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教育家陶行知常用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如你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教育家陶行知常用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人生需要“面包”,这是生命的物质需求;但一味贪婪地追求“面包”而鄙夷“水仙花”,人的精神就会空虚,乃至死亡。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于潜僧绿筠轩》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可见精神的享受有多么重要。

对此,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

 

人最宝贵的是要有点精神 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是要有点精神的,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乏精神,苏武、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岳飞的报国精神,张仪的求学精神……到了近代,中国人各种各样的精神更是层出不穷,伟大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正是有了这些精神,才让我们有了聪明智慧,有了前进的动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谈物质的多了起来,谈精神的少了许多,这也许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或者说特色。历史的经验已表明一个人文精神失落的社会,是不健全不完整的甚至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才好。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是什么?它是维持你生命活力的阳光,如果只有生命而没有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死了,而精神死了,生命的阳光也就灭了。同样,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也便没了灵魂。而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人,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团队,一个没有了精神、没了灵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精神是支撑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源泉。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是这点精神,常常穿透横流的物欲,让我们的眼睛湿润,让我们为之感动。对于当前的青年人来说我觉得更需要有一种“桀骜不驯”的精神,而不是一幅老气横秋的心态。“桀骜不驯”并不是对所有的人和事都不服管束,而是在工作生活中更需要有一点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用创造性的眼光来对待我们的工作,要用尝试的态度来不断的改进我们的工作。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偶尔也会犯一些错误,但我相信这都是走向成功的基石。青年人应该具有一种朝气蓬勃,不断进取的精神,而不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精神。我想这种精神正是每个时代不断进步的根源,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不断的取得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会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向前发展。 精神是支柱,是脊梁,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无尽的、无限的。我们可以忍受贫穷之苦,决不能容忍贫瘠之痛。人如果没有了精神,就没有了生活的目标,就如同行尸走肉,就会生活颓废、毫无斗志。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恰恰就在于其有思想、有信仰、有精神。可以说,精神就犹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行进队伍中的旗帜。所以说,不管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是要有一种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材料作文给了两个材料,可以互相参照比对。从第一个材料 “一味贪婪地追求“面包”而鄙夷“水仙花”,人的精神就会空虚,乃至死亡” 中可以看出,它强调的是精神对人的重要性;从第二个材料“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可见精神的享受有多么重要”中看出,它同样强调精神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在立意时要强调精神对人生的巨大作用。既可以做理论分析,也可以用材料论证。比如,苏轼、司马迁、居里夫人等都可以作为材料使用。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选做5小题)(10分)

1.              ,在地愿为连理枝。              ,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2.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浊兮,    

                                                     (楚辞《渔父》)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6.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24—25题。(6分)

庾楼晓望

(唐)白居易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注] 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

1.诗题和颔联均有“晓”字,请列出诗中其他表示这一时间的若干词语。2分

 

2.此诗三联写景,一联抒情。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交融、衔接自然,也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不够协调。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

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注】①释:僧人,和尚。胠:打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有大志       廓:心胸开阔,旷达

B.庶几而得之       狎:亲近而态度随和

C.二人欢然无所       间:隔阂,嫌隙

D.以天下之乐       适:合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往往伏不出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

B.然喜歌诗以自娱     长句,歌以赠之

C.东济、郓           燕、赵收藏

D.遂欲往游           积土成山,风雨兴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独特,写的对象是秘演,但处处以另一男子石曼卿作陪衬,石曼卿对秘演诗的称颂,他的死使秘演感到痛苦等细节,都写出了两人深挚的交情。

B.本文对人物形象的描摹生动传神,两个“胸中浩然”“廓然有大志”的男子,都嗜酒,但秘演醉后乐在放浪形骸的嬉戏,石曼卿醉后乐在兴会淋漓的歌吟。

C.本文立意高远,通过对秘演、石曼卿均是气节高远的奇男子,却“隐”于草野这一事实的叙述,尖锐地指出了一个压抑和埋没人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D.本文感情真挚,作者虽然已步入仕途,却仍求贤若渴,对以秘演和石曼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笔端没有流有歌颂之意,但更多的是感叹惋惜之情。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6分)

   

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把握生活,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③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⑥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⑦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⑧我的母亲教育我,  A   ;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  B  。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⑨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人民日报》)

1.通读全文,童年生活对莫言小说创作有哪些影响?(4分)

