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喜李翰①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喜李翰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注释]①李翰散文家。官至左补阙、翰林学士。吴台苏州,苏州有姑苏台。

1.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3分) 

2.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3分) 

 

1.对朋友长久的思念;对朋友孤舟浮海的关切;对朋友多年不见,自越而的惊喜。(3分。每点1分) 2.使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江月人格化(1分),融情于景(1分),表现出朋友到的欣喜、欢悦(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要概括“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就要抓住诗句中的“久别”和“孤舟”这两个关键词。“久别”包含着诗人对别后朋友的长久思念,以及久别将逢的喜悦之情;而“孤舟”则体现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试题分析:赏析类题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这样的:判手法,析表达效果。从手法上来看,这两句都是写景的,因此有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而这两个句子,“催客醉”“向人开”都是人的行为,这就将春风和江月人格化了,赋予了春风和江月人的特点,是拟人的手法;从表达效果来看,景是欢快之景,情也应是欢快之情,表达出朋友到来的欣喜和欢悦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二年卒,年七十五。赐葬祭,谥文安。 

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既至,不碑所           识:认识

B赏花赋诗,礼接优       渥:深厚

C英上疏待罪。不问       宥:宽恕

D二年卒,年七十五       居:过了

2.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

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B.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

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C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

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D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

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上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

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

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

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

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文所学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10分)

1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

2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5)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

高华平

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体形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佛经文本的文体形式及传播方式,影响了中国古代文

体的存在形态并促成新文体的产生。汉传的佛经文献主要由梵文写成,因此中土的佛教徒接受佛经,首先就要面对梵文。梵文为拼音文字,古印度人创立了一种关于梵文拼写规则的理论叫“声明论”。这种“声明论”传入中国以后,即被汉地文人摹拟于佛经的转读,并因此发明了“四声”。陈寅恪指出,正由于佛经传译使印度“声明论”在中土传播,文人们“于是创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而这种注重汉字声律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诗歌创作,便使中国诗歌固有的通过节奏、韵步求和谐的路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以追求文字平仄交替、低昂互节效果的新诗体——“近体诗”或“格律诗”——史书一般称此为“永明体”。“永明体”的出现,是中国诗歌体裁发生的一次根本的变化,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文体原有的发展方向。

此外,在佛教经典文本形式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也由先秦两汉记“街谈巷语”的“谈丛”,变成为一种以故事情节取胜的叙事文学体裁。赞颂、传记体裁,前者转变成了韵散兼行的形式,后者则变成了具有一定传奇色彩的“游记”或“旅行记”。

当然,最能反映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体发生影响的,是从中古时代起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具有模拟佛经文体性质的、宣传经义或世俗故事以吸引信众的新文体、俗文体,重要的如变文、俗赞、偈颂、戏曲等。例如“变文”是“讲唱”的。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变文的,绝对不能在本土的文籍里找到。我们知道,印度的文籍,很早便已使用到韵文散文合组的文体……大约曾经竭力的讲经的时候,模拟这种新的文体,以吸引听众的注意”郑振铎,因此,完全可以说“变文”是佛教经典文体引起中国佛教文士的模拟而新创造的一种俗文体。再如俗赞、偈颂。前者已由原先“褒贬兼施”或“义兼褒贬”《文心雕龙•颂赞》的文体,变成了敦煌文书中的《南宗赞》《太子入山修道赞》和《大藏经》中的《转经道行愿往净土法事赞》《往生礼赞偈》等歌唱偈赞;后者则由佛经中的“应颂”或“重颂”变化而,是类似于中国诗歌的印度品种。而戏曲,更明显是佛经韵散兼行形式的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形式:“完全是由印度传入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体形式方面的这种影响既给中国古代文学贡献出了大量的“俗文体”,也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古代俗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学,正如鲁迅所说,“歌、诗、词、曲原是民间之物”,只是后变成了正统文学的一部分,变成僵尸而走向衰亡了。佛教文献的输入,一方面无疑给这些快枯萎的生命注入了生机;另一方面又在中西天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迸发出新生命的胚芽,形成了很多新的品种。文学随佛教的传播,得以重回民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并重新赢得了广大的受众。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受佛经文献影响而产生的新文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明体是在注重汉字声律的理论基础之上产生的追求文字平仄交替、低昂互节效果的新诗体。

