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沙粒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在探险队员的脸上。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竟然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题目自拟,写成议论文。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信念,学海中的书籍 “这个世界没人能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着!”信念,大海扬起的帆,烈日下的一片树荫,沙漠中的一壶清水。 沙漠中一支探险人负重跋涉,阳光很剧烈,而口渴如焚的队员们没有了水,水是队员们穿越的信念,甚至是求生的目标。 这时,队长从腰间拿出一水壶,告诉大家这儿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大家慢慢传递着水,沉甸甸,队员脸上充满着幸福和喜悦。终于,他们穿越了沙漠,为成功而喜极而泣时,想起了那壶水,拧开壶盖,流出的却是满满一壶沙。 这时,我才真正领会到信念的含义。信念,能把干枯的沙子变成清洌的水,能把痛苦的绝望变成生存的希望。 信念,是你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支撑;是你走出困境,走进希望的依靠。生活中无处不需信念呀!就说身边,学习就是无尽的沙漠。困难,便是没有水的痛苦,而书籍不正是那把沙子变成水的信念吗?读着书,不就能在学习坚持不懈吗?读着书,不是体验到了那无尽的学海中月的朦胧、星的灿烂、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以及那依着信念的沧桑而美丽的生命在诉说着努力、坚强。书籍犹如纯香的绿茶品出信念的香溢,书籍犹如芬芳的花园, 赏出信念的美丽。香溢、美丽的信念散发出努力、挺住、坚强那绝望中的一丝希望的芳香。 每每读起书来,我感到自己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红霞,感到自己和李清照赏绿肥红瘦,梅子黄雨时节,和她在荷花丛中争渡,感到自己和老渔夫桑地亚哥抗拒鲨鱼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境界,那时我觉得自己不再迷茫,不再恐惧。有信念支持着我,在书海中寻出一条道,依着书籍努力学习、钻研、奋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是光辛劳又有什么用呢?只有依着书籍这种信念的支持和勤劳才能一步步地走在通往博学、多才的道路上。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在沙漠里面对缺水的困境,探险队员凭借坚定顽强的毅力走出了沙漠,而那壶水就是希望,因为有了希望,才有了力量。由此可延伸开去,从精神、理想、信念、希望、善意的谎言等角度构思立意。例如,理想是生命的航标,灵魂的支柱,道德的基础。树立正确的理想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地追求真、善、美。信念是人类的精神支柱,信念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信念能使弱者成为强者,信念使人充实,是生命动力和奋斗的目标。人的精神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是干出事业的根本。所以,我们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应当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要重视“精神”的发掘、培养与发扬,要把精神的能量转化为向心力和凝聚力。希望,是前进的动力,是奋斗的方向,是生命不竭的源泉,只有拥有希望,才活得有生机,才活得有滋味,才活得有魅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然黑者为星星。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4分)

(1)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蜀道难》)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琵琶行》)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

(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6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生中写愁的诗句无数,请在本词外再拈来一句                  。(3分)

2.开头十四个叠字的运用,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在词作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查看答案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间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种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我们以后会论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种花上。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1. 鉴赏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作者举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