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父台,太山太守。彬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父台,太山太守。彬有经国大度,而不拘行检。少便弓马,好游猎,身长八尺,走及奔鹿,强力兼人。晚乃敦悦经史,尤明《易经》,随师受业,还家教授,恒数百人。初为郡门下掾,转主簿。刺史王沈集诸参佐,盛论距吴之策,以问九郡吏。彬与谯郡主簿张恽俱陈吴有可兼之势,沈善其对。又使彬难言吴未可伐者,而辞理皆屈。还迁功曹,举孝廉,州辟主簿,累迁别驾。 

彬忠肃公亮,尽规匡救。又奉使诣相府计事,于时僚佐皆当世英彦,见彬莫不钦悦,称之于文帝,荐为掾属。帝以问其参军孔颢,颢忌其能,良久不答。陈骞在坐,敛板而称曰:“彬之为人,胜骞甚远。”帝笑曰:“但能如卿,固未易得,何论于胜。”因辟彬为铠曹属。帝问曰:“卿何以致辟?”对曰:“修业陋巷,观古人之遗迹,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他日,谓孔颢曰:“近见唐彬,卿受蔽贤之责矣。”  

初,邓艾之诛也,文帝以艾久在陇右,素得士心,一旦夷灭,恐边情搔动,使彬密察之。彬还,白帝曰:“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虽长史司马,参佐牙门,答对失指,辄见骂辱。处身无礼,大失人心。又好施行事役,数劳众力。陇右甚患苦之,喜闻其祸,不肯为用。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内外,愿无以为虑。”   

俄除尚书水部郎。泰始初,赐爵关内侯。出补邺令,彬道德齐礼,期月化成。迁弋阳太守,明设禁防,百姓安之。以母丧去官。益州东接吴寇,监军位缺,朝议用武陵太守杨宗及彬。武帝以问散骑常侍文立,立曰:“宗、彬俱不可失。然彬多财欲,而宗好酒,惟陛下裁之。”帝曰:“财欲可足,酒者难改。”遂用彬。寻又诏彬监巴东诸军事,加广武将军。上征吴之策,甚合帝意。

                                                    (选自《晋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尤《易经》          明:懂得

B.颢其能              忌:忌妒

C.恐边情            搔:通“骚”

D.能负才              矜:怜惜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彬“有经国大度”的一组是(3分)        

①晚乃敦悦经史  ②陈吴有可兼之势  ③又奉使诣相府计事,于时僚佐皆当世英彦,见彬莫不钦悦  ④彬之为人,胜骞甚远  ⑤又好施行事役  ⑥明设禁防,百姓安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彬少年时就练习射箭骑马,喜好游猎;后努力读书,学识出众。唐彬担任主簿时,向九郡官吏提问抵御吴国的对策。 

B.唐彬奉命去相府商议事情,当时的名人才子都十分钦佩喜欢他,但也有人嫉妒他。陈骞对唐彬的称赞,使得皇帝征召唐彬。 

C.唐彬被文帝派去暗中察访,唐彬把自己察访的情况报告给文帝,认为邓艾在陇右不得人心,除去他,不会造成大乱。 

D.唐彬因为母亲的丧事辞官,后朝廷议论从杨宗和唐彬两人中选一个去担任益州监军,但两人各有缺点,武帝认为唐彬去更合适一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彬与谯郡主簿张恽俱陈吴有可兼之势,沈善其对。(5分)

(2)他日,谓孔颢曰:“近见唐彬,卿受蔽贤之责矣。”(5分)

 

1.D 2.C 3.A 4.(1)唐彬与谯郡主簿张恽都陈述吴国可以被兼并的形势,王沈赞赏他们的回答。 (2)过了些天,文帝对孔颢说:“今日见到唐彬,你有埋没贤人的过错呀。”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只有在具体的语句中其义项才是唯一的,所以理解文言实词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句意加以理解。矜:自夸,自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要做到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阅读时要注意: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①说的是唐彬的读书情况,④说的是陈蹇认为唐彬的为人远胜于他,⑤说的是邓艾喜欢施行劳役。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要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向九郡官吏提问抵御吴国的对策”的是刺史王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俱”“陈”“可兼之势”“善”和句意各1分。(2)“他日”“蔽贤”“卿”“责”和句意各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元上都:一个消逝的文明

位于首都北京正北180千米的内蒙古正蓝旗金莲川草原上的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大一统王朝元朝的第一个首都。这个与北京同在东经116度上的“草原古都”,曾在世界和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距今740多年前,这里被称为“世界的心脏”。1260年,志得意满的忽必烈在此称帝,并定都在此。于是,矗立于茫茫草原上的都城,逐渐成为了一座奇异之城,吸引着万邦来朝。4年之后,忽必烈再次授意,按照元上都的模样,开建元大都——这就是北京城700年前的模板。但令忽必烈没有预料到的是,100多年后的1385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攻克了元上都,焚毁了所有宫阙……从此再没有恢复,而元上都也逐渐消失。因为辉煌的时刻太过灿烂,骤然消失过后,它成为了地球上所有人猜测不已的一个谜。

