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黄华:菊花。

1.诗人“把酒不知厌”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评价秋风发上生用语生新奇警请简要分析

 

1.因为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被贬的失落惆怅难以排解,所以诗人病后频频把盏,借酒消愁。 2.本来是秋风吹动人的头发,诗人却用比拟方式形象地说秋风是人头发上生出,这样就不仅指秋风萧萧,而且指年华逝去,白发新生,暗示了诗人凄冷落寞的情怀。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诗句分析,由诗歌注释可知,此时的作者被贬徐州又病,故在官途失意后心情郁闷,“故园又负黄华约”表现出了诗人思乡之情,欲借酒浇愁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采用的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生”采用的是比拟的手法,将秋风吹动人的头发,形象的表达出来,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诗人采用环境描写与诗人外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将诗人凄冷落寞的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从而给人新颖奇警之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该博文史,有筹略。少与太宗友善,太宗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时突厥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太宗召无忌问曰:“北番君臣昏乱,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二途不决,孰为胜耶?”无忌曰:“今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或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太宗以表示无忌,无忌深以盈满为诫,太宗曰:“朕之授官,必择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之台鼎。”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犹疑不决。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高宗即位,尝谓公卿:“朕开献书之路,冀有意见可录,比者上疏无可采者。”无忌对曰:“言事者率其鄙见,然须开此路,冀时有谠言,如或杜绝,恐下情不达。”帝将立武氏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许敬宗又屡申劝请,无忌尝厉色折之。显庆四年,许敬宗称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帝令敬宗鞠之。敬宗曰:“无忌威能服物,智能动众,必为宗庙深忧,诚愿陛下断之,不日即收捕。”帝泣曰:“后代良史道我不能和其亲戚,使至于此。”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帝竟不亲问,惟听敬宗诬构之说,遂去其官爵。敬宗寻遣袁公瑜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

(节选自《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务在戢兵          戢兵用兵打仗

B.无忌深以盈满为诫    盈满骄盈自满

C.于是建立遂定        建立确立储君

D.籍没其家            籍没登记没收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B.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C.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D.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无忌深受太宗信任他年轻时就和太宗关系密切能出入太宗卧室大臣密奏他权势过盛太宗将奏章拿给他看

B.长孙无忌敢于直言太宗立储君时犹疑不决长孙无忌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晋王仁孝高宗想立武氏为皇后他多次明确反对

C.长孙无忌见识过人他反对背盟攻击突厥结果使突厥不战而亡高宗认为上书献策没有可采纳的长孙无忌则认为应坚持开启言路

D.长孙无忌结局悲惨高宗听信了许敬宗的诬陷长孙无忌被免去官爵许敬宗还指使人以谋反罪名审讯他逼迫他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之授官必择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之台鼎

(2)言事者率其鄙见然须开此路冀时有谠言如或杜绝恐下情不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城市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村中人无不羡慕城市,乡村也无不逐渐地城市化。人们无不想摆脱自然,创建文化,无不想把自己的孤独投进大群,无不想在安定中寻求活动。但这里有一个限度,正如树木无不想从根向上长,水无不想从源向前流。但若拔了根,倾了源,则枝亦萎了,流亦竭了。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无不从自然中汲取,从孤独而安定中成长。人类挟着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才能创建出都市,在大群中活动来创造出文化。但假如城市太与自然隔绝,长在城市居住的人,心力体力不免会逐渐衰颓。人在大群中,易受感染模仿,学时髦湮没个性。职业不安定、居处不安定,在活动中会逐渐感到匆忙、疲累,因而精力不支,鼓不起兴趣,于是再向外寻求刺激,乃至于神经过敏,种种文化病皆从违离自然,得不到孤独与安定而起。