2.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句子,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A

 

 

 

 

 

 

 

 

 

 

 

 

 

 

 

B

 

 

 

 

 

 

 

 

 

 

 

 

 

 

 

3.文章题目为“母亲”,但又很多篇幅写了贝鲁特老太太和爷爷,为什么?(4分)

4.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演讲时说“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请结合这篇文章,说说我为什么想念母亲?(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

论黑与白

姜澄清

中国文人画的择色十分特殊,西方用色,时时在变,从未有千年一色的怪事。而中国选择“水墨”,自唐至今,执守不变,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性的共识,尽管每个画家用墨之法各异,却始终离不开这“黑”的涯限。研究现象诚然重要,而探索“思想”也有价值。数十年,画史研究有潘天寿、俞剑华、郑午昌等的洋洋宏著,近人又有王伯敏推出画史,成绩斐然。而思想史、批评史这类,单篇短札虽时有见于刊物杂志者,长篇专著却付阙如。此或因画家多注重于技巧、风格的传承、兴替,而忽略思想和观念。今之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于经史罕有涉猎,故研究思想史势必难作画外考察。比如,中国画的“空白”,石涛的“一画”,谢赫“气韵生动”,便不易在画内求解。

《老子》中用的最频繁的虚、无、静、默之类,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无不与黑白相通。“大象无形”,“无状之状”“无物之物”的精神是相谐不悖的。这些言论暗示了黑与白的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简言之,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是拥有一切、无所不包的。

中国画最终走入水墨的玄界,其美学精神是早已“规定”了的,民族文化思想的强大驭控力导迫着绘画选择与自身同一“血型”的色种。文人们称书画曰“墨戏”。这“戏”,不是世俗人间的悲欢离合,而是精神的游戏、理性的游戏、“玄”的游戏。他们遨游在玄妙的“空”之灵界,与“道”同体,委实“逍遥”之至。

以黑白构染成像,是中国画用色的鲜明特色。但这“白”,不是颜料所加,而是纸的色。在三棱镜下的色光光谱,白为“100”,而黑为“0”,亦即处于两个极端。我们祖先虽不能以科学手段测得黑白的光度,但在实用上却得此精神。潘天寿先生云:“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又曰:“于黑白之外,又常配以醒目之红色,黑白红相间远从彩陶始,极具古厚之意趣。民族性格使然。”(引自《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潘公凯编)实用既在远古,而理论却构建在汉季。《汉书·艺文志》著录之阴阳五行家著述,凡1300余卷,占其总数的十分之一,仅此可见其流行之盛。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于无意中,竟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加之,其时虽独尊儒术,而黄老之学反大流行,在精神上,处于两极的黑、白最通玄学之门。黑白为阴阳之色征,故后世的太极图,其阴阳鱼即以黑白为色,而“黑”为玄道之象征,“白”又与空无、虚静相通。在诸色中,黑、白最具玄理。

书画的空白前人论述已多,倘不从哲理入手去破译它,徒知以西方美学加以分析,则必不能揭示本土艺术的美学精神。“空白”是“无”,是“寂”。空白展示了在寂无中无限开拓与博大的精神。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8月23日

1.下列关于“中国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人画有千年一色的怪事,比如选择“水墨”,自唐至今始终离不开“黑”的涯限。

B.潘天寿先生说“吾国绘画以黑与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是说一无所有的黑与白,拥有一切,无所不包,具有无边、无际、无限的表现力。

C.以黑白构染成像,是中国画用色的鲜明特色,黑白组合之艺术实用在远古,而理论却构建在汉,潘天寿先生所说“黑白红相间远从彩陶始”可佐证。

D.汉人以阴阳五行解色彩之构成、变化、性质,奠定了我国绘画色彩美学的原理。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中国画在择色方面执守不变的思想渊的单篇短札、长篇专著时见于杂志。

B.“大象无形”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精神是一致的,《老子》中用得最频繁的虚、无、静、默在语义与哲学精神上与“黑”“白”是相通的。

C.研究中国文人画择色特点的思想史很难做画外考察,因为画家在习画的过程中,并不将“读书”放在第一位,他们很少涉猎经史。

D.文人们称书画为“墨戏”。这戏,不只是世俗人间的悲欢离合,而且是精神的、理性的、“玄”的游戏。他们在其中委实“逍遥”之至。

3.中国文人画贵“黑白”两色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