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杂诗三首(其三) 【唐】沈佺期 闻道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杂诗三首(其三)

【唐】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1..从唐诗的题材看,这首诗属于    诗,尾联表达了诗人   的愿望。(2分)

2..简要赏析颔联的表现手法。(5分)

 

1.闺怨(1分) 早日结束战争(收复龙城、作战凯旋)与家人团聚(大意相同即可)(1分) 2.(1)借月抒怀(借景抒情)(1分)远隔千山万水的征夫和思妇,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互相思念。(1分)(2)虚实结合(以虚衬实),(1分)既实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虚写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月下双照的景象,突出了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闺怨……。结合诗中的“少妇”“闺里”,并结合句意得知是表达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所以是闺怨诗。尾联根据句意和抓关键词“旗鼓”“取龙城”推知感情为早日结束战争,结合上文推知感情早日结束战争的原因是和家人团聚。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明确表现手法,颔联“月”的意象,很显然是借月抒情。“可怜闺里月”是回忆的过去,是虚写。“长在汉家营”是现在,是实写。可以确定手法为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种手法和作用:借景抒情(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营造怎样的意境,表达怎样的感情);虚实结合(哪里表现实虚,虚实结合描绘怎样的实的图景,使人联想怎样的虚的图景,突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诗词鉴赏】 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杂诗”为题写诗,类似“无题”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里选的是第三首,首联“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语言平易似娓娓道来,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不解”与“频年”连用,增强语势,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深思。 颔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到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见月怀人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而这里只写月不写人,意象反而更丰富生动。这“闺里月”既是思妇的眼中月,又是征人的眼中月,既有千里共婵娟之意,又有思妇心神飞度,想见征人之意。诗意双关,征夫、思妇相思之情之景俱在其中,显得清新别致。 颈联“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写离人相思。“春”而又“今”,“ 夜”而又“昨”,分别写出少妇“意”和良人“情”,其妙无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无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不禁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今春意”与“昨夜情”虽是互文对举,却可以作为“夜夜”来读。可是细味“今春意”却有着独特的表现力。“昨夜情”,也对得十分工巧,不仅表现出良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而且还表现出思念之切。他回忆往日夫妻的恩爱,觉得恍如昨夜事一般,不因经久分离而淡薄。可见他们的情意是多么美好、真挚、深厚而动人。 尾联“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抒写出了征夫、思妇的愿望。他们希望能有良将出马,克敌致胜,结束他们长期分离的痛苦。但诗以问句的形式,倍增感慨深沉的意味。这里照应首联回答了“频年不解兵”的问题,表明是将领无能,指挥不得力以致连年征战,这是写透夫妇别离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意思。 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更为前人所未道。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从文气上看,一二联都是十字句,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第三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末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于唐,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原文略有改动)

【注】象:舜的同父异母弟,曾多次图谋杀害舜,舜都不计较。舜继位后仍封象为有鼻国国君。有鼻:地名。管、蔡:周武王之弟,因作乱被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祠之也,盖莫知其原   肇:创建

B而不敢废也    举:祭祀

C于唐,而犹存于今   斥:斥责

D仿于舜之封象欤   殆:几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请记    赤壁之下

B斥于唐,犹存于今   客喜笑,洗盏更酌

C吾将表于世    吾郡之发愤一击

D而君子修德    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祠是特为纪念舜的弟弟象而修建的庙堂,作者认为,对舜是可以修建祠纪念的,但对象的祭祀却存有异议。

B作者由象当初的不仁到最后世代受到苗族百姓祭祀这一事实,从而得出“人性原本是善良的,至善的品德可以感化天下所有人”的结论。

C舜不仅以自身崇高的品德感化了象,而且在封象之后派遣官吏帮他治理国家,从而使象能“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

D文章善用对比进行说理,入象祠被唐人毁坏而在苗族得到祭祀,以此论述“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观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3分)

(2)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戴车匠

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想这是很久远的事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从我记事的时候,全城似只有这一个车匠,一家车匠店。

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坐南朝北。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夹在两家之间。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跨进门坎,得上五层台阶。因此车匠店有点像个小戏台(戴车匠就好像在台上演戏)。店里正面是一堵板壁。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板壁后面,是住家。前面,是作坊。作坊靠西墙,放着两张车床。这所谓车床和现代的铁制车床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一张狭长的小床,木制的,有一个四框,当中有一个车轴,轴上安小块木料,轴下有皮条,皮条钉在踏板上,双脚上下踏动踏板,皮条牵动车轴,木料回转动,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了。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很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白耗子,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挂在东面的墙上,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无事忙。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一到快过清明节,大街小巷的孩子就都惦记起戴车匠。

