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张最近事多,忙得昏头转向,这让他身体憔悴,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张最近事多,忙得昏头转向,这让他身体憔悴,精神疲惫。很不巧,每天离不开的电脑又出了故障——又卡又慢。只得去找朋友帮忙修理。

朋友一边修理一边告诉老张:电脑用多用久了,就会安装过多软件和插件,或电脑中毒,或系统垃圾过多,都会导致电脑反应速度慢,所以需要经常维护,修补一下漏洞,查杀一下病毒,清理一下垃圾,删除一些加载的多余程序和插件……这样,电脑才能运转如飞。

老张听了若有所悟。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

 

参考例文: 减去多余的部分 一个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成功之道便是不吝惜那多余的边边角角的布料;一个富有经验的农民知道,要想来年有个好收成,必须将麦苗变密为稀,给它们以充足的生长空间。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减去生命中的多余的部分,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它决定着你到暮年之时是钵盂满满,还是囊中空空。 莎士比亚说过: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我获得多少,而在于一生我做了最有价值的那件事。是的,对于生命的仓库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放下那些小资小利,因为我们所追求、奋斗的是满仓的春色与豪情。 一生是一段旅程,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手握车票,却无法安闲地欣赏道旁的美丽风景,原因只有一个:他时时担心他众多行李会不会不翼而飞。这种心态从而使他错失了一生的时机,只有在风烛残年蓦然回首,才顿悟:生活其实真的很简单,背上一个行囊,拥有一颗专注的心,将花花世界中的众多诱惑抛开,将行李中的无用的软带白银丢弃。 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无不接受着家长、亲友、老师的谆谆告诫,所有的箴言编制成一张网,那里都是我们不能逾越的清规戒律。长辈的心意是好的,但试想,我们天天如蜗牛背着重重的甲壳前行,定会走到身心俱疲的那一步。 所以,我们前行,就必须丢掉一些成规,丢掉一些积习,丢掉一些多余的圈圈框框。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如烟花般初见端倪,绽放,掉落。但我们常常仍坐在别人的灰堆中等候熟语自己的烟花绽放。”席慕容曾在她的《彼岸天堂》中用这段话来形容生命中的那些无价值、虚幻的事物,也许诗人正是看破这些劳什子的无用之处,才勇敢地减去那些多余的部分,从而造就清新脱俗的一代诗风。 可是,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却是为生活所羁绊。他们低下头颅。琐碎的生活,成为他们的全部,给他们的心灵上了层层枷锁。 是时候了,挥起智慧的剪刀,剖开层层的世俗之茧,去掉多余的部分,走出坐井观天的困境。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仅减去了冗杂,更是放飞了心灵。只有学会减去,我们的生命之羽才会承载我们的身躯飞向化境…… 这篇议论文正确地把握了材料的主旨,审题、立论正确,文体选择恰当。分论点的设置合理,论据充实,能给人有益的启示。从整体布局上看,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完整严谨,过渡自然。从论证过程和方法上看,文章合理运用了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据充足、论证有力。文章审题准确,感悟深刻,思维缜密,结构严谨。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立意,需要结合“电脑用多用久了,就会安装过多软件和插件,或电脑中毒,或系统垃圾过多,都会导致电脑反应速度慢,所以需要经常维护,修补一下漏洞,查杀一下病毒,清理一下垃圾,删除一些加载的多余程序和插件……这样,电脑才能运转如飞。”这句话加以分析,可以得出一个观点:及时去掉多余的东西、或者说去掉无用的东西等均可以算作立意正确。本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反思生活,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生活中该“减”去些什么。例如减少对名利的过度追求,减少对物质生活的贪婪享受,减轻过重的生活负担,减少繁琐的生活环节……还可深层次地分析“减”与“加”的辩证关系。比如,减少对子女的溺爱,可增强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减少对名誉地位的过度追求,可增加淡泊、朴实的生活情趣。文体选择上,记叙文、议论文都可写,关键是要围绕提升生活品位、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情趣、享有生活的纯粹高尚等方面立意,力求使文章深刻而有味。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题目。

满分5 manfen5.com

1.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要求:内容得体,符合情境,字数在80字以内。(4分)

儿子:妈妈,刘翔!

