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苏轼写的一首词,请判别它的词牌名(3分)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

下面是苏轼写的一首词,请判别它的词牌名(3分)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A虞美人    B念奴娇    C沁园春     D永遇乐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与辨识能力。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名即固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即说词牌名定了,就有了一定的框架,故写词也叫填词。有的词牌取词中的几个字为词牌名。判断时,可综合起来考虑。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 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由此很容易得出A。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B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好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国庆节本市同学聚会,欢迎光临,你的到来定会使寒舍蓬荜生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 ______________。

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清淡   操刀   心照不宣     B清新   主笔   不约而同

C清淡   主笔   心照不宣     D清新   操刀   不约而同

2.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                   ②而没有了“魂”

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④缺乏生气和美感 

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

A④⑤①②③                  B⑤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⑤④                  D⑤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雨下

阿兰(法)

我们现实的不幸已经够多的了可偏偏还有人用想象去增添不幸你每天至少能碰到一个抱怨他职业的人而他的诉苦总能打动人因为对于任何事我们总能挑出毛病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你是教师你说你教的一帮青年学生粗鲁野蛮多么都不懂又对什么都不敢兴趣你是工程师你陷没在文件图表的汪洋大海里你是律师你出庭时法官不听你的辩护词一味打瞌睡消化胃里的食物我相信你们说的都是事实这类事情必定是真的才经常被人说到如果说除此之外你有胃病或者你的皮鞋进水我就更能理解你了这些事情足以使人诅咒人生咒骂别人甚至上帝—假如你相信上帝存在。

但是请你注意这样抱怨下去将没个完而忧愁更会引起忧愁因为如果你这样帮员命运你就增加了自己的不幸你事先剥夺任何使你轻松发笑的希望你的胃病只会因此加剧假如你有个朋友总是怨天尤人你必定会努力劝导他让他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世界那你为什么不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呢我认为人们应该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友好一切取决于人们最初采取的态度一为古人说过任何事情都有两端选择会割破手的那一端不是聪明人的做法要紧的是为自己辩护而不是跟自己作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出色的辩护才能,只要我们愿意朝这个方向走,我们总能找到使自己高兴的理由。我经常观察到,人们因为一时说漏了嘴或出于礼貌抱怨自己的职业。如果引导他们讲他们正在做的和和正在发明的事情,而不是去讲他们正在承受的事情,他们就会变成兴高采烈的诗人。

天上下着小雨时你正在街上,你把雨伞打开就够了,犯不着去说:“真见鬼,又下雨了!”你这样说,对于雨滴、对于云和风都不起作用。你倒不如说:“多好的一场雨啊!”我同意你说的,这句话对雨滴同样不起作用,但是它对你自己有好处,你于是抖一下身子,从而使全身发热。因为最微小的愉快动作也会产生这种效果。这样,你就不必担心自己会因为淋雨而感冒。

对待别人也可以像对待雨一样。你说这可不容易,我说不然,这比对待下雨容易。因为你的微笑对待雨水不起作用,对于别人却能起到很大作用。仅仅由于他们效法你的微笑,这就使他们变得不那么忧郁,不那么讨厌。此外,如果你设身处地为他们想,你就不难原谅他们。马可·奥勒利乌斯每天早晨说:“今天我要见到一个追慕虚荣者,一个说谎者,一个处事不公者,一个讨厌的饶舌者。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无知。”

1.根据前三段,概括面对不幸人们应该持有的态度。(6分)

2.文章第四段是如何譬喻说理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

3.末段划线句的含意是什么?引用马可·奥勒利乌斯的话,有何用意?(6)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于是之

陈丹青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算没拆,模样,也还大致没变。前年去看了场话剧《阮玲玉》,出台的都是目下演剧界的新腕儿,倒也演得卖力。

