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三 下 枪 声 海明威 尼克正在帐篷里脱衣服。他...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海明威

尼克正在帐篷里脱衣服。他看见火光在帐幕上投下他父亲和乔治叔叔的影子,不由感到好生不安和羞愧,尽快脱下衣服,整整齐齐叠好。他感到羞愧的是因为脱衣服竟使他想起上一晚的事。整天来他都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他父亲和叔叔吃过晚饭就走了,带着盏手提灯过湖去钓鱼。他们撑开小船之前,他父亲吩咐他,他们不在时,万一出了什么紧急情况,他只要开三下枪,他们就会马上回来。尼克从湖边穿过林子回到营地。他听得见暗处的船桨声。他父亲在划桨,他叔叔坐在船尾拉饵钓鱼。他父亲把小船撑开时,他叔叔已经拿着钓竿预先坐好了。尼克留神听他们在湖面上的动静,直到再也听不见桨声才罢。

尼克穿过林子走回去,路上倒害怕了起来。在夜间他对林子总不免有点害怕。他掀开帐篷门帘,脱了衣服,摸黑悄悄钻进毯子里躺着。帐篷外的篝火烧剩一堆木炭了。尼克躺着一动不动,想法入睡。到处都没动静。尼克感到只要自己听得见一声狐狸叫,或是猫头鹰啼啊什么的,他就放心了。到目前为止还没什么明确的东西让他害怕过呢。可是眼下他却大大害怕了起来。蓦地他怕死了。

才两三个礼拜前,他们在本地教堂里,刚唱过一首赞美诗,“生命总有一天会断送”。他们唱这首赞美诗时尼克明白了自己总有一天必定会死。这使他感到非常难受。这是他头一回明白自己迟早难逃一死。

那天晚上,他坐在过道夜明灯下看《鲁滨逊漂流记》,想借此忘却生命总有一天会断送这一事实。保姆看见他在过道上,吓唬他说要是他不去睡觉,就要去告诉他父亲了。他进房去睡了,但等保姆一进房,他又出来,在过道夜明灯下看书,看到天亮。

昨晚他在帐篷里就有过同样的恐惧。他只是到了晚上才有这种恐惧。开头倒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体会。但总是面临着恐惧,而且一旦开了头,一下子就害怕起来了。他心里真吓了,马上拿起枪,把枪口从帐篷前面伸出去,开了三枪。枪杆朝他反冲得够呛。他听见枪子在林间摧枯拉朽,一掠而过。他开了枪就放心了

他躺下来等他父亲回来,他父亲和叔叔在湖对面还没吹灭手提灯,他就已经睡着了。

“那混小子,”他们往回划时,乔治叔叔说,“你干吗吩咐他叫咱们回去啊?他没准儿是大惊小怪罢了。”

乔治叔叔是他父亲的弟弟,一个钓鱼迷。

“啊,得了。他还小呢。”他父亲说。

“凭什么要带他跟咱们一起到林子里来啊?”

“我知道他胆子特小,”他父亲说,“可咱们在他那年龄胆子都小。”

“我真受不了他,”乔治说,“他鬼话特多。”

“啊,得了,别提了。反正今后你钓鱼的机会多的是。”

他们走进帐篷,乔治叔叔拿手电筒照进尼克的眼睛。

“怎么啦,尼克?”他父亲说。尼克在床上坐起身。

“听上去既像狐狸,又像狼,就在帐篷四下转悠,”尼克说,“有点儿像狐狸,但更像狼。”当天他刚从叔叔那儿学会“既啊又啊”这词儿。

“他没准儿听到了猫头鹰啼叫吧。”乔治叔叔说。

早上,他父亲看见两棵大椴树枝桠交叉,所以迎风摩擦发声。

“你看是这声响吗,尼克?”他父亲问。

“兴许是吧。”尼克说。他不愿再想这事了。

“今后你在林子里可不要害怕了,尼克。没一样伤得了你。”

“连闪电也伤不了?”尼克问。

“对,连闪电也伤不了。碰上大雷雨就到空地上去。雷电绝对打不中。”