B.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是由佛教经典文本形式演化而产生的一种以故事情节取胜的叙事文学体裁。

C.变文是中国佛教文士模拟佛教经典而新创造的一种用散文讲、用韵文唱的俗文体。

D.戏曲是由韵散兼行形式的佛经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是由印度传入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地文人将传入中国的古代印度的“声明论”摹拟于佛经的转读,并因此发明了“四声”。

B.中古时代起,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宣传经义或世俗故事以吸引信众的新文体、俗文体,这些文体大

多具有模拟佛经文体的性质。

C.赞颂、传记受佛教经典文本形式影响,变成有一定传奇色彩的“游记”“旅行记”。

D.偈颂是由佛经中的“应颂”或“重颂”变化而,其形式类似于中国诗歌,却深深烙下印度的印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明体”的出现改变了中国诗歌固有的通过节奏、韵步求和谐的路径,使中国诗歌体裁发生根本

变化。

B.文章引用陈寅恪、郑振铎、鲁迅的言论说明中国古代文体形式受佛教文献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

C.佛教文献为中国古代文学贡献出了大量的“俗文体”,对中国古代文体形式方面的这种影响极大地

推进了中国古代俗文学的发展。

D.佛教文献的输入引发了中西天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迸发出新生命的胚芽,形成了很多新的品种,

使文学重回民间,赢得广大的受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对话,后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各自要求作文。(50分)

消费者:无论打开报刊、电视还是电脑、手机,我常被各种广告困扰,也常怀念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

广告师:那你不觉得越是好的东西越要广而告之吗?

消费者:但总不能只说好的一面,甚至夸大了说,而不说不好的一面吧。

广告师:对好东西不吝赞美,对不尽理想的东西不过多提及,都在情理之中。

消费者:不管怎么说,广告总有过分包装、煽情之嫌。

广告师:向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宣传一部能伴其行走天涯的车,向一个孤独的孩子宣传一个能24小时听他(她)说话的娃娃,这算过分包装过分煽情吗?其实,只要有人想交易、想表达、想树立,广告就必然存在。

消费者:如果这样说的话,广告的天地真的太广了,有没有广告真不一样,广告与广告也真不一样。

你对上面这段对话中消费者与广告师各自对广告的看法,有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关注商业或公益广告作品,你对广告作品会有怎样的思考、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你对“广告”这种向公众宣传、推销以展现某事物存在价值的现象有着怎样的认识、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微写作(10分)

阅读下面文字,从后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微写作,不超过150字。(10分

校学生会准备围绕“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举行一场辩论会。正方的辩题为“纸质图书优于电子图书”,反方的辩题为“电子图书优于纸质图书”。

①为吸引更多人关注,请为本次辩论会写一段介绍文字,要求富有感力。

请描述辩论会的一段场景,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以辩手的身份选定一方,写一段文字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得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雕不出来

⑴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杨振宁教授跟我闲谈时说:“雕刻人像要雕得比本人的尺寸大,如完全照本人的原尺寸,不但不会逼真,反而会显得小了。熊秉明要为我雕一个像,把我们从几岁开始就在一块儿的感情全雕进去。”他的神气,很是希望这座像能雕成。说这话时,他六十岁左右。

⑵受他这几句话的影响,我想起从前在旧金山,见到孙中山的雕像,那像小得出奇。那是当时的华侨为尊崇孙中山才按照标准的尺寸雕成的。雕成这样小,绝不是故意的,只是不知道雕刻其实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如果像科学似的,丝毫不差地按尺寸雕出就不生动了。我又想起在费城的富兰克林的雕像来。那是富兰克林刚到费城的模样,好像是个穷学生夹着一包书,匆匆赶路的打扮。我站在那座铜像面前,为那风神所吸引,不想走。回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宿舍后,心里还在兴奋,竟不能自已。念及此,我不禁暗暗叫着:“杨振宁这位专讲精确的大科学家,他的雕刻理论也这么精彩!”

