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庐山纪游 【清】査慎行① 甲戌晨起,四山朝气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庐山纪游

【清】査慎行

甲戌晨起,四山朝气排闼送青,爽人心目。寺居万木中间,西南其户。早饭后,东林僧如升告归。老僧眉生伴我行。二里,至芦林,有佛屋,当太乙峰西麓。清泉一笕,葭菼苍苍,令人坐山林发江湖之想。东望五老,南望汉阳、上霄诸峰,突兀趁人。五六里,至万松坪。

铃冈岭在万松坪隔岸,与九叠诸峰相连,趾尽于土目湖。《归宗寺志》推为主山,五老、紫霄皆从此分枝。

午后,留行李于万松僧舍,亟欲往观三叠泉。而此间居僧如麋鹿,不肯为向导。仍强眉生同行。沿涧而行,草树蒙翳。路穷涉水,已复登岸。目之所接,愈入愈奇。孤根耸拔,有石踞其顶,昂首垂耳,张吻而下饮者,犀牛峰也。龙蛇蜿蜒,雷霆砰击者,九叠谷也。自绿水潭而下,怪石凌乱,绝壁俯临,两岸无路。北涯坡,有人迹,可容半足,侧身而上,仅得过。老僧不能从矣。计此去大梁津当不远。忽遇担柴而至者,询以三叠泉路,答云距此尚远。会日已衔山,遂寻旧路返,以告眉生。眉生云自一线天北望三叠泉不过半里,乃知为樵夫所。盖此泉虽见于太白诗,至南宋始著。朱子从南康迁浙东提举,去后方知之,集中《与黄商伯、陈成和诸君书》惓惓以不见新瀑为恨。我何人斯,游览之迹敢祈胜先贤邪

太白《庐山谣》有“屏风九叠云锦张,银河倒挂三石梁”之句。今三叠泉源经九叠谷口,然后垂而为瀑其势遇石凡三跌从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乃诗家形容比拟之词。所谓三石梁者,即三叠泉。后人必欲求其地以实之,矣。元李溉之谓在开先寺西,黎景高言在五老峰上,或云在简寂观,或云在二峰间,桑子木则以为本无石梁,如竹林之幻境。方以智又以为确然有之,众说纷纭,皆非定论。            

【注释】①査慎行:清代诗人,浙江海宁人。②排闼送青:推门送来满眼青葱。③寺:指千佛寺。④笕:引水的长竹管。⑤趁人:逼人。⑥朱子:朱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兀趁人                               突兀:猝然

B北崖                               斗:通“陡”

C乃知为樵夫所                         绐:哄骗

D后人必欲求其地以实之,             凿:穿凿附会om]

2.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按时间和空间顺序,略写从千佛寺出发去往万松坪一路的风景。虽是略写,但也生动形象,且记叙中穿插抒情。

B午后,“我”急欲游览三叠泉,但因万松坪的和尚胆小不肯当向导,只好再竭力请眉生同行。这为后来“我”错过三叠泉留下伏笔。

C离开万松坪后,“我”一路行来,先后经过犀牛峰、九叠谷,可谓路险景奇。这几句写景,作者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D文章引朱熹的《与黄商伯、陈成和诸君书》一文之意和李白《庐山谣》诗,表明“我”虽没见到三叠泉,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3.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3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目之所接,愈入愈奇。孤根耸拔,有石踞其顶,昂首垂耳,张吻而下饮者,犀牛峰也。(4分)

 

(2)我何人斯,游览之迹敢祈胜先贤邪?(3分)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4分)

 

 

