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少年时...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少年时立志成为萧伯纳那样的优秀剧作家,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心醉神痴。做裁缝的父亲知道后问品特:“你快乐吗?”品特回答:“我非常快乐,而且还在享受读书和写作的过程。”父亲说:“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享受过程本身就是幸福,就是成功。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裁缝,但每当给别人做衣服时,就非常快乐。”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思考?获得怎样的启示?请选择一个合理的角度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享受过程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最终是否达到了目的地,而是这个过程你是否快乐。 ——题记 我是一个热爱美好事物的人,而且我坚信通过旅行我可以得到大自然的最纯粹的美好。 可惜很早以前的我,并没有领悟到旅行的最单纯的意义。 “妈妈,这些照片上的我似乎看上去不太高兴。”我指着原来出去旅行的照片有些不解的问道。这些照片上的我都没有露出什么笑容,反倒很不情愿的样子。“可不是吗,上次我们去爬山,刚爬了一会你就喊累,休息了一会你又问我还要多久才能到。这个问题你都问了几十遍了,后来没办法,我们就……” 是吗?原来的我怎么会把旅行当做一个艰巨的任务呢?要知道,只有心无杂念的旅行才会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 我记得不久以前去过一趟北京,那次的旅行更像是在享受,享受陌生的古城气息,享受国际化的繁华,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的美。 “不到长城非好汉”。当做一场旅行,去吧! 于是,背着旅行包,拿起一瓶矿泉水就上去了。长城的雄伟真的无法言喻,从这我看到了了一个时代的背影。毛泽东那句“望长城内外”的顶天立地的豪迈竟也可以领略到了。这一片一片的古砖古瓦,踩在脚下仍有厚实的感觉。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前进,高山在远处向我呼唤,登高远眺的欣喜已经让我忘却了害怕。 “累了吧,休息一会。”同行的朋友提议。累?说也奇怪,我连续不断地走了这么久,却从未想到要停下前进的脚步。或许是长城另一端的神秘趋使着我吧。然后就像一个探索者,一直走下去,继续自己的旅行。 当然,最后我没能走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毕竟徒步走那么远是不现实的。可我并没有一丝后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快乐。那种释怀的感觉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切身体会到的。 或许,当别人步履匆匆地向前跑时,我不会去追逐别人的脚步。因为,我在乎的结果没有那么举足轻重。我拥有的过程却必须要无与伦比,美轮美奂。 旅行的意义跟你流汗走过的路程无关,跟你心的淡然与否有关。人生,是一场特别的旅行。我们用自己的生命踏实的走过每一寸土地,经历的东西必须很精彩,一定会很灿烂。 只有走到终点的人,才会觉得累。沿途的风景是我们享受过程的最好证明。 享受过程 闲来无事时,我常坐在琴旁弹上几支小曲,听着流水一般的音乐从指间泻出,在空气中一圈圈荡漾开去,余音不绝……“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便是学会享受。”让我明白这一点的,是我的外婆。 小时候,为了培养一点艺术细胞,父母亲送我去学琴,一连几年,风雨无阻。但是我并不喜欢练琴,坚信这“讨人厌的家伙”占据了我的童年,使我丧失了玩耍的机会。练琴时也总是三心二意,使得好好的一首曲子被我弹得面目全非,四分五裂,闻者也悲伤。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外婆也弹琴。面对着琴键,她可不像我那样苦大仇深。她细眯着眼睛,微昂着头,嘴角上翘,还哼着小曲,脸上的皱纹柔软得就像要化开一般。十根不太灵活的指头在琴键上跳来跳去,流淌出一系列的音符,整个人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阳光偷偷地洒进来,更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暖意。那首曲子并不很难,但看着外婆那享受的模样,我竟鬼使神差地觉得练琴是一件有趣的事,自己的心也有些蠢蠢欲动了。 “我这是怎么了?”我问外婆。 “这是你感到了音乐的美妙,音乐的灵魂之所在呀!”她笑着回答。“你看,练琴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它同样也能创造出这种令人沉醉的音符。