妈妈:                                                  

2.请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写一则公益广告。(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关于吐槽的文字,然后概括吐槽的五个特点。

“吐槽”一词是指日本漫才类似于中国的相声 里的“突っ込み”。在网络上,吐槽多表示揶揄,拆台。很多人简单地将它等同于发表看法和感想。比如说发表一篇帖子,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或者回别人的贴子,指桑骂槐,阴阳怪气,愤世嫉俗,这都是典型的误用,违背吐槽的特点。

吐槽的本质,是被动回应,即对他人的言论或行为所作出的反应。对话中第一个发言的不叫吐槽称不上对话的更不是。绝大部分吐槽都是针对被吐槽者离谱的言行而产生,没有离谱就没有槽点。而对其吐槽的内容也必须公正客观毫无争议。比如此方说“果然还是宅在家里一辈子舒服啊!”,小镜吐槽“会那样想的只有你吧!”,这类吐槽体现了普遍的价值观。吐槽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如果吐槽者罗里吧嗦的说一大堆,反而不美。吐槽内容一般浅显易懂。一般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东西,小众的、古老的捏他,掺杂了吐槽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或者在逻辑理解上需要绕点弯的高端笑话,效果都不会好。吐槽的目的,是为了指出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离奇之处,而不存在恶意。任何包含指责与愤怒的攻击性发言都不算是吐槽。因此,吐槽者应秉承娱乐至上的精神,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指出包袱所在,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回答后面题目

撒贝宁回归

宋平

主持龙年春晚、录制首支单曲……撒贝宁已然有明星的潜质,这不,最近的“反拍”事件又让原本是报道者的他“被报道”了一把。像明星一样被追逐,从主持《今日说法》开始,他注定要谱一首魅力之曲。

曾经,他是优秀的法制节目主持人,是各类主持人大赛的奖牌得主;现在,“当红小生”则是他当之无愧的称号,因为在法制以外,他还耕耘着另一片快乐的土地。

1994年撒贝宁北上研习法律,毕业那年,中央电视台到北京大学招聘主持人,在已延迟一周的情况下,他凭着讲故事的才能最终闯进了中央电视台,并参加筹备即将开播的栏目《今日说法》。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顺利,不少人认为,把一个日播栏目交给一个没有任何电视从业经验、没有接受过正规播音主持训练的二十二岁学院派,风险太大。当时栏目内部在撒贝宁的去留问题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先作为记者留下来,慢慢培养;二是觉得镜头感不错,有可塑的潜力。当时正值撒贝宁研究生第一学年,学业压力很大,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煎熬:是坚持还是放弃?每天一早他从学校赶到中央台,早上800到晚上900都钉在了录播室,回到学校时,人就成了一摊烂泥。即便发着高烧他也咬牙扛着,觉得自己代表着北京大学法学院,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正是年轻人不服输的那股劲支撑着他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那时候的他还带着幼稚的气息,但这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最终成了节目组的“元老”,而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几年。

201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综艺情感类栏目《我们有一套》,撒贝宁又一次成为新一档节目的“元老级”人物。但这次“元老级”人物的重头戏不仅仅是主持,更是他与嘉宾人物的同台竞技。他敢于与著名歌唱家比唱功,敢于现场走秀:相对法制节目中的严肃,他似乎一反常态。看他在综艺节目里这样游刃有余,不禁让人为撒贝宁“叫屈”:这么多年,他得被压抑多少天性呀?《我们有一套》的综艺节目让撒贝宁的形象活跃了不少而他主持的《首席夜话》也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小撒校园演讲的爆笑视频更让人们见识了他的娱乐功夫。大概是这样的原因,中央电视台才敢让这样一个严肃类节目的主持人站在2012年龙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

而春晚尚未结束,撒贝宁已经在酝酿另一个文艺的话题。春晚后,撒贝宁与音乐人小柯达成协议,为自己主持的节目《首席夜话》录制了第一首单曲《源》,虽然录制过程比较艰难,但毕竟不枉曾以文艺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可以说,他回归了。

就这样,撒贝宁几乎成为了一个全能主持人,而这绝对得益于他从小到大的培养。他虽然出生在军人家庭,但父母是文艺兵。他从小进的是合唱团,他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时的身份是文艺特长生,他在研习法律时参加的是演讲比赛、话剧团和合唱团,他还是合唱团的小头头……甚至他选择法律绝不是因为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因为法律中的激情与挑战:他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三十几载,撒贝宁的人生已很精彩,他可以理性思考,他也可以感性狂欢。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节目组为撒贝宁编过这样一段话:撒,就像一股狂热的洪流;贝,深藏在海滩上的贝壳,里面到底藏着多少宝藏;宁,在宁静中寻找喧闹。就是这样“动静结合”,撒贝宁游刃有余。

