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霸 王 别 姬 张爱玲 ①夜风丝溜溜地吹过,把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张爱玲

①夜风丝溜溜地吹过,把帐篷顶上的帅字旗吹得豁喇喇乱卷。在帐篷里,一支红蜡烛,烛油淋淋漓漓地淌下,淌满了古铜高柄烛台的浮雕的碟子。在淡青色的火焰中,一股一股乳白色的含着稀薄的呛人的臭味的烟袅袅上升。项羽,那驰名天下的江东叛军领袖,巍然地跽在虎皮毯上,腰略向前俯,用左肘撑着膝盖,右手握着一块蘸了漆的木片,在一方素帛上沙沙地画着。他有一张粗线条的脸庞,微黑的皮肤,阔大、坚毅的方下巴。那高傲的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从嘴角的微涡起,两条疲倦的皱纹深深地切过两腮,一直延长到下颔。他的眼睛,虽然轻轻蒙上了一层忧郁的纱,但当他抬起脸的时候,那乌黑的大眼睛里却跳出了只有孩子的天真的眼睛里才有的焰焰的火花。

“大王倦了,先休息一会吧。”虞姬悄悄地出了帐篷。夜是静静的,在迷镑的薄雾中,小小的淡白色的篷帐缀遍了这土坡,在帐子缝里漏出一点一点的火光,正像夏夜里遍山开满的红心白瓣的野豆花一般。战马呜呜悲啸的声音卷在风里远远传过,守夜人一下一下敲着更,绕着营盘用单调的步伐走着。虞姬裹紧了斗篷,把宽大的袖口遮住了那一点烛光,防它被风吹灭了。在黑暗中,守兵的长矛闪闪地发出微光。马粪的气味、血腥、干草香,静静地在清澄的夜的空气中飘荡。

③她停在一座营帐前,细听里面的声音。

④两个兵士赌骰子,用他们明天的军粮打赌,一个梦呓的老军呢喃地描画他家乡的香稻米的滋味。

⑤虞姬轻轻地离开了他们。

⑥她第二次停住的地方是在前线的木栅栏前面。杂乱地,斜坡上堆满了砍下的树根、木椿、沙袋、石块、粘土。哨兵擎着蛇矛往踱着,红灯笼在残破的雉堞的缺口里摇晃着,把半边天都染上一层淡淡的红光。她小心地吹熄了蜡烛,把手弯支在木栅栏上,向山下望过去;那一点一点密密猛猛的火光,闪闪烁烁,多得如同夏天草窝里的萤火虫——那就是汉王与他所招集的四方诸侯的十万雄兵云屯雨集的大营。

⑦虞姬托着腮凝想着。冷冷的风迎面吹,把她肩上的飘带吹得瑟瑟乱颤。她突然觉得冷,又觉得空虚,正像每一次她离开了项王的感觉一样。如果他是那炽热的、充满了烨烨的光彩、喷出耀眼欲花的火焰的太阳,她便是那承受着、反射着他的光和力的月亮。她像影子一般地跟随他,经过漆黑的暴风雨之夜,经过战场上非人的恐怖,也经过饥饿、疲劳、颠沛,永远的。当那叛军的领袖骑着天下闻名的乌骓马一阵暴风似地驰过的时候,江东的八千子弟总能够看到后面跟随着虞姬,那苍白,微笑的女人,紧紧控着马缰绳,淡绯色的织锦斗篷在风中鼓荡。十余年,她以他的壮志为她的壮志,她以他的胜利为她的胜利,她以他的痛苦为她的痛苦。然而,每逢他睡了,她独自掌了蜡烛出巡营的时候,她开始想起她个人的事了。她怀疑她这样生存在世界上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他活着,为了他的壮志而活着。他知道怎样运用他的佩刀,他的长矛,和他的江东子弟去获得他的皇冕。然而她呢?她仅仅是他的高吭的英雄的呼啸的一个微弱的回声,渐渐轻下去,轻下去,终于死寂了。如果他的壮志成功的话——

⑧远远地,在山下汉军的营盘里一个哨兵低低地吹起画角,那幽幽的,凄楚的角声,单调、笨拙,然而却充满了沙场上的哀愁的角声,在澄静的夜空底下回荡着。天上的一颗大星渐渐地暗了下去。她觉得一颗滚热的泪珠落在她自己的手背上。——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将穿上宫妆,整日关在昭华殿的阴沉古黯的房子里,领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里面的寂寞。她要老了,于是他厌倦了她,于是其他的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绝了她十余年沐浴着的阳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个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郁结、发狂。当她结束了她这为了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淑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一只锦绣装裹的沉香木棺椁,和三四个殉葬的奴隶——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她又厌恶又惧怕她自己的思想。 (有删节)

