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5分) 高仓健,其实他对这个世界充满深情 水木丁 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5分)

高仓健,其实他对这个世界充满深情

水木丁

高仓健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没有觉得特别吃惊,先生已经83岁,生老病死,乃人生逃不过之结局,因此内心虽然悲伤,却只是希望他走得安详就好。

我看过他好几部片子,在儿时对他模糊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沉默的男人,人人都说他是个硬汉,没有人见他流过泪。人们学他穿风衣,带皮手套,留寸头,不拘言笑,但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学到他沉默中的那种气场,那是一种让人安定的东西,像远山一样,只要存在在那里,望一眼,心里就踏实。如果他能活八十年,就八十年不改变,如果他能活八百年,就八百年都不会改变。

在这个人人比赛能说会道,甜言蜜语,人人内心浮躁,想要抓住世界的潮流的年代,高仓健君,我有点想念他了。只是在喧嚣的尘世想念一个安静的人,所幸的是,他虽然已经成了一个老头子,但是那种气场还在,那种给人安定的能量也还在。后来我想,我只是凭着感觉去找他的电影来看,但是在内心深处,也许是想感染一下他身上那种气场,去一去自己的浮躁,给自己定一定心吧。

看张艺谋回忆高仓健,讲了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拍《千里走单骑》的时候,说他们一天的戏拍完了,他就让高仓健先回去,按理任何一个演员都高高兴兴的回去了,但是高仓健不这样,“6点钟让他回去了,9点快收工,天已经黑了,副导演忽然慌慌张张地过来跟我说:‘导演,高仓健没走!’我说:‘为什么没回去?出事了?’原来,高仓健说导演和全体人员都在工作,他也不能走。他就一直在山地拐角下站着,默默看你工作,站了3个小时,不打搅。剧组全队上汽车走,老爷子给远远鞠躬。他不过来,鞠完躬走了,70多岁的老人,站3个小时。”还有一次,两个人“坐在一个大堂酒吧,远处一百米以外是大堂,人来人往,但是这个酒吧里人很少。我跟他在这儿坐了1个多小时,大堂有很多人走过,有日本人突然认出他来了,走到酒吧门口,离了有四五十米,深深鞠一躬就走了,也不惊动,也不过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四五十人给他深深鞠躬,悄悄走了。”“每次去日本,每次赶飞机,他会在地库,看我的车走,远远给我鞠躬。我吓一跳,老爷子什么时候来的?已经来了1个多小时,他也怕人家认出他,站在地库,一堆车后面,远远地送。”

日本人认为高仓健是一个神,在云端,但是张艺谋说在高仓健身上看到的是中国古代的那种“士”的精神,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张承志在《清洁的精神》写过:“没有今天,我不可能感受什么是古代。由于今天的泛滥的不义、庸俗和无耻,我终于迟迟地靠近了一个结论:所谓古代,就是洁与耻尚没有沦灭的时代。”“那是神话般的、唯洁为首的年代。洁,几乎是处在极致,超越界限,不近人情。”在这篇文章里,张承志把聂政,荆轲拿来做洁的代表,无独有偶,张艺谋也曾在拍摄《英雄》时,希望请高仓健出演后来由李连杰出演的那个叫无名的刺客,但是高仓健说,我对打打杀杀没有兴趣。几年后,他在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里扮演了一个安静的男人,2012年,当他拿到《致亲爱的你》剧本时,他对大家说,这是他想演的电影,于是他在阔别荧幕多年后,终于又回到了观众面前。

他并非冷酷,只是安静沉默,因为对这个世界的太深情,深得超过了任何人,所以只能用他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方式太古老,太干净和疏远,不是现代人的亲昵和热情,也注定了他无法走入现代人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之中,只能一生孤独。

生而为高仓健,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感呢?在这个以不知羞耻为时髦,对肮脏不假思索的接受,麻木到毫无底线的时代,像这样一个好像从几千年前穿越而来的人,一定会很孤独吧。如今他也走了,地球上最后的一个士不再有了,人们争相纪念他,希望用各种形容词归纳总结他,但是人们却只看到他的外表,而他的内心,却是像张承志说的那样:“这不是一个很多人都可能体验的世界……今天的中国人,可能已经没有体会它的心境和教养了。”这个世界不复杂,但是洁与耻是如此难于坚守,我们人人都在失守,将自己的底线一点一点的后退。而高仓健先生用他这83年做到了这两个字,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想他的人生是完满的,也是平静的。