乡里人走向城市,来创造,来奋斗,他的生活是紧张的、进取的,同时也是消散精力的;城里人走向乡村,他只觉得轻松解放,他的生活是退婴的、逃避的,然而他却是来养息精力的。在孤独与安定中重与大自然亲接,逐渐恢复心力体力,好回头再入城市。人类不能没有文化,没有都市,没有大群;但人类更不能没有的是自然、乡村、孤独与安定。人类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城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若在已成熟的文化、已繁华的都市、已热闹的大群、已定形的活动中讨生活,那只是挣扎。若想补救,只有重返自然,再回到乡村,在孤独的安定中另求生机。

人类文化最大危机莫过于城市僵化与群体活动的僵化。城市僵化了、群体活动僵化了,再求文化之新生,则必在彻底崩溃中求得之,此乃人类文化莫大之损失。大都市易于使城市僵化,近代“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进展,易于使工商业生产种种活动僵化。此乃近代文化之大殷忧。人类从自然中产出文化来,本来就具有和自然反抗决斗的特点,然而文化终必亲依自然,回向自然。文化若与自然隔绝太甚,终必受自然之打击,为自然所毁灭。近代世界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工业化,正犹如武士身上的铠甲,终将逼得向人类自身求决战,终将逼得不胜负担而脱卸。更可怜的则是那些羸夫而亦披上这一副不胜其重的铠胄,那便是当前科学落后民族所遭的苦难,这正犹如乡里人没有走进城市去历练与奋斗,而徒然学得了城里人的奢侈与狡猾。

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科学落后的民族,如何习得科学,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而活动;城市如何调整科学发展过度的种种毛病,使僵化了的城市,僵化了的群体活动,回过头来重亲自然,使人享受些孤独与安定的情味。这是现代人面临的两大问题,而求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各不同。这需要各自的智慧,谁也不该学步谁。

(摘编自钱穆《乡村与城市》)

1.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代表自然孤独与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城市代表文化大群与活动如木之叶水之流离开乡村城市发展渐失生机

B.虽然乡村生活安定轻松但乡里人对城市充满羡慕向往之情希望到城市创造和奋斗过紧张的生活乡村也都在逐渐地城市化

C.人们想要摆脱自然摆脱孤独想要离开落后而封闭的乡村于是就创建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出先进热闹而繁华的都市

D.人的心力体力智慧情感意志气魄是从自然中汲取的长期在城市居住的人生活紧张匆忙精力不支容易出现各种文化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里人带着充沛的心力体力和满腔的热忱走向城市在紧张进取的生活中创造和奋斗城里人却回到乡村来养息精力解放身心

B.城里人在长期的大群活动中容易相互感染模仿以致湮没个性消散精力需要重返乡村从大自然中汲取新的力量后再入城市

C.如何建设新都市投入大群体如何解决城市发展过度的问题使僵化的城市重获生机这两个矛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人

D.“托拉斯企业资本势力无限集中机械工业无限发展易于造成群体活动的僵化而大都市的出现容易带来城市的僵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乡村逐渐城市化但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城市不可能完全取代乡村乡村也不可能完全城市化可见二者相互依存不可隔绝

B.人们从大自然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丰富了城市生活但城市生活又容易使文化与自然隔绝由此可见文化兴盛于乡村衰落于城市

C.终将把人类逼迫得负担不起甚至带来苦难的正是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乃至高度机械工业化

D.乡村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减小反而日渐凸显人类更需要亲密接触自然享受乡村独特的情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不同的人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请看下面一幅国家领导人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5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3分

2.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习主席治国理念。不超过10字。2分

 

查看答案

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诗歌的意象下定义。(50字左右)(6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我们吟诵一首首优美的诗篇时,脑海里便闪现出一个个事物——大漠”“孤烟”“明月”“清泉……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会被唤醒、驱动,因为它们都是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因为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时,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从诗歌艺术上说,它们是一个个意象。它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一般说来,一首诗可以有多个意象,诗歌王国里有许多为不同诗人所习用的相同的意象。但不是诗中每一种事物都能成为意象,能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事物。

 

 

 

 

 

 

 

 

 

 

 

 

 

 

 

 

 

 

 

 

 

 

 

 

 

 

 

 

 

 

 

 

 

 

 

 

 

 

 

 

 

 

 

 

 

 

 

 

 

5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