从法制节目的严肃到综艺节目的活泼,撒贝宁实现了他的本色转身。严肃是节目赋予他的特质,活泼则是他天生的秉性。曾经他很幸运,被保送进北大,被保送上研究生,被推荐给中央电视台;现在他依然很幸运,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立之年却也能回归天性。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历史,能够被外人所知道的仅仅是那些独特的印记,而这些绝对会是撒贝宁的独特印记。                

(选自《世纪人物》2012年3月刊,有删改)

1.根据文意,解释标题“撒贝宁回归”的含义。(4分)

2.第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5分)

3.请结合全文分析撒贝宁作为优秀主持人具备了哪些素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牧羊犬楞虎

许培龙

初春,一弯月牙儿像白色的镰刀悬在西边天际,大漠中的胡杨湾显得无比宁谧。

叮当叮当,胡杨林东端一阵杂乱的驼铃声刺破了空气。一峰骆驼在那里又蹦又跳。噗!一团东西由骆驼背上甩落到黄沙中。

腾格礼醉眼朦胧地从三十步开外的帐篷里钻出来,连跑带颠地到了骆驼跟前。这是他的坐骑——骟驼。“跳什么!”他的大巴掌“啪”地掴在骟驼身上。骟驼很快就不跳了。这时,腾格礼的弟弟别立格带着五六个弟兄从帐篷那边走过来。“大哥,出了什么事?”“没什么,这畜生贪吃树叶,缰绳套在了树上。你几个都回帐篷睡去吧,明天还要起早赶路。”腾格礼把骟驼牵回驼群中安顿好,回到帐篷内,他放倒身躯,重重地喷出几口酒气,加入了呼噜大作的行列。

这是一支皮货商驼队,此行八人,有十二峰骆驼。领头的是人称皮货王的腾格礼。他自幼随父南来北往地跑生意;习刀舞棍、踢打摔拿,样样精到;他耍霸王鞭更是出手快准狠。他曾凭这条鞭勇斗豹子,还曾一口气抽死过两条闯入羊圈的狼。

腾格礼每年这个时节都率皮货队南下。他们带足皮货和路上的吃用,由居延海旁出发,穿戈壁闯大漠,到大都城换取所需物品和金银珠宝。一个来回要长途跋涉一个多月。回程到家前最后一站就是胡杨湾。

清晨,十二峰骆驼离开胡杨湾。

背后不远处传来了牧羊犬楞虎的吠声。它六岁大,体型高大,皮毛黑油油,威风凛凛,十分有灵性,是腾格礼最宠爱的牧羊犬。“楞虎咋没跟上来?”腾格礼问。“它光叫唤,不肯跟咱们走,回去叫一叫它?”别立格征求道。“用不着,过一阵子,它肯定会追过来,咱们快赶路,早点儿跨过狼道。”大家都了解腾格礼着急赶路的心情。

腾格礼所言“狼道”在他们前方十多里处,是宽不足二里地、横贯东西二百多里的漠中戈壁地带。每年这个季节,这个地带便成了群狼由东向西大迁徙的必经之地。腾格礼认为驼队应及早跨过戈壁带,否则就会遭遇无法抵御的凶险。

天已放亮。楞虎的叫声越来越近。“看,追上来了吧。”腾格礼得意地向人们点划着。楞虎一直闯到腾格礼骑的骟驼前面,蹲在沙脊上不停地狂吠。“大哥,太奇怪了,它刚才不肯跟我们走,现在又挡路。”“真是怪,是不是……”弟兄们纷纷说。“要是耽误了赶路,我们统统都会死在狼道上。闪开!”腾格礼面冲楞虎,声音像闷雷。楞虎勾了脑袋顺在一旁。驼铃声又叮叮响在沙海上。

汪!楞虎一声短促的狂叫,一反常态发疯般地跳到骟驼尾后,一口叼住骟驼的一只后蹄。骟驼一惊,猛地一蹶子,腾格礼四仰八叉地摔在沙丘上。这真是奇耻大辱。二十多年来,他调教过许多调皮的牲口,这还是头一次从坐骑上跌下来。只见他满面酱红,忽地跃起,刷地抽出霸王鞭怒骂:“畜生!”嗖,鞭梢闪电般射向楞虎的额头,着鞭处登时绽开一寸多长的口子,现出白生生的骨头。楞虎嗷地一声叫,甩了甩额头上的血,发出悲戚的叫声向胡杨湾狂奔而去。

