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万超,并州太原人。幼孤贫,负贩以养母,晋祖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万超,并州太原人。幼孤贫,负贩以养母,晋祖起并门,万超应募隶军籍。战累捷,稍迁军校。从李守贞讨杨光远于青州,奋勇先登,飞石中其脑,气不属者久之。开运中,从杜重威拒契丹于阳城,流矢贯手,万超拔矢复战,神色自若。以功迁肃锐指挥使。

契丹入中原,时万超以本部屯潞州,主帅张从恩将弃城归契丹,会前骁卫将军王守恩服丧私第,从恩即委以后事,遁去。及契丹使至,专领郡务,守恩遂无所预。万超奋然谓其部下曰:我辈垂饵虎口,苟延旦夕之命,今欲杀使,保其城。非止逃生,亦足建勋业,汝曹能乎?众皆跃然喜曰:敢不唯命。遂率所部大噪入府署,杀其使,推守恩为帅,列状以闻。汉祖从其请,仍命史弘肇统兵先渡河至潞,见万超,语之曰:得复此州,公之力也。吾欲杀守恩,以公为帅,可乎?万超对曰:杀契丹使以推守恩,盖为社稷计尔。今若贼害于人,自取其利,非宿心也。弘肇大奇之,表为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路经泽州,刺史翟令奇坚壁拒命,万超驰至城下,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早图之。令奇乃开门迎纳。弘肇即留万超权州事,汉祖遂以为刺史。及征李守贞,以万超为行营壕砦使。河中平,拜怀州刺史。

周祖开国,从征慕容彦超,又为都壕砦使,以功授洺州团练使,预收秦、凤,改莱州。从平淮南,连移蕲、登二州,所至有善政。属有诏重均田租,前牟平令马陶,籍隶文登县,隐苗不通,命系之,将斩而后闻。陶惧遁去,由是境内肃然。

宋初,入为右武卫大将军,迁左骁卫大将军。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宋史·李万超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超应募军籍                隶:隶属

B.及契丹使至,专郡务          领:治理,处理

C.为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        表:表奏

D.弘肇即留万超州事            权:权衡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早图之。

B.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早图之。

C.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早图之。

D.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早图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万超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他应募参军,与敌作战多次获胜而被提拔;他跟随周祖征讨慕容彦超,平定淮南,皆有功。

B.李万超行事出于公心,忠于国家。契丹人攻入中原后,主帅张从恩临阵脱逃李万超率部怒杀契丹使者,推举王守恩为主帅,得到了上司的肯定。

C.李万超身为武将,也有辩才。途经泽州,泽州刺史翟令奇加固城垒拒不投降,李万超在劝降翟令奇时言语得体,很有说服力,最终翟令奇打开城门归降。

D.李万超执法严明,刚正不阿。朝廷颁布诏令要求重新均定田租,前牟平县令不遵诏令,隐瞒庄稼收成不上报,李万超的部下逮捕了他,从此境内肃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前骁卫将军王守恩服丧私第,从恩即委以后事,遁去。(5分)

(2)杀契丹使以推守恩,盖为社稷计尔。今若贼害于人,自取其利,非宿心也。(5分)

 

1.D 2.C 3.D 4.(1)正值前骁卫将军王守恩在家服丧,张从恩就把后事委托给他,逃走了。(2)杀掉契丹使者而推举王守恩,是为国家社稷着想。现在如果害了他人,自己取得好处,不是我本的心愿” 【解析】 1.1】 试题分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中,D项,权:代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选项中,“李万超的部下逮捕了他”错误。原文说的是李万超下令逮捕马陶,马陶恐惧逃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会”“委”“遁”各1分,句意信达2分;(2)“盖”“计”“宿心”各1分,句意信达2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万超,并州太原人。幼年丧父生活贫困,担货贩卖以供养母亲,晋祖在并门起兵,李万超应募隶属部下。作战连续获胜,渐渐升为军校。跟随李守贞在青州讨伐杨光远,奋勇率先登城,飞石击中他的头,呼吸中断很久。开运年间,跟随杜重威在阳城抵御契丹,流箭射穿手掌,李万超拔箭又战,神色自若。因功升为肃锐指挥使。 契丹进入中原,当时李万超率所辖军队驻扎在潞州,主帅张从恩即将放弃城池归附契丹,正值前骁卫将军王守恩在家服丧,张从恩就把后事委托给他,逃走了。等到契丹使者到达,独揽州中事务,王守恩于是没有任何事可干。李万超激愤地对他的部下说:“我们这些人是挂在虎口的食物,性命危在旦夕,现在想要杀掉使者,保住这座城。不仅是逃生,也足以建功立业,你们能这样做吗?”众人都兴奋喜悦地说:“岂敢不听从命令。”于是率领所辖部队大声呼喊冲入州府官署,杀掉那位使者,推举王守恩为帅,陈述情况上报。汉祖听从他的请求,又命令史弘肇率军首先渡过黄河到达潞州,见李万超,对他说:“能够光复这个州,是你的功劳。我想要杀掉王守恩,由你担任统帅,好吗?”李万超回答说:“杀掉契丹使者而推举王守恩,是为国家社稷着想。现在如果害了他人,自己取得好处,不是我本的心愿。”史弘肇感到他很不寻常,表奏为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途经泽州,刺史翟令奇加固城垒拒不归降,李万超骑马奔驰到城下,告诉他说:“现在契丹逃到北方,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主持大义,平定中原,所到之处望风披靡,后归服的诛族,何不及早图谋此事。”翟令奇这才打开城门迎接。史弘肇就留李万超代理州中事务,汉祖于是任命他为刺史。到征伐李守贞时,任命李万超为行营壕寨使。河中平定,为怀州刺史。 周祖开国,随从征伐慕容彦超,又为都壕寨使,因功授洺州团练使,参加收复秦、凤,改授莱州刺史。随从平定淮南,接连调任蕲、登二州,所到之处有政绩。有诏令重新均定田租,前牟平县令马陶,户籍属于文登县,隐瞒庄稼不上报,命令逮捕他,准备斩首以后再上报。马陶恐惧逃走,从此境内安定太平。 宋初,李万超入朝任右武卫大将军,升为左骁卫大将军。开宝八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礼的文化意义