但是不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所以更不见佳。一句话:话剧腔。

这才想到二十年前看《茶馆》。我连着三夜看了三场,那后两回的戏票全是我站在台阶沿愣靠等退票等来的。

头场其实是看昏了,此后两天丧魂落魄,天黑了就往人艺小广场人堆里扎,词儿是早学顺溜了:富裕票!有富裕票没有?得,头排中座。仰头看,蓝天野郑榕于是之这几位爷在聚光灯下连耳梢脖梗的细皱纹都叫我瞧得清清楚楚。临了“王掌柜”撒纸圈儿,还有那么几片掠到我脸上身上,触电似的。谢幕时众演员离我那叫近的,真想蹿上去抓一把,可于是之一脸的不动声色,俩手软软地虚拍拍,鞠躬到地,台底下那可是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多少年后《茶馆》告别演出,据说谢幕时二楼有位小姑娘冲着台上大叫:永别啦,王掌柜!

是了。别说“永别”演出,二十年前那三天热昏,我就老在想,得赶紧看,以后这帮老将退了,就看不到这阵势了。怎么办呢,我年轻,年轻人心里被一件事给烧的,就非得有所举动,我就给于是之同志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则我记得很短:于老师,您好,我连看三场《茶馆》,太棒了!你们这代活宝(我真用了“活宝”这俩字)要是不演了,就再没得好戏看!

那时的市内邮票四分钱一枚。信寄出,我睡踏实了。只是往后好些天走进走出的,我总有意无意松开臂肘,手掌略略向外虚张着,虚晃着,学那“王掌柜”茶座间走动照应的小动作:人忙惯了,就是那架势,江南上了岁数的勤快跑堂也一样,嘿,到了舞台上给于是之这么不起眼地撩几下子,绝了!

几天后,于老先生的回信居然搁在门房口。我没要他回信的意思呀,大概是看在美院的信封吧。字迹清秀老实,纸是那种练习本子扯下来的,写满一张。我飞快读过,却有点失望:他说,他的表演离焦菊隐导演的要求,离老舍同志的剧本,都还差得远,还要努力云。大师回信,大师谦逊,诚然感动,但这和开会发言“创作谈”的老套有啥两样?我以为在他信中会看到他那右手晃晃撩撩的意思的。

开春,于是之竟给杨先让先生请来美院开讲座,我又看见他了!那天于先生说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实话说,也有点儿失望。好像是怎样的体验生活,体验生活怎样要紧。他真的以为自己的表演对不住老前辈么?他真的以为体验了“生活”他才能演成那样儿么?看来是真的谦逊,真的相信。可是别人为什么不如他?“文革”中,我看过批判赵丹的资料,赵丹大大咧咧说:体验生活?我演工像工,演农像农!我可没当过工人和农民!——于先生开过茶馆当过掌柜么?他见是一定见过,可是当年泡茶馆的爷们儿多的是,他演来出神入化,因为他是“于是之”!我连看三场凭什么?还不是冲着他!

翌年我出国去。读到一篇于是之写的短稿,心中大喜,真是说得好。他说,他每次出台前就对自己念叨着:往坏里演吧,往坏里演。豁出去,反而演好了。又说王掌柜决定寻死刻意安顿家人的第三幕,导演要求送别鞠躬后要有眼泪流下来,所以每次王掌柜流下泪来那一瞬,于是之就在心里暗自嘀咕:得,这回没演砸,这回没演砸。

他终于说了出来:那才是他实实在在的“生活”,他在舞台上“体验”的是他自己,对得住他的戏。在台下,他像大部分那几代艺术家,诚心诚意,自然而然活在同一的思路话语中,“体验”着,“生活”着。可是上得戏台,他就分明晓得“往坏里演”,一边流泪,一边庆幸“没演砸”——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他其实既不是老舍笔下的王掌柜,也不是焦导演旗下的好演员,他是谁呢?在台上,他谁也不是,就是他于是之。

                                                            选自《多余的素材》

1.文中开头写观看话剧《阮玲玉》,有何种作用?(4分钟)

2.第四段结尾“永别啦,王掌柜!”表达观众哪些感情?(4分)

3.依据文章四至八段,简要分析于是之的形象特点。(6分)

4.请谈谈你对文章末段划线句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