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近来,一些厂商宣传时,...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近来,一些厂商宣传时,总把自己的产品说得尽善尽美,并且在广告中大事利用名人效应,可实际质量一般,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消费者十分反感。

B.同样是种子,有的悠闲地躺在泥土里无声无臭地腐烂掉,有的则倔强地从山石缝隙中挺身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C.很少与外界有接触的王刚在为希望工程捐款500万人民币后,面对新闻媒体的采访,不得不抛头露面向人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D.小李说:“目前工作中虽然有许多困难,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现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B 【解析】 试题分析:A“挂羊头卖狗肉”意为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干坏事,此处应用“拉大旗,作虎皮”,比 喻打着权威者的旗号保护自己,吓唬别人。B“挺身而出”意为在困难、危险面前,勇敢地站出来,此处是拟人化的写法,恰当。C“抛头露面”指某人公开露面,多含贬义。D“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从混血儿到美国总统

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母亲邓纳姆是堪萨斯州的白人,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邓纳姆后来与印尼留学生结婚,也把6岁的奥巴马带到印尼。奥巴马10岁时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奥巴马的父母离婚后,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成年后的奥巴马在自己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中披露,由于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他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并为此使用大麻和可卡因等毒品。

奥巴马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1991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这是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所有1600名学生当中的最高荣誉,奥巴马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当了多年的“穷人代理人”。

经过3年的法律实践和民间行动,奥巴马决定适时参加选举政治,直至当选联邦参议员。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正式宣布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他在演讲中说:“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美国人的希望和美国梦仍在继续。” 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在演说中,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我在学习华盛顿政治做派上投入时间不多,但我很早就意识到,华盛顿的做派必须变革。”他的参选演说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

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生逢其时,美国民众厌倦了伊战泥潭、经济停滞以及霸道刚愎、支持率极低的小布什总统,对政府和国会都十分失望,渴望改变现状;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由白人祖父祖母抚养、又在亚洲短暂生活;在哈佛受精英教育,又回到非洲裔社区做基层工作,他的经历代表了美国一代的梦想。

奥巴马承诺,如果他成为美国总统,他将使整个美国在共同使命感的感召下团结起来,使美国的历史翻过近年来政治四分五裂、愿望一再落空的灰色一页。于是在竞选中他不断重复“改变”、“希望”和“相信”这几个关键词。

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但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说,美国正面临“历史性的危机”,“这场危机是长期形成的,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而且经济在好转之前还可能进一步恶化。” 他补充说:“全面的复苏不可能马上出现。许多专家现在相信,我们明年可能损失数以百万计的工作。”节选自《奥巴马传》

1.结合本文和奥巴马的生活经历,下列选项不正确的项是:(5分)

A.混血儿的身份,使奥巴马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干过不好的事。

B.奥巴马曾经在美国、印尼、肯尼亚生活过,丰富的生活经历也是他竞选的有利条件。

C.奥巴马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后,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

D.奥巴马从基层工作做起,使他更深切地接触民众,关注民生。

E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黑人总统,这表明黑人在美国地位的提升,同时也是民主政治进步的标志。

2.奥巴马决定参加总统竞选时,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用意是什么?(6分)

3.根据文意,概括奥巴马竞选获胜的原因。(6分)

4.文章结尾说“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你是否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呢?结合本文和现实,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

胡德斌

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半天了。

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油果儿,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一天她背着画夹子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一下子被他吸住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您画张像,好吗?”

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

“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嗯。”她应着。

“五毛一个,十个,拿五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五块钱捏在手里。

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她合上画夹子,将十个油果儿留给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云飘走了。

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市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张小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

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选出对小说理解鉴赏不当的两项(5分)

A.文中的“她”是一个即将毕业的美院大学生,正为作品发愁时,热情的“父亲”主动为“她”解决了这一难题。

B.“他”是一个被儿子及儿媳遗忘了的慈祥、温厚、孤独、苍老的老人。展览馆的素描正是他真实形象的写照。

C.结尾一句“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与开头“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相照应,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呼唤人间亲情”的主题。

D.小说以“父亲”为题的原因,“他”既是被儿子、儿媳厌弃的父亲,也是那位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的父亲。

E.本文运用了描写、映衬、对比等手法,将父亲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2.第2段中画线的“那个女人”改为“媳妇”好不好?为什么?(6分)

 

3.第9段画线处的描述语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4.小说倒数第二段中的“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中“熟悉”指什么内容?“遥远”又有什么含义?怎样理解“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

请简要回答。(8分)

“熟悉”                                                     。(2分)

遥远”                                                        。(2分)

分析:(4分)

 

查看答案

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1)羽扇纶巾,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1)升沉:进退升沉,即人在世间的遭遇和命运。

(2)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6分)

2.尾联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友谅以舟师来                          寇:敌人

B.尽裂                                   缚:捆绑的绳子

C.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擢:提拔

D.贼非吾主敌,趣降                     盍:何不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5分)

(2)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