礼对于中国文化,产生过怎样的积极意义?这值得好好回顾与总结。

首先,礼是人自别于禽兽的标志。人从动物界脱胎而,这就决定了人身上不可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但是,人与动物毕竟存在着本质区别。那么,人应该怎样定义自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理由究竟何在?《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孔颖达疏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可见,在中国人看,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生活的,而其他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生第一要义。

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韩愈在他的《原道》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他认为一部《春秋》,讲的无非是严夷夏之别。而夷夏之别则在于一个“礼”字。春秋季世,王纲界纽,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乘机进攻中原,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完全失却享受中原先进文明的资格,故只配把它们当夷狄看待。相反,有些夷狄之邦向慕中原文明,积极效仿,日久天长,已进于中国,则可与中原诸侯同等对待。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者谁影响谁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韩愈之说,深入人心,故中国人始终以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自豪。

第三,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人离不开群体生活,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需要有成套的合理的规范,在中国文化中,这就是礼。《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施行道德仁义,不通过礼则无由得成。

第四,礼是修身的主要门径。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因此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国家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的“人生礼仪”进行指导,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第五,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结果自然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成为在方言与风俗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各地人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歧,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4年第二期彭林《道德理性:中华礼乐文明之魂》)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礼”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B.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叫做欹器的祭器。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酒全部流出。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右侧警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

C.广昌人家的厅堂中央,都会挂一个祖宗牌位,这个牌位的格式一般是:中间一行是“天地国亲师位”,两旁是两副对联。

D.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饰演的秦奋在教堂一连忏悔了数个小时,撑不住的神父对秦奋的朋友说:“你的朋友罪孽太多了,我们这个小教堂已经装不下了。这附近还有间大点的教堂,你们把他送到那里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文化自觉,通过习礼和禽兽有着本质的区别。

B.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在春秋时期,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进攻中原时,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这个过程即是文明坠向野蛮的过程。

C.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就必须要有成套的、合理的规范,即所谓的礼。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D.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有礼这个凝聚民族的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其产生的积极意义不可忽视,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不可小觑, 我们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仍然是国人引以为荣的东西。

B.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礼的一个范畴,要求人们努力修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即使是夷狄之邦,鄙陋之人,只要向礼、习礼,天长日久,也能向文明迈进。

D.中国人的孩子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对礼的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也使中国文化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猫喜欢吃鱼,

可猫不会游泳,

鱼喜欢吃蚯蚓,

可鱼又不能上岸,

上帝给了你很多诱惑,却不让你轻易得到。

请依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4分)

    从1931年到1940年,巴金先后创作了《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这三部作品合称为《激流三部曲》。其中《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是一个性情刚烈心灵纯洁的丫鬟,对觉慧的爱却因主仆地位的差异而不可能实现,最后以死向封建专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作为高家的长孙媳妇,温文尔雅、宽宏大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最后难产而死;     是一个生性内向,不善交际的女性,在对觉新的爱失利后,最后抑郁而终。她们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与此同时,作者预言女性必然被解放,地位必然提高,塑造了一位接受新思想、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解放的     ,她是当时女性中的先驱者,她的出现,标志着女性的崛起。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就 “考碗族”和“奈特儿家庭”两种职场现象,做劝勉或者警醒式点评。(每则不超过40字)(6分)

示例

    软实力:是相对于知识文凭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会唱歌或者写字漂亮或者有气质等各种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点评:软实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职场现象

考碗族: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捧到“金饭碗”决不罢休的一群人。

点评:                                       

奈特儿家庭:专心事业,收入丰富,却很少时间享受生的职场家庭。

点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四川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

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叹。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人们在虔诚膜拜,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一点人的人。钟鼓钹磬,朝朝暮暮,重一声,轻一声,伴和着江涛轰鸣。李冰这样的人,是应该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纪念一下的,造个二王庙,也合民众心意。

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对许多内容不感兴趣,特别使我愉快的是,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略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对李冰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B.文章第一部分将长城代表的文明和都江堰代表的文明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在作者看来,都江堰文明更能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

C.文章实际上并没有过多描写都江堰的实际情貌,而是将重点放在对都江堰所代表的文化的体验感悟上,从而将人、建筑和历史有机地混融在一起。

D.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是单纯地描写自然景观而是立足现代,对历史上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

E.作为一篇游记,文章构思颇见用心,描绘都江堰雄伟的景观,先从主观感受写起,巧设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2.联系全文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6分)

3.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以对文化思考见长,描写自然景观不多,但极富特色,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第二部分写景内容进行鉴赏。(6分)

4.文章以看傩戏来结尾,有何作用?请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