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或“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字数800字左右。
(3分)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必须从所学课文的人物中选择),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仿。(3分)
示例:李白是一缕清梦,漂游在自由王国;
李白是一坛美酒,陶醉了诗的星空;
李白是一江春水, 呼啸成壮丽神州。
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2分)
如果说,苏轼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拜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拜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
答:
现代散文赏析(22分)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原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大贡献了。”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 。(2分)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3.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4分)
4.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5.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4分)
6.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填空(6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
(3)风萧萧兮易水寒, 。
(4)不要人夸颜色好, 。王冕《墨梅》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