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B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C.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夫晋,何厌有?

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厚,君之薄也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夜缒而出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烛之武虽然有年轻时不得重用的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D.“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从正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5.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②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                              

 

1.C 2.A 3.D 4.D 5. (1)现在危急之中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C济:渡河。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通假字、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项为宾语前置标志, 其它三项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A“共”通“供” B“说”通“悦” C“已”通“矣”。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侧面表现。看清题干,明确方向。答题时,首先应审清题意,明确筛选方向。不明方向,筛选信息必然南辕北辙。需要注意题干中的精细性的要求,比如“直接表现”“分别表现”等。如果感觉文章读懂了,题目依旧做错,很可能是审题不明造成的。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过”译为过错,“厌”译为满足,句式上(1)是判断句(2)是宾语前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学文学的人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对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文学趣味方面也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文学作品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纯正的文学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就不能正确地欣赏任何作品的佳妙。

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造,趣味也是如此。纯正的文学趣味必有创造性,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从前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帖诗。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么? 

                                                  节选自《话说文学趣味》

1.根据原文,下列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所有小说、戏剧、杂文都能够当一首诗看。

B对诗有浓厚的兴趣,能欣赏到其他种类的作品的佳妙处。

C有广博的趣味,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处。

D有创造性,时时刻刻都能够开发创造的文学趣味。

2.下列对“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喜欢诗就可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B.爱好诗的人,在小说和戏剧中不仅仅看到故事。

C.诗比别类的文学作品更加谨严、纯粹、精微。

D.诗是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必要的构成元素。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流的小说家反而很难写出福尔摩斯探案这样的故事。

B.一个人不喜欢诗,在小说和戏剧中就只能见到故事。

C.从前私塾冬烘学究都深研八股文、试帖诗。

D.第一流小说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不仅在故事。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有距离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思念。“          ”是因距离而叹的爱情的绝唱;“           ”是因距离而诵的友情的高歌;“          ”是因距离而生的亲情的低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B.刚开始,他们靠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C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射雕英雄传》多次被改编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金庸武侠小说中“触电”次数最多的作品。

D.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醒悟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 记者在古玩城看到,不断有人带着藏品来鉴定,而争睹鉴宝过程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C我知道这本书是你珍爱的东西;我一定注意保护,不出一月,我一定完璧归赵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竹篙     诅咒     斑斓     绿草如茵

B.苍茫     菲薄     作揖     阴谋鬼计

C.黯然     通宵     酝酿     峥嵘岁月

D.惆怅     寂寥     笙箫     短小精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