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城市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村中人无不羡慕城市,乡村也无不逐渐地城市化。人们无不想摆脱自然,创建文化,无不想把自己的孤独投进大群,无不想在安定中寻求活动。但这里有一个限度,正如树木无不想从根向上长,水无不想从源向前流。但若拔了根,倾了源,则枝亦萎了,流亦竭了。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无不从自然中汲取,从孤独而安定中成长。人类挟着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才能创建出都市,在大群中活动来创造出文化。但假如城市太与自然隔绝,长在城市居住的人,心力体力不免会逐渐衰颓。人在大群中,易受感染模仿,学时髦湮没个性。职业不安定、居处不安定,在活动中会逐渐感到匆忙、疲累,因而精力不支,鼓不起兴趣,于是再向外寻求刺激,乃至于神经过敏,种种文化病皆从违离自然,得不到孤独与安定而起。
乡里人走向城市,来创造,来奋斗,他的生活是紧张的、进取的,同时也是消散精力的;城里人走向乡村,他只觉得轻松解放,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然而他却是来养息精力的。在孤独与安定中重与大自然亲接,逐渐恢复心力体力,好回头再入城市。人类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但人类更不能没有的是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人类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城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若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都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形的活动中讨生活,那只是挣扎。若想补救,只有重返自然,再回到乡村,在孤独的安定中另求生机。
人类文化最大危机莫过于城市僵化与群体活动的僵化。城市僵化了、群体活动僵化了,再求文化之新生,则必在彻底崩溃中求得之,此乃人类文化莫大之损失。大都市易于使城市僵化,近代“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进展,易于使工商业生产种种活动僵化。此乃近代文化之大殷忧。人类从自然中产出文化来,本来就具有和自然反抗决斗的特点,然而文化终必亲依自然,回向自然。文化若与自然隔绝太甚,终必受自然之打击,为自然所毁灭。近代世界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工业化,正犹如武士身上的铠甲,终将逼得向人类自身求决战,终将逼得不胜负担而脱卸。更可怜的则是那些羸夫而亦披上这一副不胜其重的铠胄,那便是当前科学落后民族所遭的苦难,这正犹如乡里人没有走进城市去历练与奋斗,而徒然学得了城里人的奢侈与狡猾。
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科学落后的民族,如何习得科学,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而活动;城市如何调整科学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使僵化了的城市,僵化了的群体活动,回过头来重亲自然,使人享受些孤独与安定的情味。这是现代人面临的两大问题,而求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各不同。这需要各自的智慧,谁也不该学步谁。
(摘编自钱穆《乡村与城市》)
1.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代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城市代表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叶,水之流;离开乡村,城市发展渐失生机。
B.虽然乡村生活安定、轻松,但乡里人对城市充满羡慕、向往之情,希望到城市创造和奋斗,过紧张的生活,乡村也都在逐渐地城市化。
C.人们想要摆脱自然,摆脱孤独,想要离开落后而封闭的乡村,于是就创建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出先进、热闹而繁华的都市。
D.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是从自然中汲取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的人生活紧张、匆忙,精力不支,容易出现各种文化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里人带着充沛的心力体力和满腔的热忱走向城市,在紧张、进取的生活中创造和奋斗;城里人却回到乡村来养息精力,解放身心。
B.城里人在长期的大群活动中容易相互感染模仿,以致湮没个性,消散精力,需要重返乡村,从大自然中汲取新的力量后再入城市。
C.如何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如何解决城市发展过度的问题,使僵化的城市重获生机:这两个矛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人。
D.“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发展,易于造成群体活动的僵化,而大都市的出现容易带来城市的僵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乡村逐渐城市化,但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城市不可能完全取代乡村,乡村也不可能完全城市化,可见,二者相互依存,不可隔绝。
B.人们从大自然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丰富了城市生活,但城市生活又容易使文化与自然隔绝,由此可见,文化兴盛于乡村,衰落于城市。
C.终将把人类逼迫得负担不起,甚至带来苦难的正是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工业化。
D.乡村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减小,反而日渐凸显,人类更需要亲密接触自然,享受乡村独特的情味。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不同的人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请看下面一幅国家领导人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5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3分)
2.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习主席治国理念。不超过10字。(2分)
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诗歌的“意象”下定义。(50字左右)(6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我们吟诵一首首优美的诗篇时,脑海里便闪现出一个个事物——“大漠”“孤烟”“明月”“清泉”……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会被唤醒、驱动,因为它们都是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因为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时,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从诗歌艺术上说,它们是一个个意象。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一般说来,一首诗可以有多个意象,诗歌王国里有许多为不同诗人所习用的相同的意象。但不是诗中每一种事物都能成为意象,能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事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一种文化
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⑤③②⑥④① B.⑤③⑥④①② C.⑥④②⑤①③ D.⑥④③②①⑤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抗生素虽然对治疗严重的传染病和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类疾病非常重要和必要,然而过度使用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给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B.面对群发短信,人们排斥的不是问候,而是怕这来得太“快”的问候打了折,更怕复制的祝福语和同质化的问候关心降低了“心灵的温度”。
C.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D.自去年12月份以来,全国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一、二线城市局部区域的PM2.5值甚至爆表。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