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6分) 据调查,某南方城市中学生年人均消费支出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题目。6分

据调查,某南方城市中学生年人均消费支出1万元左右,其中60%的中学生拥有手机,27%的中学生拥有个人电脑,19%的中学生拥有iPad,12%的中学生拥有MP366%的中学生拥有数码相机。而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642元。

如果你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或是一位数码产品销售商,你会从上述材料中各自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并分别得到怎样的启发?

⑴教育工作者的角度:

结论:                                                     

启发:                                                       

⑵数码产品销售商的角度:

结论:                                                               

启发:                                                                 

 

教育工作者:结论是中学生个人消费过高,人均年消费竟超过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启示为引导学生合理消费应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销售商:结论是高科技数码产品已成为不少中学生的消费对象。启示为中学校园将是潜藏巨大商机的数码产品消费市场。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观点,注意切入点。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学生,而经销商关注的是消费群体以及销售情况。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不同的的要求,把下面两句话组成不同的句子。5分

艺术家须有革命的世界观。

艺术家须有精湛的技术。

⑴表示两者缺一不可。

答:                                     

⑵婉转地强调技术的重要。

答: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位卑未敢忘忧国”,就是说虽然不在上位,但是仍旧心系社稷、忧国忧民。“卑”的次要角色,是由它的字形决定的,                                                   

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卑是论资排辈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维系 ②它的上半部分是一个“甲”,本义是在甲之下  ③一个人为尊或者是为卑不是自己决定得了的,而是社会环境给这个人的定位 ④没有地位,没有荣耀,没有身份,没有财力,甚至清贫如洗,那就是卑 ⑤也有人不在意自己的卑,而在意自己的鸿鹄之志,有陆游的名句为证,“位卑未敢忘忧国”——卑与心灵相关  ⑥有人挑战尊与卑的界限,比如以次桌的身份贸然坐到了主桌,于是引来各种眼神的注目

A③①⑤⑥②④ B②①③④⑥⑤ C③①④②⑥⑤ D②⑤⑥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西南交大研究生院提醒已经逾期或即将逾期的博士生,如果达不到学校的相关要求,校方将对逾期者进行退学。

B4月11日,京港澳高速明港至信阳区间13辆车相继追尾,高速公路交警、高速公路管理人员、120急救人员和相关人员相继赶到现场救援。

C中国当代艺术批评领域不景气,不能仅仅怪罪于批评家,其实,当代艺术家缺乏接受艺术批评的雅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D商业经济活动,最需要数学分析和计算。因此,希腊人发展了数学及其相关的逻辑推理、分析方法为人所推崇。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是一个现代版的“               ”的故事,为了报答当年“一馍之恩”,他不惜出资30万承包200亩山地,誓言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②由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举办的“江西风景独好,让利            ”2014江西旅游(上海)特卖会在上海世博园庆典广场正式拉开帷幕。

③对于冯小刚当场“             ”之举,刘仪伟调侃道,“如果你出十二万,他们就能多做一年。”冯小刚当即拍板表示,另外两万由刘仪伟出资。

A一诺千金  一掷千金  一饭千金

B一饭千金  一掷千金  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一诺千金  一掷千金

D一掷千金  一诺千金  一饭千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

“老而不朽”周有光

张森根

周有光是个乐天派,一位记者问他:“中国实现社会转型可能会在30年之后,长不长?”他回答说:“30年不算长,中国有5000年历史。”一些朋友针对眼前存在的种种消极因素向他讨教时,他总是笑眯眯地说:“不要急,慢慢来,社会的发展像老太太扭秧歌那样,走三步退一步,你只看她退了一步,实际是她马上又会朝前走几步,不会原地踏步不动的。”因为他周有光比一般人看得远,所以他有定力,自然就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乐观情绪。

周有光年轻时身体很弱,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35岁,但现在他活得比3个35岁还长。他幽默地说,不能怪算命先生,那是因为科学发达了,所以他能活得健康,还有,就是上帝把他忘记了。许多比他年纪小的老年人都说:人老了,活一天算一天。他却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他将81岁作为1岁,从头开始算起,他还要继续读书、思考和写作。他真是一位快乐的智慧老人!

周有光说:“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话一定是真理的前提。”他不想为了个人的利害关系或避祸免灾去说瞎话和昏话。有的人主张“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但实际上,大话、空话、套话和“我主圣明”的话照说不误。

他在知识与理性的层面上,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绝不随风转舵。他的“三分法”、 “双文化论”和科学的一元性,都是他心里要说的真话。

在学术争论上,他也决不当和事佬。他针对一位名声比他更大的学者的“河西河东轮流坐庄论”、 “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 “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乃至反对古书“今译”和中国文化将主宰21世纪等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和否定。周有光认为,甲骨文中就有简繁之分,书法家王羲之就经常写简化字;历代都有用当代字体改写古书的,因此,“今译”早已有之。删繁就简是“汉字和一切文字的共同规律”。

周有光为《见闻随笔》撰写前言时写下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这个标题。他上大学主修经济学,工作用的是金融学;去美国后,靠的是进图书馆自学;解放后他一人干三份工作,曾在复旦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他没有洋学校颁发的荣誉头衔,全凭真才实学当上了教授。

1956年,50岁的他改行参加陌生的中国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工作。他感到平时积累的知识不够用,与同事存在差距,于是发挥钻研精神,刻苦学习。他不仅参与研制汉语拼音方案,还在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研究中文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等方面显露头角。

85岁离开办公室,他忽然“发现井外还有一个无际无边的知识海洋,我在其中是文盲,要赶快自我扫盲”。他静坐在9平方米的“有书无斋”中看书、思考、写作,草稿先让朋友和晚辈评点修改,有的文章发表后再改正、补充。他晚年出了六七本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学术性文集。他说“不知道读者们会不会笑我幼稚和迂拙”,但读者对这些跨学科研究的文集给予了很髙的评价。

周有光主要是在90多岁后写这些文章,他在《百岁新稿》自序中说:“老年读书,我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历史的书籍……首先想了解三个国家:中国、苏联和美国。了解自己的祖国最难,因为……考古不易,考今更难……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

“老而不朽谓之圣”,诚如斯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周有光认为中国社会一些倒退现象只是暂时的,其实这是为将来的发展在蓄势,在做更好地准备。

B周有光认为自己能够活这么大的年纪,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科学发达,二是上帝对他的眷顾。

C周有光认为简化汉字的做法正确,这种做法从古代的甲骨文、书法家和书籍传抄中的字即可见出。

D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文化人,却说了解自己的祖国比了解苏联和美国难,这正是周有光的谦虚之处。

E文章着重从周有光后半辈子的生活、工作、做学问和做人等方面展示了一位文化大家的可贵品格。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传主的?试分条概括。6分

答:                                                                     

3.周有光在50岁时改行从事自己感到陌生的工作,但最终成为有名的文字学家,晚年又写成多部有关历史、文化方面的学术著作。请简述他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6分

答:                                                                     

4.周有光求“真”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选择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