驼队越过狼道不久,人们回头望去,那一带尘头大起。这可不是在过黄羊,而是在过狼群。“真险哪!”人们惊叹。

天黑时分,驼队弟兄们已和家人团聚在暖烘烘的蒙古包里。忽然,别立格急如风火地闯入腾格礼的蒙古包。他哭丧着脸嚷:“大哥,到处找不到福褡裢!”闻言,腾格礼眼珠子瞪得如红皮子鸡蛋,脸上的肉剧烈地抽搐了几下问:“最后见到福褡裢是什么时间?”“昨天中午还在骟驼背上。”“这可坏了!”他们所说的福褡裢是腾格礼祖上传下来的一件用黑白棕三色线编织成的袋子,两面各绣有一个碗口大的棕色“福”字,福褡裢因此得名。几代人都用它来盛金银等贵重物品。这一回,里面装着卖皮货后一多半所得。“哎……”腾格礼凄惶地长叹一声。福褡裢丢了,楞虎也没有跟回来,他沮丧得脸都发了灰。

第二年,腾格礼又率队南下。

要到胡杨湾了。翻上沙梁,远远望去胡杨林东端有堆黑色的东西。走近了,腾格礼让骟驼停下来端详:是一只风干的狗!“哎呀,这不是楞虎吗?”腾格礼忙跳下驼背哈下腰细瞧:它伏着,头部冲着驼队来的方向。两只前爪环抱在脯下。“这条不知死活的狗,不跟上回家,死在这里干什么?”腾格礼愤然抬脚踢过去。扑地一声,狗皮被撩在一边,狗毛四处飞扬,散架的骨头白森森的。突然,腾格礼目射异彩,颤声惊叫:“好一个狗娘养的!”双手应声刷地向那堆白骨下面抢过去。“啊,福褡裢!”众人失声惊呼起来。

(选自《阳光》2008年第9期,有删改)

1.驼队弟兄们回到家才发现福褡裢丢了,小说前文有哪些暗示?(4分)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为什么以“牧羊犬楞虎”为题。(5分)

3.牧羊犬的死有没有价值?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教育在儒学中占有最为重要的位置。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孔子以后的历代儒家,他们也大多数既是思想家、政治家,而同时又都是杰出的教育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尊孔读经的儒学教育。儒家教育思想的许多积极因素,多来源于儒家人物直接的教育实践。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儒家教育思想中的许多成分,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儒家“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适应了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包含以下两种含义:第一,从人的外在性来看“有教无类”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地域与国别,不分贵族与平民,人人都应该受教育。第二,从人的天赋素质以及后天的习惯与行为方面来看,“有教无类”是指不论智愚、不论品行善恶,只要诚心求教,都应当给与教育。这不仅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也同样存在深远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发展教育则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首要任务,教育公平则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当今社会的教育公平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育机会公平。它的一个极端是教育机会均等,但在现有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我国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主要表现为:农村初中生辍学、中学阶段的择校、不同省市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城市打工者子女入学及某些教育腐败等。这些问题是显性的,反映的是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总的说来,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和阶层差异明显。另一个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虽然必定存在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应该存在由学生家庭背景、性别、种族和学校条件、教师态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在当今这样一个教育资源有限社会中,仍存在实施的困难性,但其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对我们改革教育制度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和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现代改革的时代特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使大多数人接受教育是社会应为之追求的方向。 

其次,儒家“因材施教”的倡导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虽然他并没有在理论上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 ,但却始终将之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中。所以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接受教育在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和性格等因素存在差异。教育本应以学生实际出发,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挥。但在高考这无形指挥棒的指导下,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单一化,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将学生培养成善于高考的模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高分低能,理化知识强,事件经验缺乏”的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会给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构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在当今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的是多方位的复合型人才。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说“因材施教”才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最后,儒家思想比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孔子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善于自省、明于外察,别人身上好的品质和坏的方面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自己则应该加以分辨和取舍。进而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不要谦让甚至有时候学生也可以作老师。在中外教育史上,像孔子这样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属罕见。这对于我们现在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来说,具有启发意义。

(节选《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删改)

1.和2.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小题1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教育,就是尊孔读经的儒学教育,来源于儒家人物直接的教育实践。

B在先秦时期教育中,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已经体现出它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对现代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

C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始自孔子,孔子还在理论上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

D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培养成善于高考的模子,使得教育越来越来倾向于单一化。

E.只有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4.下列关于“因材施教”这一思想,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B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C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D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儒家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6.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北京大学创造机会鼓励学校保安队员学习。17年来,该校共有300名保安员获取了大学文凭。

北大帮保安调整适合学习的岗位和班次,北大的一些课程也允许保安员们旁听,一些教授也非常喜欢好学的保安员,有的老师不仅向他们赠送书籍,还把自家的旧电脑送给了保安员,方便他们学习;另外,北大工会组织开办的平民学校每年也都会给保安员们留出20个听课名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