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 别 范 云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注】范云:字彦龙,南朝齐梁间诗人。

1.题为“送别”,从诗文可知,是               。(1分)

2.试从情景关系及艺术手法角度赏析首句“东风柳线长”的妙处。(4分)

                                                                             

3.本诗的情感表达丰富有致,请作具体分析。(5分)

 

 

1.妾(女子), 郎 (全对得1分,有错不得分) 2.东风和煦,柳丝飘拂,和暖的春景反衬离别之情,使离愁更浓。(2分)“柳”,留也。“柳线长”,谐音双关,表现出对郎离去的不舍之情,含蓄蕴藉。(2分)(2点4分) 3.“泪千行”等细节表达离别的愁苦之深;“但恐鬓将霜”传达出时光易逝、红颜易老的慨叹;“早归航”表达了对郎早日归来的期盼之情。(1点1分,2点3分,3点得5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只要根据“送郎上河梁”、“妾泪已千行。”这两句就可以看出应是妾送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东风柳线长”一句开篇写景,可以看出是春季的景色,古人分别时,喜欢赠送给对方“柳枝”,寓意深刻,“柳”为“留”的谐音,意即舍不得对方离开自己,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抓住叙写感情的相关语句,如“泪千行”、“但恐鬓将霜”、“早归航”等句子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以樟,字公狄,清范人。以樟负异才,八岁读书家塾中,值璧裂,作《璧裂歌》云“璧猛裂,龙惊出。”见者大奇之。崇祯己卯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命试骑射,进士皆书生,夙不习,以樟独跃马弯弓,矢三发,皆应弦破,观者叹异。

中原贼起十余年,所在茶毒,督抚英能办,率倡抚议,苟且幸无事,盗且服且叛。而河南比年大旱蝗,人相食,民益蜂起为盗。人为以樟,佥都御史史可法其有世略,独劝之行。抵任,探知境内贼凡三十六窟。于是练乡勇,修城堡,严保甲;募死士,入贼巢,伺贼出入。尝夜半驰雪中,帅健儿密捣贼垒,贼惊侠,擒其渠,毁巢归。居半载,境内贼悉平。

调商丘,时李自成犯开封,不能破,乃东攻归德①。以樟婴城血战三日夜,城陷。以樟被重创,仆乱尸中,死复苏,商民救之出,奔淮上,被逮谳请室②。贼入潼关,复渡河东犯,京师震动。以樟从狱中上疏:“请皇太子抚军南京,辅以重臣,便宜从事,系人心。倡召豪杰义旅,大起勤王兵。”疏上,执政尼之。

迨出狱,而都城陷。福王立,以樟自德州、临清南下,与各郡邑丈武史及诸豪士故献血盟,人皆感愤流涕,受约未待命。渡淮见可法,因建议:“山东、河北为江南藩蔽,若无山东、河北,是无中原、江北,无中原、江北,区区江南。也能自守耶?今宜于河南北、山东,设三大镇,仿唐节度使、宋经制招讨使之制,以大臣文武兼资者为之。”又言:“北方人心向顺,宜及时抚我用。否则忠者不能支,黠者反戈相向矣。”前后奏记百数十。而马士英专政,鬻官爵,用逆党阮大铖为兵部尚书,竞立门户,斤忠谠之士,君臣日夜酣乐。左良玉、刘泽清等各拥兵跋扈,莫能制。以樟知事不可为,愤郁成疾,辞去。可法仍举以樟为兵都职方司主事。

未几,扬州破,可法死,南都相绝清。以樟遂遁迹宝应之葭湖,买田数十亩,躬耕自给。清初,召用胜国诸巨,以樟年才三十七,朝贵致书劝驾,不应。自筑忍冬轩,四方之士,若阎尔梅、王定、僧松隐暨其乡人王世德父于,时时以樟剧饮,慷慨激昂,继以涕泣。康熙四年七月十五日,端坐作论学数百言,掷笔而卒。年五十八。

【注】①归德商丘别称。   ②请室清洗罪过之室。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矢三发,皆应弦破           确实

B人为以樟                   危险。

C而马士英专政,鬻官爵       出卖

D时时以樟剧饮               指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佥都御史史可法其有经世略       ②举予人,如弃草芥

B①擒其渠,毁巢                 ②非能水也,绝江河

C①以樟从狱中上疏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D①立及时抚我用                   ②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以樟文武双全。小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引起关注;中进士后,更以其漂亮的骑射功夫令人叹服。

B在商丘做官时,梁以樟与李自成所部血战三天三夜,最后城池陷落。他也身负重伤,虽死里逃生,却被定罪下狱。

C梁以樟出狱后,向权臣马士英提了很多建议。而当时阮大铖排斥忠良,左良玉等大将拥兵自重,梁以樟忧愤成疾,辞官而去。

D明亡后,梁以樟隐居于宝应的葭湖,亲自耕种以自给。清朝初年,朝廷下诏征用明朝遗臣,梁以樟没有应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请皇太子抚军南京,辅以重臣,假便宜从事,系人心。(3分)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3分)

 

(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4分)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   A   (人名)写祭文《芙蓉女儿诔》;《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言于刘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    B   (人名);七斤嫂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作品     C    (篇名)的人物。(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古代文人即有为商家写春联者,鼎鼎大名的明代才子唐伯虎便是其中一位。旧历年底,香港天地图书公司营业经理刘文良先生恭请我撰一春联,“要有‘天地读书’等字眼在内。”在下就为他拟了一副力求通俗的对联:“每天读好书,         ”我的联作本甚平庸,平仄亦不规范,之所以敢拟,不过抛砖引玉罢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鼎鼎大名       B恭请      C在下     D抛砖引玉

2.下列为“每天读好书”所对下联,最符合文中要求的一项是(   )(3分)

A图书富百域    B囊括八方地     C天地称一统     D此地有良伴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但是,这却不影响它会建构一个信仰中心。

②儒教信仰缺乏宗教化的制度支撑,却制约于国家设置的宗教制度。

③这一信仰中心,它能够囊括所有中国人的信仰。

④这个信仰中心近似于“帝国隐喻”。

⑤所以,以儒教为主流的中国信仰,也同样缺乏严格的制度宗教中心。

⑥也就是说,传统中国缺失了一个制度化的宗教中心,却存在一个表达“帝国隐喻”功能的信仰中心。

A.③⑥⑤①④②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⑤①③⑥④     D.③④⑥①②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_______的海洋与广袤的陆地为中国提供了对外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②由于担心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投资者变得非常谨慎,这成为A股市场短期内反复________的主要原因。

③兴化市政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调研,并_______进一步巩固扩大活动成果的意见建议,全面推进教育实践落实工作。

A①辽阔 ②震荡 ③收集      B①寥廓 ②振荡 ③收集

C①辽阔 ②震荡 ③搜集      D①寥廓 ②震荡 ③搜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