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骠骑(piào) 脖颈(gěng) 混水摸鱼(hún) 亘古不变(gèn)
B.落枕(lào) 拓本(tà) 拾级而上(shí) 灯影幢幢(chuáng)
C.胡诌(zhōu) 粗犷(kuàng) 自怨自艾(yì) 病入膏肓(huāng)
D.颤栗(chàn) 喑哑(yīn) 狼吞虎咽(yàn) 数见不鲜(shuò)
根据以下材料,请以“这,就是真相”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你说的都是真的,但还有更多真的没说。(米兰·昆德拉)
文学文本阅读(20分)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②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①埃布罗河:西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②托尔托萨: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
1.具体分析小说中画线句子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4分)
2.小说中老人反复念叨自己的小动物,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3.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表达作用?(6分)
4.海明威曾提出“冰山”创作原则:“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却能为读者感受到。” 试探究小说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创作原则。 (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一箪食,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
(2)不宜妄自菲薄,以光先帝遗得,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
(3)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4)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5)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6)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仰不愧于天, 。(《孟子•尽心上》)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9)大直若屈, ,大辩若讷。(《老子》)
(10)士不可以不弘毅, _。(《论语》)
古诗鉴赏(10分)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4分)
3.从整首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如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掾。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及践阼,封安国亭侯。帝幸广陵,行中领军,从。征东大将军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臻曰:“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用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后迁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祖之初如陈留 如:到、往
B.帝幸广陵,行中领军 幸:皇帝到某地
C.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 假:借
D.诚用百姓疲劳故也 用:因为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不应三公之辟 不知日之入
B.战于荥阳而卒 惑而不从师。
C.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D.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举匏樽以相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因其父卫兹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曹丕继任魏王后任命卫臻为散骑常侍;称帝后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
B.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认为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
C.卫臻将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这件事上奏明帝,明帝认为当初卫臻反对建造宫殿,自己已经收心,卫臻不应再管殿中监这件事。
D.毋丘俭上疏明帝说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认为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应该寻找机会平定东吴而不是克定辽东。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3分)
(2)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4分)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4分)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