这里的风俗,清明那天吃螺蛳,家家如此,说是清明吃螺蛳,可以明目。买几斤螺蛳,入盐,少放一点五香大料,煮出一大盆,可供孩子吃一天;孩子们除了吃,还可以玩,——用螺蛳弓把螺蛳壳射出去,螺蛳弓是竹制的小弓,有一支小弓箭,附在双股麻线拧成的弓弦上。竹箭从竹片窝成的弓背当中的一个窟窿里穿过去。孩子们用竹箭的尖端把螺蛳掏出吃了,用螺狮壳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弓背弯成满月,一撒手,哒的一声,螺蛳壳便射了出去。射得相当高,相当远。在平地上,射上屋顶是没有问题的。——竹箭被弓背挡住,是射不出去的。

家家孩子吃螺蛳,放螺蛳弓,因此每年夏天瓦匠捡漏时,总要从瓦楞里打扫下好些螺蛳壳。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螺蛳弓都是车匠做,——其实这东西不用上床子旋,只要用破竹的作刀即能做成,应该由竹器店供应才对。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螺蛳弓分大、中、小三号,弹力有差,射程远近不同,价钱也不一样。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听吧,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哒——哒!”

戴车匠每年照例要给他的儿子做一张特号的大弓。所有的孩子看了都羡慕。

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

他在想什么呢?

他的儿子已经八岁了。他该不会是想:这孩子将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 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本文有删节)

1..小说回忆了四十多年前故乡的人和事,但倒数第二段却又补写了 1981 年的回乡见闻,时空上有很大的跳跃,你认为这一段有没有必要补写,为什么?(2 分)

2..简要概括戴车匠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4分)

3..赏析画线部分的语言表现技巧。(6分)

4..文中写清明节吃螺蛳射螺蛳壳的风俗,有什么作用?试加以分析。(4分)

5..结合全文,品味小说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秩序并不是一种随意达成的状态,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滕尼斯划分了两类秩序:一类是共同体的秩序,它的产生立足于“意志的协调一致,基本上是建立在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与宗教产生并改良”;另一类是社会的秩序,它是“以聚合一起的,联合的选择意志即惯例为基础的,通过政治的立法获得其安全,通过公众舆论而得到其思想的和有意识的解释,即获得自我辩护”。

秩序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对于一个共同体或社会说,秩序的起方式可能是多样的,甚至是偶然的。

秩序起后,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期才能发挥功能并进行再生产。秩序维持的基本条件有:(1)暴力手段是垄断的而不是分散的,防止了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冲突的无限扩大;(2)建立了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能对行为者行为产生必要的约束和引导;(3)具有对弱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机制,可以把各种关系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4)能发展起调节或协调内部关系的中介物,使行为者之间能够正常地、便利地交往,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

秩序在形成过程中被赋予了价值或意义,承载着特定群体的目的或所有群体达成的共识。用布尔(Bull)的话说,“社会生活的秩序并非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的任何一种情势,而是一种能带特定结果的格局、一种能实现社会生活中某些目标或价值的安排。”因此,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或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中国古代的老子对“善”的推崇,孔子对“仕”的诠释,都是对秩序赋予的最高价值。在现代社会,秩序实现的价值可以被归纳为:生命的安全、遵守承诺和保护财产,或者是生命、真理和财产。因此,社会生活的秩序是指“一种能维持社会生活达到这样一些基本的、首要的或普遍目标的人类活动模式”。当然,这种目标赋予秩序终极性的价值要求,是理想的秩序功能。

1..下列对“秩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

B.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的。

C.秩序基本上是建立在意志的协调一致及和睦的基础之上,通过习俗和宗教产生并改良的。

D.秩序是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一些国家,犯罪行为泛滥,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这说明其社会秩序在形成过程中没有被赋予价值。

B.垄断的暴力手段、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都是维持秩序所必需的,否则社会内部就无法约束行为者的行为和防止内部冲突。

C.社会生活的秩序中个人与群体的利益总是无法达成一致的,因此社会生活秩序只能以群体的目标安排。

D.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以,对以任何形式建立的任何组织都不能予以取缔。

3..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建立良好的秩序的条件。(3分)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内容,完成后边两个小题。(5分)

某旅游景点统计一览表

年份

门票价格(元)

游客量(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2010

25

47

11

2011

30

70

18

2012

35

100

25

2013

40

125

35

2014

70

(前两月)20

(前两月)13

1.用一句话概述该旅游景点前四年的发展情况:(3分)

2.如果按常理预测,该旅游景点2014年的情况可能是:(2分)

 

查看答案

议论文举例论证中有一种“列举法”,即用简短的语句连续举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例证明同一个观点。这样的论证,气势和力度兼而有之。请以“有梦想才会有奇迹”为论点,补写两个事例(100字左右)。(4分)

袁隆平梦见水稻大到可以让人在稻穗下乘凉,怀揣这份梦想,他孜孜以求,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