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1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        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离骚》    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责:责任。

D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诚:确实,实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邑大都

B.屈原放逐,赋《离骚》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     然此可为智者,难为俗人言也

D.近自托于无能                 亦欲以究天人

3.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1.C 2.D 3.D 4.B 5.(1)《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2)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3)粗略地考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统观他们由始至终的过程,考查他们成功、失败、兴起、衰败的规律。 【解析】 1.1】 试题分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中,C项,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①通晓②四通八达;B①于是②却;C①思想观念②说;D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题干中“难为俗人言也”,为,介词,对。A“为” “……为……所”式结构,表被动;B“为”动词;作,写成;C“为”,当作;D为,当介词,“对”。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B项,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发愤”,抒发郁愤;(2)“究”、“通”、“成”是得分点,分别是“探究”,“弄清”、“成就”;(3) 考、稽、纪、句子大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古时候身虽富贵而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著称于世,那就是:西伯姬昌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之处,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使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例如左丘明眼瞎了,孙膑的腿断了,毕竟不能为世所用,(于是)回家著书,抒发心中的郁愤,想留下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不自量力,近来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无用的言辞上,搜集世上散失的文献,粗略地考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统观他们由始至终的过程,考查他们成功、失败、兴起、衰败的规律,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写的创作还没有完成,恰好遭遇这场灾祸,惋惜这创作没有完成,因此接受这极其残酷的刑罚而没有怨恨的神色。如果我真的能写完此书,在名山之中将它珍藏,传到了解我的人和交通发达的大都邑,那么就偿还了我比前受辱的债,即使我受刑被杀一万次,还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每小题3分)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1.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2.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句子形式,在横线处另写一组句子,意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应。(3分)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查看答案

依照示例,从司马迁、屈原、庄子、王羲之、罗素、李白、鲁迅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可以有所增减)(3分)

冰心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仇恨不能把我拉入深渊,童心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困难不能使我消沉,乐观能载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查看答案

几个同学在讨论“说不尽的阿Q”时,从不同的角度简短地说了他们对阿Q的认识:(2分)

  阿Q是个破产的农民。

  阿Q生活在闭塞的旧中国农村。

“精神胜利利法”是阿Q的性格特征。

鲁迅写《阿Q正传》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

  Q 是“愚弱的国民”的典型。

在写短论时,这五句话可以整合为长句表达。你整合的长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   笃:沉重

B.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   恨:怨恨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报告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  辩:同“辨”,分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