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是没有一个人这样解决过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的运动。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理性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节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原题为《实践论》)

前两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可以获得对于外界的真理性认识。

B.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解决了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问题。

C.解决现象问题离不开实践,解决本质问题同样也离不开实践。

D.任何天才,离开了社会实践也无法取得成功。

E.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根源上说,它们都是不能离开实践而获得的。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列宁所说的“科学的抽象”指的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所获得的知识。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是无法实现的一句空话。

C.“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的意思是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作者认为“知识里手”是世上最可笑的。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述“知识里手”的可笑之处。 (4分)

5.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文章中的什么观点相一致?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AB 2.B 3.①就知识的总体说来,任何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②知识里手否认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不是唯物论者。 或者: ①认识问题的途径的可笑,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真理,而“知识里手”只是道听途说,获得一知半解,便以为掌握了真理;②认识态度的可笑,面对科学问题,态度虚伪和骄傲,缺少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每个要点2分) 4.①凭借文字和技术的传达,可以学习别人在实践中间取得的“知”。或者“从书本上可以得到的他人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东西”。 ②要更直接、更深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还应该亲身参加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学生答“实践出真知”之类的意思也可得分。每个要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种题型既考查学生们对全文内容和中心的整体把握,又要求学生对每一段落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两项有错。首先要将选项在文中的原句找到,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A项,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原文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而选项将“只有……才”(必要条件)转换成“只要……就”(充要条件)。B以偏概全。原文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选项少了“正确”“唯物而且辩证地”。C项原文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语言转换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D项原文为“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语言转换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E项原文为“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语言转换后语意无变化。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B项原文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强调了“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和“在技术发达的现代”,故错。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提问“知识里手”,到文中圈出答题的范围,然后再结合文意来分析概括“知识里手”的可笑之处。文章中的语言提示是“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可笑之处自然在其后,“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找到这些句子,然后分点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理解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然后就其意思到文中找到相似的观点。陆游诗句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强调亲自体会,亲身实践。文中说到“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陆游的话与其意思是相近的。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宋]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①来投玉川子②,清风吹破武林③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④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注】①明月:一种外形似明月的茶饼。颈联中的“冰雪”也是茶的一种别称。②玉川子:唐代诗人卢仝的别号,此处作者用来指代自已。 ③武林:杭州的别称。④膏油:造茶者以膏油涂之,以欺骗不知茶者。

1.诗中描写的新茶有哪些特征?(3分)

2.“从来佳茗似佳人”是咏茶的千古名句,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文后各小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业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守仁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于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③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贼守,我越南昌□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安阳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节)

【注】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②刘瑾:明朝武

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音xiòng,刺探,得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授刑部主事 寻:不久

B.出大江,安庆 薄:迫近

C.宸濠舟浅,仓卒易舟遁 胶: 粘住,搁浅

D.与论朱子格物大 指:拇指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吾欲以计挠□

②今九江、南康已□贼守

③我越南昌□相持江上

A.①之 ②为 ③与 B.①之 ②于 ③与

C.①其 ②为 ③以 D.①其 ②于 ③以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B.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C.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D.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守仁年轻时就文武双全。因上奏章救戴铣等人得罪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俘虏、杀伤敌人七千多。

C.宁王朱宸濠叛乱,王守仁调兵遣将,准备直捣南昌,不料消息泄露,引起朱宸濠怀疑。

D.朱宸濠从安庆回师救南昌,连船结成方阵,官军放火烧船,活捉了朱宸濠。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3分)

②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4分)

6.王守仁的学术思想冠绝有明一代,影响深远。请依据选文,用自己的话归纳其取得如此学术成就的主观原因。(3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

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

⑥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A⑤④①⑥③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④②⑥⑤① D②③⑤④①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一文,该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

B“两会”召开期间,部分媒体和网络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的说法。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

C.《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按照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把登记资料查询人限定在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法复制、查询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登记资料。

D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说,美国将终止过去半个多世纪对古巴执行的业已过时的政策,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新政策寻求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