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天兴元年,...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天兴元年,哀索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金史·列传第六十四·王若虚传》)

 

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3分,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解析】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1.找文言虚词如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2.察对话:如 “曰”“云”等;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6.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断文句通过找谓宾。本题可注意“曰”“虽然”“我”需断句的情况。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高思诚咏白堂记

【金】王若虚

有所幕于人者,必有所悦乎其事也。或取其性情德行才能技艺之所长,与夫衣服仪度之如何,以想见其仿佛;甚者,至有易名变姓以自比而同之,此其嗜好趋向,自有合焉而不夺也。

吾友君思诚,葺其所居之堂以为读书之所,择乐天绝句之诗,列之壁问,而榜以“咏白”。盖将日玩诸其目而讽诵诸其口也。

一日,见告曰:“吾平生深慕乐天之为人,而尤爱其诗,故以是云,何如?”

予曰:“人物如乐天,吾复何议?子能于是而存心,其嗜好趋向,亦岂不佳?然慕之者欲其学之,而学之者欲其似之也。慕焉而不学,学焉而不似,亦何取乎其人耶?盖乐天之为人,冲和静退,达理而任命,不为荣喜,不为穷忧,所谓无入而不自得者。今子方皇皇干禄之计,求进甚急,而得丧之念,交战于胸中,是未可以乐天论也。乐天之诗,坦白平易,直以写胄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而不为奇诡以骇末俗之耳目。子则雕镌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是又未可以乐天论也。虽然,其所慕在此者,其所归必在此。子以少年豪迈,如川之方增,而未有涯涘,则其势固有不得不然者,若其加之岁年而博以学,至于心平气定,尽天下之变,而返乎自得之场,则乐天之妙,庶乎其可同矣。始俟他日复为子一观而评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以“咏白”                榜:题署

B.盖将日玩诸其目而诵诸其口也  讽:背诵,诵读

C.今子方皇皇禄之计            干:追求

D.未免有心而驰骋乎其外        侈:奢侈

2.下列各组语句中,能体现高思诚“学焉不似”的一组是(3分)

①择乐天绝句之诗,列之壁间    ④得丧之念,交战于胸中

②其嗜好趋向,亦岂不佳        ⑤直以写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厌乎人意

③皇皇干禄之计,求进甚急      ⑥雕镌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首先举了一个仰慕别人的人的例子:他从品行、技艺所长、服饰仪度上进行模仿,甚至连姓名也更改的和所仰慕的人一样。

B.高思诚仰慕白居易的为人,尤其爱他的诗,在书房的墙上悬挂了白居易的诗,把书房题名为“咏白”,并以此向王若虚炫耀。

C.作者对高思诚的为人和作诗与白居易的为人和作诗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高思诚当前的心态及写作风格与白居易还相差甚远。

D.作者虽然批评了高思诚雕镌粉饰自身的做法,但也认为高思诚年轻豪迈,如果假以时日,广博学问,达到白居易的境界也有一定的可能。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此其嗜好趋向,自有合焉而不夺也。(3分)

(2)然慕之者欲其学之,而学之者欲其似之也。(3分)

(3)虽然,其所慕在此者,其所归必在此。(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关于散文文体属性的思考

散文的文体属性是什么?中国几千年的散文发展史给出的答案是:散文既姓“散”又姓“文”。“散”的涵义在于散文体式的繁杂,凡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一切文章皆属散文,如史传、论说、颂赞、书信、铭文、碑文、杂记、笔记等,“文”的涵义是行文的非押韵、不讲对仗性,“散文”就是与“韵文”相对的“散体文章”。总之,中国古代散文几千年来始终存在着贵“散”的“文章意识”传统,所忽视的是“文学本体性”的艺术追求。

散文的确贵“散”,但这“散”的涵义不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所秉承的“繁杂”和“无所不包”的实用的广泛性。散文不可缺失文学的体裁应有的艺术“纯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的散文观呈现出大胆出新和多元化发展趋向。对当下散文文体属性的界定最有影响力的,是贾平凹提出的“大散文观”和刘锡庆提出的“艺术散文观”。贾平凹的“大散文观”提倡“大而化之”及“大可随便”的散文创作态度,他也将散文等同于“一切文章”(贾平凹语),与中国古代散文忽视文学本色,缺失文体“纯度”的唯“散”的散文意识,颇有相通之处。不过,刘锡庆反驳贾平凹的“大散文”意识而提倡纯文学性的“艺术散文”,在题材领域,则狭隘了当代散文与社会人生百态水乳交融的密合关系,在作家对人生的主观感悟方面,也局限了作家主体意识自由驰骋的审美体验的空间。当代文坛的这一散文创作趋向,形成了关于“散文姓甚”的当下困惑,这种困惑和当前散文界对散文文体观念的大胆创新,使那个存在了几千年的重大散文文体命题,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散文的文体属性究竟是什么?

