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1.诗题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可以看出古代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2分)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重阳节(1分);登高、喝(菊花)酒、赏菊(簪菊花)等习俗。(只答一个不得分,答2个以上得1分) 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1分)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1分)诗句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纷飞战火的长安故园,残垣断壁间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2分)(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 试题分析:诗人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第一步)登高有望远思人的意义,诗中“故园”,表明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写于长安被陷之时,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第二步)“遥怜”直抒胸臆,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壁残垣间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第三步)从而形象的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第四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2)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

(3)相与枕藉乎舟中,                       。(苏轼《赤壁赋》)

(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5)                       ,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

(6)                       ,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7)郡邑浮前浦,                       。(王维《汉江临眺》)

(8)                       ,一川碎石大如斗。(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15分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顷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益厚。及称帝,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

晋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寇,延徽之力也。                      《资治通鉴·后梁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颇知属文               属文:写文章

B思母,欲告归            告归:告假回家

C累迁至中书令            累迁:多次升迁

D延徽寓书于晋王         寓书:呈奏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契丹主待益厚               夫晋,何厌

B使牧马                   以其无礼

C筑城郭,立市里,处汉人    此知之,故欲往

D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     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延徽本来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并发配去放马。

B述律后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延徽在契丹国逐渐被重用,并发挥作用。

C延徽从契丹逃回后,向朋友王德明表达了重返契丹的想法,朋友表示支持。

D延徽大行不顾细谨,失小节而成大德,在复杂的形势下,灵活地处理了民族间的关系。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3分)

(2)拊其背曰:“向者何往?” (3分)

 

查看答案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以其无礼于晋                 B.夫晋,何厌之有

C.而君幸于赵王                 D.求人可使报秦者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只含有一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三餐而反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唯大王与君臣孰计议之

C.建德若偷                           共其乏困

D.幼而不孙弟                         拜送书于庭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              固:坚守

   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而不改              过:犯错误

B.夜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王无岁              罪:归罪

   之以桑              树:种植

C.榆枋而止            抢:触、碰

一官              效:胜任

   举世非之而不加      沮:沮丧

D.贷且成              善:善于

   云气,负青天        绝:渡过

   其西封              肆:肆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