“绝对打不中?”尼克问。

“我从没听说过有人给打中。”他父亲说。

“哎呀,我真高兴。”尼克说。

这会儿他又在帐篷里脱衣服。虽然他没再看他们,可是他觉察到帐幕上有两个人影。随即他听到小船给拖到湖滨,两个人影没了。他听见父亲跟什么人在说话。

接下来他父亲大喝一声道,“穿上衣服,尼克。”

他赶快穿好衣服。他父亲进帐篷,在野营行李袋里翻来找去。“穿上外衣,尼克。”他父亲说。

                                   (选自《海明威文集》)

1.小说中“他开了枪就放心了”,请结合小说情节及人物心理分析尼克“放心”的原因。(4分)                                                             

2.从全文看,第4.5段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和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6分)

 

3. 小说是怎样表现出尼克对黑夜和死亡的恐惧的?请举例说明。(4分)

 

4. 有人说,“乔治叔叔”这一人物虽着墨不多,但不可或缺。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6分)

 

 

1.①因为父亲有承诺,开了枪,父亲他们就会回来的心理暗示,让他放了心;②枪声的威力让他暂时忘却了对黑暗的恐惧。(每点2分) 2.插叙(2分);①补充交代了尼克“大大害怕了起来”的原因(2分);②保姆对尼克的吓唬与下文中父亲对尼克的理解形成对比(或和乔治叔叔的反应形成呼应)(2分)。 3.①心理描写,如“总是面临着恐惧,而且一旦开了头,一下子就害怕起来了”直接描摹其心态;②动作(细节)描写,“马上拿起枪”“从帐篷前面伸出去”细腻地表现尼克的恐惧;③环境描写,“篝火烧剩”“到处都没动静”夜色的静谧和深沉侧面烘托了尼克的恐惧。(任两点得4分,不举例不可得分) 4.同意。理由:①通过乔治叔叔的不耐烦,突出尼克胆小害怕与恐惧之深;②衬托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对尼克的耐心与挚爱;③乔治和父亲的对话问答,推动了情节发展。(每点2分。答不同意的,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结合文中“他们撑开小船之前,他父亲吩咐他,他们不在时,万一出了什么紧急情况,他只要开三下枪,他们就会马上回来。”、“他只是到了晚上才有这种恐惧。开头倒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体会。但总是面临着恐惧,而且一旦开了头,一下子就害怕起来了。他心里真吓了,马上拿起枪,把枪口从帐篷前面伸出去,开了三枪。”等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根据“才两三个礼拜前,他们在本地教堂里,刚唱过一首赞美诗,‘生命总有一天会断送’。他们唱这首赞美诗时尼克明白了自己总有一天必定会死。这使他感到非常难受。这是他头一回明白自己迟早难逃一死。那天晚上,他坐在过道夜明灯下看《鲁滨逊漂流记》,想借此忘却生命总有一天会断送这一事实。保姆看见他在过道上,吓唬他说要是他不去睡觉,就要去告诉他父亲了。他进房去睡了,但等保姆一进房,他又出来,在过道夜明灯下看书,看到天亮。”分析可知:此段运用了插叙;其作用是对前文的补充,以及与下文的对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以结合文本中的相关语句加以分析,如“总是面临着恐惧,而且一旦开了头,一下子就害怕起来了”、“马上拿起枪”“从帐篷前面伸出去”、“篝火烧剩”“到处都没动静”等加以归纳。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需要通过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通过写乔治叔叔,突出人物性格,衬托父亲的形象,深化文章主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                                                《劝学》

(2)圣人无常师。                                                《师说》

(3)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     《赤壁赋》

(4)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

(5)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 赤壁怀古》

(6)巴东三峡巫峡长,                                            《三峡》

(7)              ,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

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

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

空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

【注】范云:字彦龙,南朝齐梁间诗人。

1.题为“送别”,从诗文可知,是               。(1分)

2.试从情景关系及艺术手法角度赏析首句“东风柳线长”的妙处。(4分)

                                                                             

3.本诗的情感表达丰富有致,请作具体分析。(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以樟,字公狄,清范人。以樟负异才,八岁读书家塾中,值璧裂,作《璧裂歌》云“璧猛裂,龙惊出。”见者大奇之。崇祯己卯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命试骑射,进士皆书生,夙不习,以樟独跃马弯弓,矢三发,皆应弦破,观者叹异。