只要你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你就能享受到这一切,并且拥有快乐。就像你玩耍时那样,不去想别的,只是痛痛快快地把自己交给音乐,快乐在不知不觉时就来到你身边了。多美妙的事情哟!” 语罢,老人又回归她的音乐世界去了,还是那幅享受的模样,还是那些简单的曲目,却足以让她快乐。我安静地听了一个下午,听那些自己已经不屑一顾的“讨厌家伙”,第一次发现它们的声音原来是这样欢快,这样融洽,叫人甜到心里去。啊!这就是外婆所说的快乐吗! 回到家中,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认真练琴,静静地体会音乐中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父母夸奖我,但最让我高兴的还是这享受音乐的过程,远不是一句喜欢就可以包含的。 心情的好坏,事物的成败,不过都是由心态决定。享受过程,便享受了生活! 过程的魅力 结果和过程两兄弟相约去登山。望着耸立于云端的巍峨的山峰,二人都在摩拳擦掌。未等过程说“开始吧!”,结果已经“噌噌噌”蹿起多高。过程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摇了摇头,迈开了第一步。山道真美!嫩绿的野草摆动着腰肢,五色的野花眨动着眼睛,如盖的树冠撑起了巨伞,翩飞的蝴蝶跳起了舞蹈……过程一开始就陶醉了,真的不想移动脚步。而结果呢,并没有被大自然创造的奇迹所吸引,他把目光紧紧盯着峰顶,对他来说,只有登顶,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快点,过程哥哥!还磨蹭什么呢,我们离山顶还早着呢!”性急的结果回头喊了一声,继续往上攀登。 “结果弟弟,你何必那么急躁呢!你瞧,这一路的风景,多么赏心悦目啊!它们不能挽留你欣赏的目光吗?”过程很不理解地望了望结果的背影。 “来不及了!我们的目标在山顶呢,那里美不胜收。你没听古人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吗?”结果仍然目视山顶,马不停蹄。他把小草的轻声问候冷漠在身后,把百花擂台赛的盛景抛弃在一边,他甚至为了走近道不惜踩坏了蚂蚁的家园。 过程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把目光转向了一路的风景。“哗——”一道瀑布从天而降,过程情不自禁地吟出“疑是银河落九天”;“唿——”一只苍鹰直上苍穹,过程忘其所以地惊叹“大鹏展翅九万里”;猛然间一方怪石突兀眼前,过程惊诧莫名地高呼“信造化之尤物也”……过程就这样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侧耳谛听,时而深深呼吸,时而依石冥想,他太兴奋了,他真想高声歌唱,他真想尽情跳舞,他真想变成绕山穿行的一缕风。 而结果呢,依然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向上攀登,终于他喘着粗气爬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山顶。此时,他满眼的都是鲜花,弥耳的全是掌声,他陶醉在登顶的荣耀中。可是,当他面对迟到山顶的过程的提问时,只有一脸倦容与诧异。 “你接受到树木的邀请了吗?”“没有。”“你参加百鸟音乐会了吗?”“没有。”“你欣赏到了大自然雕塑的奇松怪石了吗?”“没有。”“你收到了大山赠送给你的风纱巾了吗?”“没有。”…… 过程和结果两兄弟站在山顶若有所思。 “结果固然令人向往,但是过程更富有魅力。”一个声音从山的那边飘来。 简评:这是一篇颇有创意的文章。作者由题目中的“过程”,联想到与之对应的“结果”,运用拟人的手法,巧妙地编写了一个“过程”与“结果”两兄弟登山的寓言故事,揭示了“结果固然令人向往,但是过程更富有魅力”这一人生哲理。这样的虚写比实写更生动,更新颖,更引人入胜。文章不枝不蔓,语言简洁且不乏文采,显示了作者较强的写作功底。 【解析】 试题分析: 大多数人在做事时只注意结果,不关心过程。殊不知,好的结果固然给人以成功的喜悦,其过程也会给人以身心的愉悦和心灵的抚慰,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也是成功。北京有位高度残疾的学生参加了高考,虽然没有考取,但他尽力了,你能说他不成功吗?有了对过程的关注,目标的魅力就不会因为顺利和坎坷而被冲淡,我们的渴望也不会因为困难和艰辛而受阻塞。我们会以欣赏的目光注视自己创造的风景,抚平创口向前冲。认为过程也是成功,证明了我们更善于追求,更懂得如何生活。 人在旅途,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走不完的坎坷,说不完的感受。岁月如歌,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技制作中的一次次发现,绿荫场上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砺中坚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盈,因此而精彩。 写出生活中的某一过程,或写出与“过程”相关的见解,诉说真情、抒发感受、展开联想、放飞想象……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彭学明