1.请简要分析作者在第②段环境描写中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并说说这一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2.第⑦段中出现了虞姬大量的心理活动。在对自己和项羽的人生联想中,虞姬将项羽比作“太阳”,而将自己比作“月亮”。请简要分析在此处“月亮”这一意象的基本特点及其象征性。(6分)

答:                                                               

3.在选文的结尾,虞姬在回顾和设想了自己人生的过去与未之后,“她又厌恶又惧怕她自己的思想”——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她厌恶什么,又惧怕什么。(6分)

答:                                                                

 

1.①运用了比喻手法(“火光”像“红心白瓣的野豆花”),写出野外军帐之多,暗示汉军军力之强。【1分】②多个描写角度的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极大丰富了读者的阅读感受。【1分】③整个环境给人以寂静、清冷之感,同时又暗含着战争的杀机与恐怖。【2分】④作用:一方面以静衬动,以这夜晚短暂的平静衬托白天以及第二天杀戮的惨烈,另一方面,这种凄冷之象也是主人公心境的一种写照。【2分】 2.①“月亮”在此处的基本特点是只能承受和反射太阳的光和力。【2分】②它象征着女性在与男性的关系中,丧失了自我和人生目标,只是一味地追随男人的意志与愿望,这是一种令人感到空虚和寒凉的生命状态。【4分】 3.①厌恶:一方面,她对于自己一味追随项羽而丧失自我的“过去”感到厌恶,另一方面,项羽如若成功,她对自己这影子般的人生未的终结方式也感到厌恶。【4分】②惧怕:对事情本质过于清醒的认识让她害怕:人们并不都能轻松承受所有的真相;另一方面,她此刻毕竟对项羽还有感情,但对二人关系实质的这种理性认识不免会让其怀疑两人情感的价值,这也让她害怕。【2分】 (其他说法若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也是如此。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五、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六、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具体分析文本。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该题具体从“惧怕”与“厌恶”两方面着手,探究文本深刻意蕴。除考查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外,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探究能力。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的选段,回答问题。(3分)

“她(爱斯梅拉达)相信全城里只有两个人恨她。”

这两个人是谁?为什么恨她?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3)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可惜流年,           ,树犹如此!            ,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注释】

  疏帘:编织稀疏的竹制的窗帘。

  忽傍句:犀奁,以犀角制做饰物的妆奁。翠翘,即翡翠翘头。

  画桥:饰有彩绘的桥。

1.请指出”青衫泪“此典故出处。(2分)

2.请分析此词的抒情方式及其表达的情感。(6分)

 

查看答案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2分)

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4分)

————————————————————————————

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4分)

————————————————————————————

③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4分)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射,挽弓二百斤。汉乾祐中,周祖镇邺,仁瑀年十六。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广顺初,补内殿直。世宗嗣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辈!”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军乘之,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

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帝优容之。太祖征晋阳,命仁瑀率师巡边,至上谷、渔阳。契丹素闻仁瑀名,不敢出,因纵兵大掠,俘生口、牛羊数万计。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毛袭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开宝四年,迁瀛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杀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杀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杀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殓具。太平兴国七年卒,年五十。赠河西军节度,葬事官给。

   《宋史·列传第三十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仁瑀弓力最劲,所发多中;     则知明行无过矣

B控弦跃马;                  见渔人,大惊,问所从

C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         大王为此计者

D纵兵大掠;                   不如而厚遇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正面表现马仁瑀“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 

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

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

仁瑀引满,应弦而颠

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

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敛具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仁瑀小时候在乡校学习《孝经》,因为教书先生的责打就在夜间放火烧了学堂,教书先生仅仅得以逃脱性命。

B.薛居正没有依照马仁瑀的嘱托让他结交的人考中,结果被马仁瑀狠狠斥责了一通。因此事马仁瑀遭到了御史中丞刘温叟的弹劾。

C.太原刘崇入侵,世宗到高平亲征,马仁瑀挺身出阵大败敌军。世宗因此赐给他锦袍,并且升他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D.马仁瑀侄子喝醉了酒误杀了一位平民,他并没有徇私枉法,而是按照法律将侄子处死,并将受害人妥善处理了殡殓安葬事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