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第后面的题(5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第后面的题(5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你认为这首词上片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分

                                                                                                                                                            

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3分

                                                                                                                                                                 

 

1.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2分) 示例: 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③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呜叫;“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 2. 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这两句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词语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意情绪。(意思对即可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 上阕写景。开首"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给人以密不透风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一个诉诸视觉:"时时现";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充满了诗情画意。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下阕写散步。江村小景绘好之后,视角则陡然一转,步入画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通过作者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最后两句乃点睛之笔,"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则又更进一层,超出世表。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1.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非能也(游水)              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类)

C.而学于师(以……为耻)          江河(横渡)

D.吾尝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2.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巫医乐师百工            欲人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绝江河          小学大遗

C.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智乃反不能及

D.不如须臾之所学            于其身,则耻师焉

3.找出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2分)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4.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5.翻译(共7分)

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2分)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分)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分)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现代派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其中戴望舒被叶圣陶称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也因此得到“雨巷诗人”的称号。

B.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他的《阿房宫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结尾部分议论,寄托讽喻之意。

C.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带有明显的生态忧患意识和更多的理性思考。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为北宋效力的壮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观察景物并不是单纯地看,而要把自己融到景物里去,把认知和情感也一并融进去,以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进而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

B.历史文化村落的开发要注重规划与建设,按照“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居。

C.西博会作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龙头、招商引资的平台,全面整合杭州的自然、历史、文化、产业等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发展。

D.我们要通过研读世界文学提升自己的修养,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并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当我们的事业遇到前行道路上的障碍时,就算他人有可谴责之处,一味地怨天尤人也是于事无补的。

B.面对他人的不情之请,我们不能无原则地通盘接受,要有自己的主见。

C.成都馆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D.每当上午第五节课的时候,我的肚子里就开始大唱空城计,特别希望放学的音乐快快响起。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朝代,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危胁与侵略。

B.苏洵的《六国论》行文纵横姿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绝铁,语言朴素简劲。

C.杜牧充分发挥了赋的文体的特点,别具匠心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D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大盛于宋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结构上大多分上下两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