⑶后来,我又去拜访杨振宁。劈头一句:“先生,先生替你雕的像,雕好了吗?”教授望着窗外,有些凄然地说:“没有雕出来。”我比他还要期待看到这个雕像,所以就更觉得失望,只好告辞。

⑷前几个月看报,教授自几岁时就要好的朋友熊秉明逝世了。从报上看到熊秉明的作品,是鲁迅的像,原来是铁雕,把鲁迅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神气雕出了几分,至于“俯首甘为孺子牛”则不大看得出来。也许“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对自己的期许,从他本人的相貌上根本看不出来。

⑸我想杨振宁的雕像,熊秉明一定非常努力地雕过,但结果是没有雕出来。怎么把从七八岁到七八十岁七十多年的交情都雕进去?这个目标可能根本不能求之于雕刻。“观古今于须臾”,是东方的辞赋上说的;“刹那即永恒”,是西方诗篇上说的。也许熊秉明还达不到这个境界,况且即令可致,亦不可求。也许不知操过多少次刀,弯过多少次铁杆,也许人像都已成形了,但自己左看右看,均不满意,就告诉教授说:“我雕不出来,也决意不雕了。”其实,岂止雕刻如此,艺术创作皆如此,最深切最深厚最珍贵的也许均不可求。

⑹想起了我与教授初识的情形。

⑺杨、李获得诺贝尔奖前夕,我在宾大正念书,忽闻杨振宁来演讲。我约了同学斯乃德。这个同学是电机系的,还不知道杨。刚在厅内坐下,斯乃德望着讲台上惊讶地说:“啊!这位博士可真漂亮呀,为何不到好莱坞走走,一定立时被星探发现。”我以为他开玩笑,但他的确是严肃而诚实的。

教授确实漂亮,那两道目光如闪烁的星光。斯乃德仍在惋惜:“可惜呀可惜,你看,只是呀他太用功了,背有一点点驼了。”

⑼三十多年以后,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发展电子系,杨振宁来了。我介绍这位贵宾时说: “诸位同仁,我初次见教授时,觉得他像电影明星。二三十年后,现在大家看,他依然像电影明星!现在改行,犹未为晚!”我同学当年说的是实话,我引他的话,也是实话。

⑽二○○二年,台湾出了一本《杨振宁传》。我打开来看,图片几乎都是杨教授提供的,第五十六页是教授小时候的照片,他的父亲在后面题了字:“振宁似有异禀,吾欲字以伯瓌……”下面有著者的说明:吾欲字以伯“怀”。

⑾为谨慎起见,我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杨振宁的‘字’,可能是‘伯怀’吗?”妻子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一定是伯‘瓌’。”她接着又说:“‘瓌’这个字通瑰奇的‘瑰’,多出现在赋里面。比如曹子建的《洛神赋》有‘瓌姿艳逸,仪静体闲’的句子。从外在看是美丰仪,从内在看自然是异禀了。‘伯’是长子,父亲在端详十二岁长子的相片,愈看愈心动,而‘欲字以伯瓌’,其期许多深啊!”

⑿有些像,雕不出来,也许不是坏事;有些传,写不出来,也许也不是坏事。

(取材于陈之藩《雕不出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标题“雕不出来”,尽管用语通俗,却内涵丰富,既关乎艺术,又关乎人生。

B.首段提到杨教授对为自己塑像一事的期待,为后文写他的凄然和我的失望铺垫。

C.熊秉明未能雕出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是出于他擅长的铁雕的局限。

D.“观古今于须臾”“刹那即永恒”意在表现作者的审美观和对雕塑家的最高要求。

E.文中多处引用了人物的对话,给人较强的现场感,令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根据文意,概括第⑵“他的雕刻理论”指什么。(4分)

3.全文来看,作者在第⑺⑻两段记叙“我与杨教授初识的情形”有何作用?(5分)

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有些像,雕不出来,也许不是坏事;有些传,写不出来,也许也不是坏事”。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