最后奉上《致亲爱的你》中的这首童谣:红色眼眸的天蝎座,展开翅膀的天鹅座,蓝色眼眸的小犬座……将大熊星座的脚向北延伸五倍的地方,小熊星座直指的就是银河之旅的终点……

(节选自新浪网“娱乐专栏”)

1.“如果他能活八十年,就八十年不改变,如果他能活八百年,就八百年都不会改变。”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文章中用的最多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3.作者认为高仓健对待世界的方式“太古老,太干净和疏远,不是现代人的亲昵和热情,也注定了他无法走入现代人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之中,只能一生孤独”,是否是对他的做法的否定?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3分)

 

 

4.最后一个自然段能否删去?理由是什么?(3分)

 

 

 

1.承上启下过渡,既总结上文,他有一种让人安定的沉默的气场,引出下文,具体写他的安定的行为做铺垫。 2.对比。用其他人的所作所为和高仓健的所作所为做对比,用常人的浮躁衬托突出高仓健对洁与耻的坚守。 3.不是否定,恰恰是一种肯定,似贬实褒,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对他因坚守洁与耻的毅力进行了赞扬和歌颂。 4.不能。用高仓健主演的电影里的童谣,更有说服力的对他的一生加以总结和歌颂,同时使文章更有文学色彩,结尾更加令人回味。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一句话的作用,就要看这句话写了什么,和主题有什么关系;同时要看它在文中的位置,进而考虑结构方面的作用。这句话强调的就是他的沉默安定的气场,是为下文的展开做铺垫的。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表现手法要从全文考虑,对比是比较容易找出来的,之后要根据对比的内容分析其作用,所有的手法都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形象,这里也应该是突出高仓健的形象。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本文本就是用世俗的东西来衬托对比高仓健的,所以可以肯定不是对他的否定,而是突出他身上的独特的东西的。原文说“这个世界不复杂,但是洁与耻是如此难于坚守,我们人人都在失守”,所以这里是借世俗人的眼光来反衬他的坚守的。 试题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可否去掉的问题,一般情况是不可去,当然要看这段写的什么,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及主题的深化有怎样的意义,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其作用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

 

(2)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查看答案

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             

2.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6.                           ,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7.用原文回答:

老师的职能是:                                     

择师的标准是:                                     

 

查看答案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饮茶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着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人。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晚节亦不劝人多饮也。

吴主孙皓每宴群宦,皆令尽醉。韦昭饮酒不多,皓密使以茶茗自代。晋时谢安诣陆纳,纳无所供办,设茶果而已。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

《续搜神记》云:“有人因病能饮茗一斛二斗,有客劝饮,过五升,遂吐一物,形如牛胰。置柈中,以茗浇之,容一斛二斗。客云:“此名茗瘕。”(选自《唐五代笔记小说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自怀挟,到处煮饮         怀挟携带

B.远近倾慕                   倾慕钦佩羡慕

C.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       通狎:勾结

D.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       润色:修饰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李公为啜两杯                舍之

C.皓密使茶茗自代           降及物故

D.以茗浇                   甚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与茗是以所采时间的早晚为区分,南方人喜欢喝茶,北方人并不喝茶。茶不仅能止渴,也可使人不想睡觉,泰山灵岩寺的和尚为了坐禅时不打瞌睡而不断喝茶。

B.人们互相仿效和尚喝茶,于是就成了一种风俗,很多地方的城镇里都有茶铺,无论什么人都付钱取茶喝,茶叶的买卖也不断。

C.陆鸿渐对茶道的盛行作了重要的贡献,他不仅写了《茶论》,而且造了二十四件茶具,王公朝臣没有不喝茶的。

D.士大夫们都很看重喝茶,御史大夫李季卿到江南时请人为他煮茶;晋时谢安去拜访陆纳时,陆纳用茶与水果招待。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晋时谢安诣陆纳,纳无所供办,设茶果而已。(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每小题3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中划线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2.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A.月下的荷塘

B.月的光和影

C.荷塘上的月色

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