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60分) 21.题目:我渴望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完整的一...

作文(60分)

21.题目:我渴望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完整的一件或几件事具体写出渴望的原因。

以记叙为主,适当抒情、议论。

(2)8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我渴望长大 渴望,一提到这两个字眼,就有许许多多幼稚的想法从我脑袋里萌发,但有一种渴望是我从以前到现在直到未来都不会改变的——渴望长大。记得五六年前,还坐在奶奶脚边听故事的我就对奶奶说:“奶奶,我想快点长大!”奶奶听了,笑着问:“长大干吗?”“我长大了要给奶奶买套大房子!”奶奶怔住了,一会儿又给我讲起了故事:以前有只小白兔,对老兔子说…… 渴望长大。现在的我不会再说“我要给奶奶买套大房子”这种话了。但我依然渴望长大,我盼望着长大的那一天。我也问自己长大要干吗?我知道,我也明白。长大后我要去山区,去支教。每当在电视里看到那些贫困的孩子,总有一种温热的液体湿润了我的眼睛,更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冲击着我的心灵。看着那些被寒风刮红的脸,被冰雪冻红了双手却依然坐在教室里努力学习的孩子时,更加重了我的使命感。身为同龄人,每天穿着名牌,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学习生活的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只有深深的罪恶感罢了,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和他们,能拿什么进行比较,用金钱只会玷污了他们幼小而纯洁的心灵。我渴望长大,长大后去阻止都市人们平时红灯绿酒的生活,而在捐款时却只有几张零钱的行为。当然社会上并不都是只有这些人。更多的是愿意付出爱心去帮助贫困地区人们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冬日里山区孩子们冰凉的手。 是的,我渴望长大,长大后去山区,去帮助那些孩子走出贫穷的阴影,用我的一切去改变那些孩子的命运。有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一个记者去采访一位十分贫困的女孩时,女孩说了一句:叔叔,别拍我,我不想让大家知道我穷,我长大后会赚很多钱,会变得很有钱,到那时候,你再来拍我,好吗?就是这几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是啊那些人的命运本不应该如此,但贫困阻挡了他们通向光明的道路。 可能有一天,我真的站在了山区学校的讲台边,我心中的罪恶感会一点点地被消磨掉,但它绝不可能消失在世俗人们的心中…… 我渴望长大,我真的渴望长大,渴望长大后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我的人,使世界更美好!让那些贫困的孩子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他们,爱他们! 作者以“渴望长大”为线索行文,而又把自身感受熔铸于中,文笔细腻,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耐人寻味,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清新,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真情款款,富有风味。掩卷思之,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作文题的关键词在于“渴望”,正因为是“渴望”,所以习作要写的肯定是想得到而尚末得到的,从内容上来看,所填入的词语是作文反映的主体——渴望理解,渴望友情,渴望关注,渴望温暖,渴望成功,渴望丢失的东西重回身边,渴望战争消失,世界和平……这些都是可以的,还可以细一些,如渴望有一个弟弟、妹妹,渴望得到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的理解,渴望得到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等)的赞扬,渴望得到游玩的机会,渴望得到休息等等,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内容。从文体的选择角度来说,这个题目写记叙性的文章比较适合。其实,题目本身已是立意,只要是所写的是自己最渴望的,流露出真情实感,文章就会写的不错。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些关于学生吸烟的数据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4分)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吸烟人群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各职业高中超过90%的男生吸烟我国13~18岁青少年约13亿已超过5000万人吸烟或尝试吸烟。吸烟学生出现斗殴、赌博和观看色情制品的行为是不吸烟学生的26倍至41倍吸烟学生出现抑郁、自杀意念和离家出走行为是不吸烟学生的12倍至4倍失足青少年试吸率和吸烟率分别为944%和697%。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乱世出奇才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

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州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

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57岁。

(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陶渊明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做法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也是他成为“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的一方面原因。

B.陶渊明一生,曾几度出仕,最后下决心归田,虽消极退避,但也是无奈中的明智抉择,既保全了性命,又远离了他所不齿的时代得以独善其身。

C.“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但外患内乱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对文学家或哲学家或许是大幸。

D.陶渊明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由此,他曾经“猛志逸四海”,“抚剑独行游”的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

E.文章的后半部分却着重写晋宋时代大分裂、大混乱的外患内乱,照应了本文的题目“乱世出奇才”,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奇才”。

2.文中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

3.“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分析其“条件”。(4分)

4.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对此你赞成哪种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查看答案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8分)

①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②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⑤环顾望旧乡,                

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⑦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

⑧一觞一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①凝妆:盛妆。②悔教:悔使。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3分)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旁边

B夫人之相俯仰一世           交往

C或取诸怀抱言一室之内        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明白

2.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全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可痛”观点的一组是 

①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⑤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