1.A 2.D 3.然后垂而为瀑/其势遇石凡三跌/从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对1处得1分) 4.(1)看到的景色是越往里走越见奇妙。独立高耸,有块巨石高踞山顶,(像一个人)昂首垂耳,张口向下饮水(的样子),那是犀牛峰。(接,吻,判断句各1分,准确翻译出“昂首垂耳张吻而下饮”1分)(2)我是什么人,游览的足迹怎敢祈求超过先贤呢?(祈,胜,反问句各1分)(3)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为国者”,被动句,“积威”,“劫”,每点1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突兀:高耸的样子。针对文言实词,考生应注意试卷上不考核对词义的死记硬背,而是着眼于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并且多关注那些文言文中出现频率高的、教材中常涉及的实词。最后要结合语境判断,而非单纯“字典式”释义。方法上应积累典型句,建立储备库;因文定义,结合语境解释;语法分析,依据成分推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D项,引李白诗是为了说明所谓三石梁就是三叠泉,不存在遗憾之说。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首先要浏览四个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段落和句子,然后将选项与原句进行比较。此类题目的误区主要有: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位、曲解实词虚词之意、胡乱推测。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要依循规律。其一语气词必然放于句后,其二发语词必然放于句首,其三固定句式必然不能分开,其四名词、代词在句中不是主语便是宾语,其五文言文的排偶句式,其六顶真修辞。操作时要通读语段,了解大意,先易后难。 考点: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4. 试题分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复习策略上要做到夯实考点基础,做到有备无患。认真梳理文言文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并加强古文阅读,适当强化训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甲戌日早晨起来,四周山上朝气推门而入,送来满目青翠,令人赏心悦目。千佛寺坐落在万树丛中,门朝西南。早饭后,东林寺寺僧如升告辞回去了。老僧眉生伴我同行。走了两里路,到了芦林,有座佛屋,在太乙峰西麓。(只见)清泉一道,芦荻青郁,使人身处山林因而萌发隐居之想。东望五老峰,南望汉阳、上霄等山峰,高耸逼人。(又走了)五六里,到了万松坪。 铃冈岭在万松坪对岸,和九叠等山峰相连,山脚一直连到土目湖。《归宗寺志》推它为庐山的主山,五老峰、紫霄峰都从这里分枝出去。 午后,我把行李留在万松僧舍,急着想去观览三叠泉。可是这里的僧人却像麋鹿般怕人,不肯做向导。(只好)仍旧强迫眉生同行。路的左边有一条涧,出自大月山,就是三叠泉的源头。沿涧而行,草树遮天。路走完了就涉水,然后又上岸。看到的景色是越往里走越见奇妙。独立高耸,有块巨石高踞山顶,(像一个人)昂首垂耳,张口向下饮水(的样子),那是犀牛峰。山涧像龙蛇蜿蜒,如雷霆砰击(作响)的,那是九叠谷。从绿水潭往下走,怪石凌乱,绝壁高耸,两岸无路可走。北崖陡坡,好像有人的踪迹,可容下半只脚,侧身而上,刚刚能过去。老僧(眉生)跟不上了。估计此处离大梁津应该不远了。忽然碰到一个担柴而来的人,我问他到三叠泉怎么走,他说三叠泉离这里还远着呢。碰上这时太阳已快落山,于是(我)沿着老路返回,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眉生。眉生说从一线天向北走到三叠泉不过半里路,这才知道被樵夫骗了。三叠泉虽然早在李白的诗中已经提到,但直到南宋才闻名于世。朱熹从南康军升迁做浙东提举,(他也是)离开后才知道有三叠泉,他文集中《与黄商伯、陈成和诸君书》一文深深以没有见到三叠泉为遗憾。我是什么人,游览的足迹怎敢祈求超过先贤呢? 李白《庐山谣》中有“屏风九叠云锦张,银河倒挂三石梁”的诗句。现在三叠泉源流经九叠谷口,然后下泻成为瀑布,它的水势遭到巨石阻隔,共经历三次跌落,从高而下就像银河挂在石桥上,这是诗人形容比拟的文辞。所谓三石梁,就是三叠泉。后人一定要想找出那个地方来证实它,也真是穿凿附会了。元朝李溉之说泉在开先寺西面,黎景高说泉在五老峰上,又有人说在简寂观(附近),又有人说在(上霄、紫霄)两座山峰之间,桑子木则认为根本没什么石梁,就像竹林的幻境。方以智又认为确实有石梁,众说纷纭,都不是定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而起,起归。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起                   觉:睡醒

B攀援而登,箕踞而       遨:游览

C外与天                 际:边际

D悠悠乎与颢气俱           悠悠:渺远的样子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觉而起,起              后人哀之不鉴之

B.故为之文                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得邑

C.而不知所穷                杳不知所之也

D.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    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被贬谪到永州,戴罪之人,所以忧惧不安。但是有了西山这样一处佳境,让他豁然开朗,又从悲境中走出。

B.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先写游诸山,漫漫而游,但长怀着忧惧的心理,后来游玩西山,则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C.西山给了作者全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让作者达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D.在西山上,作者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这里既是一种喝酒的姿态,也暗含了自己被贬官之后的一种精神上的颓然。

4.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B.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译文: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我向来就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赏景已经开始。

D.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文: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他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他们的尽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衔接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②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③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④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⑤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A③①⑤②④     B⑤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⑤②     D①⑤③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四句诗依次填入选文恰当的位置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a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b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c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d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珍珠似的白沫(闻一多《死水》)

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代人》)

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舒婷《致橡树》)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的眼中总有一个前方,那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乡土情结又常使人们         ,不愿外出闯荡,于是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时常会让他们         ,古往今来多少人因其         而穷困一生。这实在令人叹惋。

A安土重迁   无能为力   深居简出

B安居乐业   一筹莫展   深藏不露

C安居乐业   无能为力   深藏不露

D安土重迁   一筹莫展   深居简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