中原贼起十余年,所在茶毒,督抚英能办,率倡抚议,苟且幸无事,盗且服且叛。而河南比年大旱蝗,人相食,民益蜂起为盗。人为以樟,佥都御史史可法其有世略,独劝之行。抵任,探知境内贼凡三十六窟。于是练乡勇,修城堡,严保甲;募死士,入贼巢,伺贼出入。尝夜半驰雪中,帅健儿密捣贼垒,贼惊侠,擒其渠,毁巢归。居半载,境内贼悉平。

调商丘,时李自成犯开封,不能破,乃东攻归德①。以樟婴城血战三日夜,城陷。以樟被重创,仆乱尸中,死复苏,商民救之出,奔淮上,被逮谳请室②。贼入潼关,复渡河东犯,京师震动。以樟从狱中上疏:“请皇太子抚军南京,辅以重臣,便宜从事,系人心。倡召豪杰义旅,大起勤王兵。”疏上,执政尼之。

迨出狱,而都城陷。福王立,以樟自德州、临清南下,与各郡邑丈武史及诸豪士故献血盟,人皆感愤流涕,受约未待命。渡淮见可法,因建议:“山东、河北为江南藩蔽,若无山东、河北,是无中原、江北,无中原、江北,区区江南。也能自守耶?今宜于河南北、山东,设三大镇,仿唐节度使、宋经制招讨使之制,以大臣文武兼资者为之。”又言:“北方人心向顺,宜及时抚我用。否则忠者不能支,黠者反戈相向矣。”前后奏记百数十。而马士英专政,鬻官爵,用逆党阮大铖为兵部尚书,竞立门户,斤忠谠之士,君臣日夜酣乐。左良玉、刘泽清等各拥兵跋扈,莫能制。以樟知事不可为,愤郁成疾,辞去。可法仍举以樟为兵都职方司主事。

未几,扬州破,可法死,南都相绝清。以樟遂遁迹宝应之葭湖,买田数十亩,躬耕自给。清初,召用胜国诸巨,以樟年才三十七,朝贵致书劝驾,不应。自筑忍冬轩,四方之士,若阎尔梅、王定、僧松隐暨其乡人王世德父于,时时以樟剧饮,慷慨激昂,继以涕泣。康熙四年七月十五日,端坐作论学数百言,掷笔而卒。年五十八。

【注】①归德商丘别称。   ②请室清洗罪过之室。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矢三发,皆应弦破           确实

B人为以樟                   危险。

C而马士英专政,鬻官爵       出卖

D时时以樟剧饮               指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佥都御史史可法其有经世略       ②举予人,如弃草芥

B①擒其渠,毁巢                 ②非能水也,绝江河

C①以樟从狱中上疏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D①立及时抚我用                   ②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以樟文武双全。小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引起关注;中进士后,更以其漂亮的骑射功夫令人叹服。

B在商丘做官时,梁以樟与李自成所部血战三天三夜,最后城池陷落。他也身负重伤,虽死里逃生,却被定罪下狱。

C梁以樟出狱后,向权臣马士英提了很多建议。而当时阮大铖排斥忠良,左良玉等大将拥兵自重,梁以樟忧愤成疾,辞官而去。

D明亡后,梁以樟隐居于宝应的葭湖,亲自耕种以自给。清朝初年,朝廷下诏征用明朝遗臣,梁以樟没有应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请皇太子抚军南京,辅以重臣,假便宜从事,系人心。(3分)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3分)

 

(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4分)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贾宝玉为   A   (人名)写祭文《芙蓉女儿诔》;《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言于刘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    B   (人名);七斤嫂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作品     C    (篇名)的人物。(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古代文人即有为商家写春联者,鼎鼎大名的明代才子唐伯虎便是其中一位。旧历年底,香港天地图书公司营业经理刘文良先生恭请我撰一春联,“要有‘天地读书’等字眼在内。”在下就为他拟了一副力求通俗的对联:“每天读好书,         ”我的联作本甚平庸,平仄亦不规范,之所以敢拟,不过抛砖引玉罢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鼎鼎大名       B恭请      C在下     D抛砖引玉

2.下列为“每天读好书”所对下联,最符合文中要求的一项是(   )(3分)

A图书富百域    B囊括八方地     C天地称一统     D此地有良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