱                              稽:拖延

C.既至,奏免岁铜钱                      输:缴纳

D.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有几?              比:比较

2.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现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     )(3分)

①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

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③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④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

⑤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

⑥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辛仲甫一生为官,尽心朝廷。淳化二年,朝廷有意让辛仲甫抱病前往蜀中招抚乱寇,可惜辛仲甫病情严重未能前往。咸平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B.辛仲甫任职期间,治理有方。出任光州知府,妥善应对洪水灾害,使百姓渡过难关。任彭州知府时,春初将州内差役与驻军士兵的叛逆之举扼杀在筹划之中。

C.辛仲甫遇事沉着极有主见。宋太祖登基后,陈思诲举报监军郭崇有不轨之为,太祖派遣陈思诲前往调查核实。在郭崇困惑烦闷之际,辛仲甫为其出谋解围。

D.辛仲甫少年好学、仪表堂堂,长于吏事、见识深远。在后周广顺年中,跟随郭崇做军中书记。后郭崇外出镇守澶渊,辛仲甫仍旧担任此职。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5分)

(2)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 (5分)

 

1.D 2.C 3.C 4.(1)陈思悔密奏郭崇有不轨行为,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虑,于是派遣使者去查验此事。(2)契丹皇帝最终也没能使他屈服。出使回国后,凭借刑部郎中的身份任成都知府。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D项,比,应为“类”,“这样的”。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表现辛仲甫“能吏事”。②是说明进言情况;④是皇帝的行为;⑤使者巡视的情况,做此题注意“吏事”的内涵。所以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宋太祖登基后,陈思诲举报监军郭崇有不轨之为,太祖派遣陈思诲前往调查核实”理解不正确,由原文内容可知,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虑,于是派遣使者去查验此事。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奸状”“遣”“验”“竟”“屈”“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自幼好学,长大后,擅长吏事,姿态丰伟,仪表堂堂,有才能器量,见识深远。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亲军,让仲甫担任掌书记。显德初年,郭崇外出镇守澶渊,仍让辛仲甫担任旧职。郭崇一个亲信官吏任厢虞候,有被抢劫的所辖百姓,说自己暗中认出贼寇的首领,就是捕盗的官吏,官府不敢追究。仲甫请求亲自去逮捕此人,并对他进行审讯,吏人故意拖延这个案子,仲甫说:“百姓被贼寇侵害却让他们无辜服罪,是政事腐败到了极点,还要政府官员做什么呢?”请求更换官吏以洗刷冤愤。郭崇终于醒悟,异地审查讯问,才查出实情。 太祖登基,任命郭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郭崇有不轨行为,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虑,于是派遣使者前去查验此事。使者还没有到,郭崇担心烦闷得无所适从,对宾客和随从说:“如果主上不能了解实情,我该怎么做呢?”众人都愕然相视,不知所措。辛仲甫说:“皇帝受天命而称帝,您首先效忠,军队百姓的治理安排,全都依照寻常法度,(朝廷)将凭什么给您加罪名呢?您只要远远地探知使者的情况,率领下属尽郊迎的礼节,任使者去探访调查,时间长了事情自然会明白。”郭崇就按照辛仲甫说的去做。使者到了以后,(经过探查)看郭崇并没有不轨之意,于是回去把情况报告给皇上,皇上大喜,反过治了陈思诲的罪。 乾德五年,仲甫入朝,拜右补阙,出任光州知州。州境有横河与城相对,适逢久雨不停河水暴涨,大水冲毁了房屋田舍。仲甫调集了几百艘船只,使得军用物资和民用储备都因此得以流通补给。六年,调任彭州知州。彭州士兵引诱营兵和各屯守军,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行叛乱。时值初春,仲甫出城巡视,见到护城河的草长得很深,想到可以隐藏埋伏,便命人将草烧光、拔除。叛乱者因此怀疑是自己的阴谋泄露,便有人前自首。仲甫捕获了一百多人,将他们全部斩杀。在此之前彭州种树很少,夏天没有休息乘凉的地方。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遮蔽道路,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因此将柳树命名为“补阙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B.秦王必见臣                说:同“悦”,喜欢,高兴

C.今行而无                  信:信用

D.进兵北                  略:掠夺,夺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秦将王翦

B.秦兵旦暮渡易水

C.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

D.进兵略地

3.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秦王购之金千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后面

谈人

世间事物最复杂、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而仙子也缥缈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还需要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于羊羹的味道,中外都用“趣味”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有删改)

1.关于“人”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是最难懂的。所以“懂得你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别人。

B.作为一种动物,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进而逐步发展到文明人的。

C.人的生活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

D.在进化过程中,人的习性里还保留着一部分“兽性”,“兽性”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除兽性外,人还存在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原始民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

B.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这证明了人的性格具有两面性。

C.艺术和美起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他们的起并不是抽象概念。

D.儒家说:“食、色,性也。”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就能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因为古代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

B.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心灵,一旦人的各种感觉神经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脑里就会引起对外界事物的初步感性认识。

C.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D.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有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给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5分)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①                                                      (30字以内)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②                                                 (30字以内)

【答案】①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确定适合自己的坐标(或者“目标”),立足自身,求得发展;或者:天无绝人之路,人生在世,总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2分)②中国提倡追求高远目标,西方倾向追求实在(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的第一小题考查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答题时应该先明白话的言下之意。所谓“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意思就是哪怕是笨人,上帝也给准备有出路,即中国所说的“天生一人,必有一路”。第二小题要根据题中对中国那句话的解释来对比西方谚语的不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题型】语言表达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两校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根据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将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6分

请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把主要信息补写完整。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预测)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__________ ________。预计到2015年,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将发展到36个,________。由此可见,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____________。

【答案】①增加的12个城市全都来自发展中国家。②增加的13个城市仍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③发展中国家扮演了主要角色或“发展中国家起决定性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表格,阅读表格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表格的标题,二是表格的行和列的提示,三是表格中的数据。然后要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找出变与不变之处。最后根据文段内容,联系横线前后的语句,填上适当的内容,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题型】语言表达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两校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给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5分)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①                                                      (30字以内)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②                                                 (3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在抢座位之类的芝麻小事上,尚且如此,而在比座位更大的利益的争斗上,显示出的惨烈则更令人难以想象。它的结果,是让人变得更自私,让社会变得更暴戾,让世界变得更令人担心。

①在拼抢中亲人间必须只帮亲不帮理     ②这些丛林原则,是许多人秘而不宣却深入血液的潜规则,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③他们坚信人生是一场血泪的战斗,不输在起跑线上,不争抢就什么都得不到     ④它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文明等级,而将每个人置于潜在的危险之中     ⑤但这种美德,与某些人私底下所信奉并传诸孩子们的信条却不一样     ⑥谦和与礼让,曾是我们社会印在书面写在墙上挂在嘴上的美德

A.②④⑥⑤③①  B.⑥⑤③①②④  C.⑥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⑥⑤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次类语句衔接题,既要清楚题中文段的总话题,又要明白横线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更要清楚所给的六句话之间的逻辑关联,特别注意语句内容的衔接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两校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根据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将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6分

请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把主要信息补写完整。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预测)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__________ ________。预计到2015年,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将发展到36个,________。由此可见,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