关于散文贵“散”的文体特性,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散文因“散”而使其广收大千世界的珍奇景象,作家的主体意识得以自由挥洒,散文的文学表达也能够出神入化。散文是能够广阔而逼真地写人、写事、写景、写社会、写历史的文体,也是最自由而充分地展示大千世界美的特色和韵味的文体,它的题材和表现手段都异常丰富。在题旨的开拓和社会人生意义的深化方面,散文以小见大地写出社会人生真义,记事、写人时,它不能像小说那样细致、翔实,而仅需突出与作家表情达意相关联的客体的特征,同时,散文家还应对题材进行深度开掘,透视其特别的人生意义,做到新颖、独到、深刻地写社会人生。散文中所写的作家的经历和见闻要新颖和独特,所谓“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散文之“散”,还体现在散文是一种文学表达高度自由的文体,它的结构方式是自由和随意的,散文家的个性发挥形成了散文结构的千姿百态。散文结构是无定态的,意指散文结构依据作者的创作和行文时的文思而定,无需遵循特别的章法和结构模式。再者,散文的结构是开放性的,只要是遵循散文文体的创作要求,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创造新颖别致的结构,这正是散文自由表达和突出个性创造的文体特色。散文的体势虽然是自由、散漫的,但又是“形散神聚”的。“形散”是指散文的结构不受章法和规则限制,是作者自由、随意挥洒而成的,散文的结构自由开合,自然发展,广泛引鉴其它文体技法。神聚是指散文的结构依然有着在情绪或理性梳理的内在统一性,依然是持之有度、线索明了、行文有序的,这种内在的有序发展线索,或由情的自然波动的韵律而形成,或由理性表达的层层深化而建构。散文因文学表达方式的自由和洒脱,散文家的情韵、文思、审美思维在其行文的过程中自由飞动,作者的变幻多姿的情思和笔意,以及灵活自由的抒情笔法,将大千世界丰富复杂的审美特征,自然和谐地绘入散文的艺术画面中,使其呈现出令人心醉的流动美和洒脱美。

1.下列关于“散文文体属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既呈现作家发掘社会历史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又透视出作家主观品味人生的情、美、趣、理。

B.散文是凡用语言文字表述的,如史传、碑铭、笔记等,且行文不求押韵、不讲对仗性的文学样式。

C.散文是作家最真切、自由,也是更富有美感和理性深度的抒写人生内蕴的精纯文学性作品。

D.散文应是融会了作家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体裁样式。

2.下列说法,不属于对散文“散”的理解的一项是

A.“散”是散文的结构不受章法和规则限制,自由、随意挥洒,自然发展。

B.“散”是题旨的开拓和社会人生意义的深化方面,仅需突出与作家表情达意相关联的客体的特征。

C.“散”是广阔而逼真地写人、事、景、社会、历史,最自由而充分地展示大干世界美的特色和韵味。

D.“散”是行文的有序,或是由情的自然波动的韵律而形成,或是由理性表达的层层深化而建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因“散”而广收大千世界的珍奇景象,作家的主体意识得以自由挥洒,文学表达能出神入化。

B.因为中国古代散文几千年来始终存在着贵“散”的“文章意识”传统,所以使得散文体式繁杂。

C.“散文姓甚”的困惑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的散文观呈现多样化所造成的。

D.散文自由表达和突出个性创造的文体特色是最大限度地自由地创造出新颖别致的结构。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十分重视并提倡孝道,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引导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B.封建官僚家庭的大少爷周朴园,与仆人梅妈的女儿梅侍萍相爱,但因周家老太爷的反对,侍萍生下第二个孩子的第三天,在大年夜被赶出家门,她抱着孩子投河自尽。

C.阿Q既有着农民式质朴愚蠢,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对赵太爷、钱太爷既羡慕又痛恨,他反对封建道德的男女之大防,大胆向吴妈求爱,赞同革命率先在未庄造反。

D.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娜塔莎》节选自他的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其他作品有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托尔斯泰与甘地主张绝对“非暴力”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明白用血腥的手段难以实现文明。

B.人生是追求伟大好,还是追求平凡好?是逃离苦难好,还是拥抱苦难好?人们常常对此争论不休。

C.2014年9月5日至6日,被告人马小林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在人民法院公开依法开庭审理。

D.随着电影《心花怒放》的插曲《去大理》的热播,她对云南的向往更加日久弥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B.公园里新栽的桂花、紫薇等各种花木,微风一吹,更显风姿绰约

C.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D.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