2009年以,考古工作者在元上都遗址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古挖掘。通过考古发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元上都遗址,不仅保存着宫城、皇城、外城、关厢、街道等元代城市遗址,而且保存着中轴线和棋盘街的城市布局。元上都外城西部通过考古钻探发现了500多座房址、8条大型道路及众多支道。城墙、瓮城、城门及大型建筑基址基本保存完好,地表清晰可见街道、房址及宫城遗迹。由于它建在地势开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高大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宫殿基址,构成了草原地带深邃悠远、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   

元上都遗址的人类文明价值难以估量。作为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沿用历史最久、保存格局最完整的遗存,元上都遗址为蒙元帝国这一疆土空前辽阔的消逝了的王朝提供了特殊见证。 

2012年6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致通过,元上都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0个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曾经在7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再度得到世人的关注。   

元上都是由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于1256年命人所建,历时3年完工,初名开平府,后几经改扩建。1260年,忽必烈在此称汗,将其作为临时都城;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正式定其为元朝都城。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上都城和大都城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经历十一帝,108年。一直到元朝末年,元上都始终是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元朝的十一位皇帝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在元上都处理国事、接受外国使节和蒙古宗王的朝觐。这十一位皇帝中有六位的登基大典是在元上都举行。这一时期的元朝疆域辽阔、国力空前强盛,开创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游牧民族史的新纪元。 

元上都作为元朝的开国都城,接纳的最早一批定居于此的蒙古族牧民,就是忽必烈和他的“金莲川幕府”幕僚。忽必烈筑城屯田,改变了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俗。忽必烈时期的“那达慕”、“敖包祭祀”等蒙元遗风保留至今。元朝的皇帝,春分时离开元大都北上元上都,到秋分的时候,他们再南下离开。除了处理政务,他们可以在元上都尽情地狩猎行乐,并举办蒙古风格的传统盛会和祭祀。1358年,元上都被农民起义军攻陷后焚毁,10年后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大一统的局面。从此元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座沉睡在草原上的文化遗址。 

1.下列有关元上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元朝的第一个首都,开始时被称为开平府,忽必烈称汗时改名为元上都。

B.元上都在公元7世纪前就闻名于世,从考古发掘中发现元上都有中轴线和棋盘街的城市布局。   

C.元上都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其接纳的最早一批定居于此的蒙古族牧民是忽必烈和他的幕僚。  

D.元上都在公元1358年被攻陷焚毁,从这年开始,作为元朝标志性城市的元上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元上都对蒙元王朝说意义非凡,元朝11位皇帝中有6位在此举行登基仪式,筑城屯田改变了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习俗。 

B.元上都遗址是元代都城系列中保存格局最完整的遗存,其人类文明价值高,2012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元上都一直是个谜,令世人难解,即便是通过考古挖掘,人们也不清楚元上都的特点,对此还需要得到更多相关资料才能了解。   

D.元大都建成后元上都依然重要,元朝皇帝每年都有近半年的时间在元上都处理政务、狩猎以及举办蒙古风格的传统活动。 

3.根椐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元上都是在公元1256年由忽必烈命人所建,1260年,忽必烈在此称汗,几年后命人在现在的北京建造元大都。

B.考古工作者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挖掘,这个遗址为蒙元帝国这一消逝了的王朝提供了特殊见证。  

C.元上都与北京同在东经116度上,其建筑风格又影响了元大都的建筑布局,所以元上都遗址的人类文明价值难以估量。 

D.元上都一直是元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700多年前,这里被称为“世界的心脏”。这一时期元朝国力空前强盛,开创了游牧民族史的新纪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伊万四世是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之一,他曾斥巨资制作了一顶世上最漂亮、最昂贵的皇冠,总共用去了3斤黄金、100颗钻石、136颗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绿宝石。据说,当时30匹战马才能换得这顶皇冠上的一颗绿宝石。

一次,一位来自英国的外交官访问俄罗斯,伊万四世就戴着那顶沉甸甸的皇冠向他炫耀。外交官问道:“皇冠戴在头上,陛下能看得见它的漂亮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服装品牌状况示意图”,完成相关内容。(6分)

从“流行效力”看,精品品牌是一条 (不超过8个字),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流行效力持久;仿冒品牌效力直线 (不超过15个字》;流行品牌是圆滑的弧线,  (不超过25个字)。

满分5 manfen5.com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病毒一开始只是在局部范围内暴发,构不成全球威胁。当  ,人们才开始投入人力和物力,展开研究。美国将感染的医生接回国内,等于     。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控制方法。目前在制备疫苗中可能会出现了一些困难,但   ,我们大可不必担心。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下,有人觉得反腐太严,感叹“官不聊生”。有这些想法的人的出发点是错误的。                                                                  。这个典故包含着深刻的兴衰治乱之理。

①他却认为,秦以无道,政苛民怨,高祖因之,可以弘济

②诸葛亮治蜀时,颇尚严峻,人多怨叹

③知古可以鉴今

④而如今“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⑤有人劝他学习汉高祖约法三章,“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⑥所以,应当“威之以法,限之以爵”

A.②⑤①④⑥③     B.②①⑤③⑥④

C.③②⑤①④⑥     D.③②①⑤⑥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