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 A.诚信缺失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诚信缺失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也扭曲了一部分学生,诱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

B.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如何防止个别公务员不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慷公家之慨,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C.滇池湖滨生态带修复是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预计投资高达9000万以上,在滇池沿岸部分撤除防浪堤,实施“退田还湖”,恢复原有消落区与湿地生物多样性。

D.希丁克认为,只要中国球员有正确的态度,并融入球员自身的特点和民族特性,中国队一样可以取得希腊式的成功。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扭曲……心灵”;B否定不当,删掉“不”字;C搭配不当,“高达”与“以上”不能同用,删掉一处。)3.C(A语序不当。“作者以自述的方法”改为“以作者自述的方式”。 B结构混乱。主语“晚年”不能支配“参加”的行为。 C多重否定句的理解。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确的一项是  2分

A.地震之后,这里迅速盖起了房屋,恢复了生产,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B.新年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渐好转起来。

D.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成功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7分)

渐渐消散的炊烟

。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的,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B.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C.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D.老木不愿意和儿子媳妇一起出门是因为舍不下那几间土屋,舍不下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表现了老木对家园的眷恋。

E.老木以为杮子树后升起的若隐若现、淡淡的白烟是炊烟,结果不是,这引发了老木对李家嫂子丧事的感叹,引起了老木对自己身后事的担忧。

2.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有什么用意?(6分)

3.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两朝开济老臣心。

(2)鸟何萃兮苹中,----------------。

(3)回眸一笑百媚生,---------------。

(4)七月七日长生殿,-----------------。

(5)映阶碧草自春色,————————

(6)———————,铁马秋风大散关。

(7)心非木石岂无感,————————

(8)渔阳鼙鼓动地来,---------------。

(9) ---------------,千载谁堪伯仲间!

(10)袅袅兮秋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在金日作三首(其二)

(南宋)宇文虚中

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穿胸不汝忘!

注:①金国陷汴京,掳徽、钦二帝,下面“两朝”即指此事。宇文虚中因出使金国而被软禁,身虽留而心不屈。

西河馆:春秋时期晋国扣留鲁国大臣季孙意如,要把他长期安置在西河地方的宾馆里。

北海羊:苏武牧羊。

:指金国。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分)

2.此诗后三联怎样将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请结合相关诗句进行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为岢岚军使,私畜勇士百余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父从其计,果获全,因以全斌隶帐下。

及庄宗入洛,累历内职。同光末,国有内难,兵入宫城,近臣宿将皆弃甲遁去,惟全斌与符彦卿等十数人居中战。庄宗中流矢,扶掖至绛霄殿,全斌恸哭而去。明宗即位,补禁军列校。后数立战功,屡迁官职。

宋初,李筠以潞州叛,全斌与慕容延钊由东路会大军进讨,以功拜安国军节度。诏令完葺西山堡砦,不逾时而。建隆四年,与洺州防御使郭进等率兵入太原境,俘数千人以归,进克乐平。

乾德二年冬,又为忠武军节度。即日下诏伐蜀,命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率禁军步骑二万、诸州兵万人由凤州路进讨。召示川峡地图,授以方略。

乾德四年,成都平,命参知政事吕余庆知府事,全斌但典军旅。会有诉全斌及彦进破蜀日,夺民家子女玉帛等不法事,与诸将同时召还。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上欲含忍,而衔冤之诉,日拥国门,称其隐没金银、犀玉、钱帛十六万七百余贯。遂令中书门下召与讼者质证其事。而全斌等皆引伏。其令御史台于朝堂集文武百官议其罪。”

于是百官定议,全斌等罪当大辟,请律处分。乃下诏曰:“尚念前劳,特从宽,止停旄钺,犹委藩宣。我非无恩,尔当自省。”

开宝末,车驾幸洛阳郊祀,召全斌侍祠,以为武宁军节度。仍以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赐之。全斌至镇数月卒,年六十九。赠中书令。

                              (选自 《宋史·王全斌传》有删改)

注:旄钺:节度使。藩宣:藩镇宣政,官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惟全斌与符彦卿等十数人居中         :抵抗

B不逾时而                             :赴任

C律处分                             准:依照

D特从宽                              贷:宽恕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B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C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D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虽犯法/不欲辱以狱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全斌忠勇仁义,当国家有内乱的时候,一直抵抗敌贼、守护庄宗,不得已才离开。

B王全斌率军伐蜀前皇帝召他来看川陕地图,告诉他战略方针。

C王全斌深得宋皇宽容爱护。当百官议定他当处死刑时,皇帝只让其反省,不做处理。

D王全斌从12岁开始担任官职,先后被庄宗、明宗、宋太祖重用。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4分)

成都平,命参知政事吕余庆知府事,全斌但典军旅。(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