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辇下:京师。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并对这些手法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在,表现亡国之痛;“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报国无门的遗憾;“海上心情 ”: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节不移的志向。(答对两点6分,答的不全酌情扣分。) 2.(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城”之“愁”。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气氛。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2)“银花洒泪,春入愁城”:拟人。及花灯流泪,春天进到哀愁的城中,渲染了全城凄惨阴森的气氛;(3)“高台月明,辇下风光”:虚写。即想象的、回忆中的故国之景。故都往日的景色,而今天在哪里?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4)“海上心情”:借用典故。借苏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节不移的志向;(5)景以引情,情以衬景。下片抒情,抒发对故国的怀念,满腔的爱国之情何处抒发。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须知词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词中词语传达出来的。在本词中,注意联系词作下的注释,结合词人生活背景等,可以分析得知:词人一心所怀念的是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正是故都往日景色,而今安在?语言极为跳跃,想象尤多内涵。刘辰翁宋亡不仕,高其情操,隐居山中,空逝岁月。但这时宋帝昺在陆秀夫、张世杰等的拥戴下漂流在南海抵抗。所谓“海上心情”,当系指这一历史事件。山中不忘海上,足见作者之不能忘情现实。词也以此戛然而止,余音却袅袅不绝。如果说,上片的结句似板鼓声的干脆,这下片的结句,却是弦索声的缠绵。而基调都是苍凉悲苦的。宋末的遗民词多凄切呜咽之音,隐晦曲折。刘辰翁实不与众同,以慷慨悲歌为多,而丰富了宋遗民词。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认真阅读全词,不难发现,此词在写作上运用了多种手法,比如:词人是从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根据“铁马蒙毡”、“银花洒泪”、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另外,还有“银花洒泪,春入愁城”、“高台月明,辇下风光”、“海上心情”、景以引情,情以衬景等方面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赵孟頫,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七年,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孟頫与阿剌浑撒里甚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搜访遗逸于江南                遗逸:遗留隐逸者

B.自杀者相属                    相属:相连,相继

C.以字呼之而不名                不名:不直呼名字

D.不知其经济之学                经济:经营,管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B.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C.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D.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孟頫才华横溢,受到皇帝器重。他看书过目成诵,写文章一挥而就;尚书省刚设立,他便承旨起草诏书,受到皇帝赞赏。

B.赵孟頫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元掀儿的父亲诬告他人,被诬告的人也已认罪,赵孟頫怀疑另有隐情,悉心审理,真相大白,受到人们称赞。

C.赵孟頫见识过人,体恤百姓。他分析赵全案件,认为王虎臣难以秉公办理,不宜派去查案;劝阿剌浑撒里上奏免除百姓钱粮,得到皇帝应允。

D.赵孟頫文学、书画闻名天下,政治才华常被忽略。皇帝称赞他可与李白、苏轼相比,他的书法作品被天竺国视为宝物,政治才能却少被提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影响的理性思考

冯健

道家思想的核心体现在其对自然的崇尚、主张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强调“道”是世界的本原。因而从人类到自然界都要以“道”为其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的本体论、社会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复归于朴”,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系统”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和睦的思想可说是有惊人的相似。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祈求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道家的“与天为徒”“道法自然”的整体自然观,回归自然、以自然为人类精神家园的价值观,表现了人类文化的深刻智慧为构建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文化提供了智慧的源泉。美国物理学家J·卡普拉在《非凡的智慧》一书中说:“在伟大的精神传统中,在我看来,道家提出了关于生态智慧的最深刻的、最完美的说明。这种说明强调了一切现象的基本同一和在自然循环的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嵌入。”道家要求人们学习大自然的纯朴和谐,让一切事物都回复到其原始的自然状态,让事物显示其本来的面目,让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与自然相一致、相协调不能违背自然更不能破坏自然的和谐,而是应该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体育的发展不可否认地被置于生态环境当中。道家思想中蕴涵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发挥道家思想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使之适应并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道家思想使传统体育关注审美性、共娱性、参与性;不重竞技亦不重胜负。无论输赢,都被看作是对人生经验的磨砺,对社群生活的热爱,对人格完善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健康、和谐和不断完善。道家心怀宇宙、关注苍生、顺应自然的观念既有宗教般的终极关怀,又有哲学般的理性智慧。道家思想充满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它揭示了生命的存在、如何存在、生命的意义、天地万物与人的关系以及怎样协调和合等基本问题,以求得人本身的完善。它使得今天的民族传统体育作用于优化人的心理与人格,关切人的生存与价值,增进人的自由与幸福,表现在关怀人生现实、促进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也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更具生态体育的特征,体现在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贴近大自然,强调环境、体育人文之间的和谐统一。道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影响能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并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为人类创造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

(节选自《体育与科学》2010年第2期)

1.下列关于“道家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自然的崇尚、主张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B.道家思想强调“道”是世界的本原,人类和自然界都要以“道”为其法则。

C.道家思想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它要求人与自然要处于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D.道家思想是宗教的终极关怀其理性的智慧是哲学般的智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法,与道家的思想一致,也是倡导人们对自然更加热爱,祈求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B.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文化可以从道家思想中“回归自然、以自然为人类精神家园的价值观”等相关精神中找到智慧的源泉。

C.体育的发展遵循道家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D.传统体育受道家思想影响不重竞技亦不重胜负而关注审美性、共娱性、参与性,体育活动的意义是对人生经验的磨砺,对社群生活的热爱,对人格完善的促进。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道法自然”“复归于朴”是道家的主张,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

B.为适应并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挥道家思想中的某些积极因素。

C.促进人类的健康、和谐和不断完善是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D.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更具生态体育的特征,决定了道家思想的整体自然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颗陨石穿过充满迷雾的大气层,陨落在布满珍宝的大山中,成为山路上一颗普通的石子。一场暴风雨过后,山上的钻石和翡翠都发出了绚丽的光芒。

钻石看着身边的陨石,洋洋得意地说:“你这颗丑石,永远也发不出像我这样绚丽的光芒。”

翡翠说:“是呀,它也不会像我这样拥有迷人的光泽,成为人们喜爱的饰品”。

陨石沉默不语,继续为路人提供出行方便。

若干年后,一位老人和他的儿子来到这里,发现了这颗陨石,儿子说:“它经历了许多痛苦却陨落在这里,真不值得。”

老人感慨地说:“它划破天际的那一刻,已经在天空中留下了自己最美的身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介绍梁启超的一段话:

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试分析倒不是”“也不是”“实在是连用,在此句中表达效果上的妙处5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沙尘暴是一种强烽扬起地面的尘沙使空气浑浊的风沙现象。大气中的沙尘含量升高会影响行车和飞机起落,甚至影响精密仪器使用和生产,削弱太阳辐射地球水循环的速度,        使干旱加剧然而客观地讲,        比如尘埃落定的天空是最洁净、最晴朗的,有利于中和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物质,过滤空气,有效地减少酸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抑制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造成的全球变暖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