春天的阳光,像一河涨起的春水,载着桃红水绿,满山奔走。于是大地暖和了,湿漉漉的水气从泥土里蒸发出。睡在泥地的阳光,伸出温情蜜意的舌尖,在泥土的胸膛舔啊,舔呀,千次万次,阳光把他的爱情和生命全部奉献。冻了一冬的泥土因此长出感情的草、生命的树和爱情的花朵为阳光回报。那些花朵,本就是为爱情而的,本就是感情泛滥四处开放的,如今有了阳光的温情和抚弄,就更是漫山遍野,吐露芬芳。阳光,一个本领高强的摘花手,让我们羞愧汗颜。

阳光看农人们如何把春天浸泡成一方种子,发芽、抽苗,变成风景。等一切都满含春的情意,绿成诗的意象时,阳光站起身子,到夏天去了。

夏天的阳光,像一匹横空出世的火马,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奔突而,坚硬的蹄声左冲右杀,踏起一路黄尘、青烟。这时的阳光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通红的唇指一如炭火,搁在哪儿哪儿都疼,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诗经》里留下的男人女人,赤脚穿过雨巷,长发湿漉,疑是戴望舒身边移动的丁香。亲切的阳光与他们并肩行走,隔世的话题越拉越长。阳光和人到草地,草地的绿不再柔弱而很坚强。阳光和人到河边,河边的景致不再新鲜而很老陈。夏天的阳光,是水中的阳光,只有水中浸泡时,我们才感到阳光是那样软和、湿润与可爱。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回田田的荷叶,永居水乡,翻动棹歌。

可是秋天要的,秋色会愈愈重地挂在我们的窗棂与屋檐。那阳光会依旧照在一把紫砂茶壶上,照在几串沿墙挂着的红辣椒上,依旧会钻进秋天的林子里又唱又跳,把树叶染得红红、黄黄。阳光走到田里,田里的水稻就会成熟。阳光走到地头,地头的庄稼就会吐香。阳光走到树上,树上的果实就会流蜜。即便是土,阳光也会将之踩出芬芳。抚摸千年不改的芳醇,辛苦一世的人们开始唱歌,没有词,没有曲,就是那么灿烂的几吼,就有滋有味,无限情思。小桥流水,红掌清波,柴门紫烟,都如远行的乡人年年奔跑在秋色民歌。那些牛、羊、猪、狗,则永远都是一群活活泼泼的动词,在民歌下走动,民歌下成长。

当我们把秋天收进仓库以后,我们往往不及给秋天道个好,就不知是谁从遥远的西北派出一夜寒流,让三九隆冬乘坐一地冰霜抵达民间。阳光,不再是守家的乡人每天早出晚归,而是远行的游子肩扛乡愁,留下背影。又冷又疲的日子,我们围着炭火,却总朗不起一颗心事赶走冬天的阴沉,总怀念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好享受。可是阳光,你会回么?你是否独上高台、一脸泪光地打望着我们?

阳光了!阳光穿着布鞋!阳光到他曾经过的地方数他熟悉的村庄、熟悉的景致!那几堵院墙还在么?那几排篱笆还在么?那几株柳树还在么?在咧!那叫二爷我身边坐坐吧,我想听他的二胡!白胡子二爷就拖把二胡在阳光身上坐了,受伤和不受伤的音符在老人和乡间的角角落落走走停停,越走越真。学校的大草坪里,阳光正翻晒着一群看书的孩子和电脑照排的字符,整个草地满门书香。字符们,正排着队,教孩子们认识道路和世界,认识智慧和思想。字符说,这个世界不但充满了善良与美丽,也充满了邪恶与丑陋,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沟与角落,往往生长着肮脏与丑恶,把某些人的良心与道德赶得越越远,我们越越世俗、势利、缺乏斗志、忘记正义,于是我们多么希望有自然的阳光温暖我们皮肉的同时,更有精神的阳光照耀我们的骨髓。

阳光,我们一生一世的亲戚,我们永远需要与你把酒对歌,握手叙情,永远需要你的恩赐与抚慰。

(选自2012年第5期《文苑•经典美文》)

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2.文章对阳光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七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为什么“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那儿园子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请阐释“一个世界”和 “另一个世界”的含义。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文中写自己摇着轮椅到园子里时,为什么写“别人去上班”?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3)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4)是故无贵无贱,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5)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6)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    (苏轼《赤壁赋》)

(7)舞幽壑之潜龙,                               (苏轼《赤壁赋》)

(8)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

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久之,竟不第。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诸所条画,皆切子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升泸州经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孤寡。县中有事,皆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事不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

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世人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释】wěi,如:洧川,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尉氏县。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曾想举荐他,但他却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的前面;很长时间,居然考试不中。

B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很敬重信服他。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是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堂兄

孟诗的有关叙述,为洧南居士作家传。

2.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3分)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以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3分)                                 

(2)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3分)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

A.师不必贤于弟子                    渺渺兮予怀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而今安在哉       

D.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