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尽管人类活动对于气温的全面上升确实起了作用,但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要归咎于自然原因。他们对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温度变化所作的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近来在一些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解释是靠不住的。

担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大气和海洋联合所所长的约翰•华莱士说:“我们所作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怎样引起气候的短期变动的。反过来,这种变动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大部分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他告诫道,不能因为这个结果而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意。

这些气象学家说,从1975年到1990年间,北半球冬季气温(特别是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俄罗斯等地)上升了03摄氏度。他们还认为,这一气温上升有1/3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他们还认为,北半球地区从1900年至1990年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月温差约有一半也是由这种变动引起的。

华莱士说:“尽管人类活动与气温的全面上升可能也有关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应归因于自然,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由于地表吸收热量的能力(热容量)比海洋低得多,地表冬季与夏季的温差非常大。因此,当大气环流带动暖气团过北半球各大陆以及冷气团吹过海洋上空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他说,尽管科学家们尚不完全了解引起大气环流形式变化的真正原因,但他确信这与自然变化有关。            

1.第二段中华莱士说的“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指的是(   

A.全球气温自1975年以来全面上升。

B.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月温差的变化。

C.自然界的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

D.北半球地区1975年到1990年间冬季气温上升变化和1900年至1990年月温差变化。

2.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A.近一个世纪,特别是1975年以来的气温的变化与自然变化有关。

B.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C.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的行为与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不无关系。

D.“温室效应”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半球冬季气温上升有1/3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还有2/3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

B.如果气温全面上升“归因于自然”的说法被证实,那么,以往的“温室效应”归因说将被基本否定。

C.华莱士认为“气温的全面上升”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忽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D.南半球陆地少,海洋多,冬季与夏季的温差应该比北半球小。

 

1.C 2.C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在“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怎样引起气候的短期变动的”一句中,“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因”,“短期变动”是“果”;“短期变动”是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根据第三段“这一气温上升有1/3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可以知道造成“短期变动”的原因是“大气环流”。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第四段中“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应归因于自然,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一句可以证明C项说法有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还有2/3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说法扩大范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漫画的传递的含意写篇作文。(60分)

满分5 manfen5.com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漫画含意作文;观点明确,条理清楚;书写工整,标点规范;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了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6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12.11)》)

子路曰:“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13.3)》)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写一个出自《论语·子路(13.3)》语段的成语(1分)。

2.《论语.颜渊(12.11)》中第一个“君”“臣”“父”“子”的词性都是______,而第二个“君”“臣”“父”“子”则为______。(2分)

3.孔子主张“正名”。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解说道:“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便是名字的意义。”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6分)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

1.这首诗颔联“寒衣针线密”一个“密”巧妙化用了唐代诗人孟郊______中的诗句“____________”。(2分)

2.张维屏曾评价清蒋士铨的诗“言情而出以蕴藉,故无粗率之辞;用事而巧于剪裁,故无堆垛之迹”。《岁末到家》这首诗也体现出“巧于剪裁”的特点,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有何阙焉?

[注]滫瀡(xi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将而更以贺也  吊:慰问

B.于是有水火之  孽:灾祸

C.非负足下也  特:只,仅仅

D.而彰之  宥:藏

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不给                      左右欲引相如去

B.圣人不能以是必信            下愚,知其不可

C.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  虽有槁暴,不复挺

D.不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      入前为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参元家遭遇了火灾,家里的一切被烧得干干净净,连烹调用的油脂、淀粉之类的东西都没了。

B.作者对王参元家遭遇火灾的态度,先是大惊,然后又觉得疑惑,最后大喜,因为这一场大火将给王参元带来好的名誉。

C.作者对王参元的赞赏话积在心中五六年,在适当的机会对别人称道王参元的时候,却遭到了他人的嘲笑。

D.文章用书信的形式,借王参元家失火这件事表达了作者的想法,同时也对当时官员选举任用中,贿赂盛行和清廉官员受诬陷的现实进行了讽刺。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也。

5.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4分)

(2)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