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

(1)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2)图,图穷而匕首见

(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

(4)乃其匕首提秦王

(5)秦王复击轲,八创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群臣

A.顷之未发,太子

B.非有诏不得

C.其左股

D.踞以骂曰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秦王方还柱走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D.轲自知事不就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A.燕王拜送于庭

B.群臣侍殿上者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客有吹洞箫者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3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

 

1.(1)道歉(2)打开(3)掷击(4)举起(5)受(5分,每个1分) 2.A 3.D 4.A 5.(1)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3分,“假借”1分,“毕使于前”1分,句意通顺1分)(2)事情之所以不成功(或: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你劫持你,一定要你同我们订下条约回报太子啊。(3分,“所以”1分,“生”1分,句意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比以前同类题难度要大,一般都是选择题型,而本题要求直接写出意义。学生没有可以参考的词语的意义了。但是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常见文言实词。复习策略是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中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都有规律。首先判断词本身的词性是否相同,以此缩小范围,比如例句“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A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B上,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C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D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A反,通“返”;B还,通“环”;C卒,通“猝”。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中的通假字,通假字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也有多个意思,可以结合语境,来选择正确的义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A介宾短语后置 ;BCD定语后置。常考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而每种句式都有其特点。该题考核的是倒装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复习策略上要做到夯实考点基础,做到有备无患。认真梳理文言文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并加强古文阅读,适当强化训练。注意重点词的翻译,如“假借”“所以”“生”。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6分)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2)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3)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揉碎在浮藻间,                    (徐志摩《再别康桥》)

(4)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

(5)青青子衿,             。但为君故,             (曹操《短歌行》)

(6)榆柳荫后檐,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7)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诗经·氓》)

(8)                   ,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谢邦鹏是本科、硕士、博士都在清华大学就读的“三清博士”,2008年博士毕业时,在众多就业机会中,他最终选择到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当了一名一线工人。对于他的选择,许多人不理解,有替他惋惜的,有说风凉话的,但谢邦鹏坚定自己的选择。在三年的时间里,谢邦鹏率领团队申请了27项发明创新专利,五年里发表中英文论文8篇。谢邦鹏说:“我喜欢在一线工作,那里有我成长所需要的土壤。”

要求:自选角度,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这幅漫画内容(不少于满分5 manfen5.com50字,不超过70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为警察王宇写一段赞美词。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50个字不超过70个5分

2014年12月15日下午,在重庆丰都县庙坡路一位92岁老人迷路了,在民警陪她找家人的路上,老人竟坐在路边的独凳上睡着了,担心老人摔倒,民警王宇就站在老人后面,让老人靠在自己腿上休息。当时室外温度只有七八摄氏度,王宇的腿已经有些麻木了,不过他生怕惊醒了老人,努力保证腰身以下不动弹,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小时,直到老人的儿子到。围观市民看到这一幕,赞口不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有些轻薄。方才太太说的倒很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乱说。”王善保家的便道:“不用这样,此刻不难叫了他太太瞧瞧。”夫人因叫自己的丫头,吩咐他到园里去

  小丫头子答应了,走入怡红院,正值晴雯身上不自在,睡中觉才起,正发闷,听如此说,只得随了他。素日这些丫鬟皆知夫人最嫌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今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及到了凤姐房中,夫人一见他钗亸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晴雯一听如此说,心内大异,便知有人暗算了他。虽然着恼,只不敢作声。他本是个聪敏过顶的人,见问宝玉可好些,他便不肯以实话对,只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夫人信以为实了,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们进去,好生防他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再处治他”喝声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晴雯只得出,这气非同小可,一出门便拿手帕子握脸,一头走,一头哭,直哭到园门内去。

  王善保家的道:“太太请养息身体要紧,这些小事只交与奴才。如今要查这个主儿也极容易,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想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那时翻出别的,自然这个也是他的。”夫人道:“这话倒是。若不如此,断不能清的清白的白。”因问凤姐如何。凤姐只得答应说:“太太说的是,就行罢了。”夫人道:“这主意很是,不然一年也查不出。”于是大家商议已定。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善保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入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抄检起,不过抄检出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等明儿回过太太再动。”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去,因迎出凤姐,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恐怕有丫头们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一面说,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都叫本人亲自打开。袭人因见晴雯这样,知道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检,只得自己先出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检一番,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随放下又搜别人的,挨次都一一搜过。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头发闯进,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回了凤姐,要往别处去。

                                      (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有删节)

1.从上面节选部分看夫人为何要走晴雯?请简要作答。(4分)

2.结合文段中的描写,简析袭人和晴雯对待抄检所表现出的态度及各自性格特征(4分)

3.《红楼梦》第八回脂砚斋评道“晴有林风”,清代徐瀛在《〈红楼梦〉论赞》中曾说“晴雯,黛玉之影子也”,说明黛玉和晴雯有许多相似之处。请根据你对林黛玉的了解,结合选文内容,对她们的主要相似之处加以简要概括。(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