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辞楼...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辞楼下殿,辇来

B.始臣之解牛

   此天亡我

C.庖丁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

D.合于《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

   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介词,比/介词,从;B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独;C介词,替/动词,做;D副词,竟然/副词,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至此乎                  盖:大概

B.项王壁垓下                军:军队

C.项王乃复引兵而            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跑

D.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经营:金玉珠宝等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照花林皆似       霰:雪珠  B.名岂文章           著:显赫

C.荠麦             弥:满      D.烟涛微茫难求       信:音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画家荣宏君

王海珍

站在北京2011年岁末的街头,荣宏君自己大概已经想不起初来的心情了。有兴奋,也有茫然吧!和大多数北漂一样,有一个胸怀远大的抱负,有深浅莫测的前程,还有一颗跃跃欲试、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峥嵘之心……

现在,心情渐渐平静,安和。步履渐渐放慢,稳定。长期在传统文化、词章翰墨的浸润下,古意隐隐散发。那个从鲁西南偏僻农村走出来的懵懂无措的年轻人,已经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稳稳地走出了一条路——那个自十岁起便拿起笔在土墙上胡抹乱涂的小孩,已经将他的梅花画送进了人民大会堂,赠送给了多名国外友人。

荣宏君,你现在是名人了呢,这句话,在家乡人的酒桌上常被提起,并成为祝酒的下酒菜,当事人却只是憨憨地笑,诚恳之极。山东鲁人的厚道、耿直,一直未曾有变。

这么多年,一个人,无亲无故,无组织无单位,游离在体制外,以笔墨为生。靠一双手、一只笔、一砚墨,单枪匹马,一路走来,也真是不易。

现在回望仿佛显得太早。“经历的有些事,到了我七八十岁时再细细咂摸吧!”荣宏君在傍晚的灯光下微笑。他早已学会了不抱怨。

外面,寒星泛起,黑夜的幕布拉开,回忆漫溢上来——他经历过的苦涩,因有现在的甘味,便也不再都是苦。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很多攀越人生高峰,览人生胜景之人的感慨,也更像是他的人生写照——他画梅,一株又一株,傲雪的梅,凌寒的梅,孤倔的梅,画里有他的人生,真实贴切。他的成长是一部曲折的励志剧,是实实在在的真人演绎,无人可以代替。幼年,父丧家贫,高中毕业,北上求学,长子之责,看到家中重负,不得不辍学养家。对外说起,一句轻描淡写带过,自己的生活,却是一日日苦捱过来。

在画作没有市场之前,为谋生,他摆过书摊,开过饭馆,但他却学不来生意人的精明。骨子里面是文化人,即便是摆书摊,也要自己喜欢的书才行,没人光顾时,看书,有人来时,还是看书,天生读书人。生意自然是失败。

“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他摆摆手。

想过离京,回家守着几亩薄田,却心有不甘。内心深处对书香的渴望,如波浪在胸中翻涌。再穷,也要读书。拿起儿时练书法的毛笔,朝书香迈去。

幼年练习书法的底子与爱好绘画的基因结合起来,铺陈了最初的书画道路。一上手,花鸟虫鱼,都画,后来遇到国画大师关山月,一语点醒梦中人:你的绘画根基很好,每个都想画好,不容易,不如专攻一项。醍醐灌顶,他想起幼时土墙的梅,想起失学时院子里独放的腊梅——画梅。

他骨子里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梅,中国人眼中的“四君子”之首。梅花有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婉约、凄美,又有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傲雪、凌寒、不畏严冬的奇志。路渐渐清晰起来。

现在,荣宏君的梅已经作为国礼走出了国门。2008年10月,中国青年代表团出访德国时,他的大幅作品《梅》在德国总统府当着数百名中德青年代表的面,被赠送给德国总统默克尔。默克尔与梅花两看相悦的微笑瞬间被镜头捕捉。回国后,有友人替他惋惜:荣宏君,怎么没与默克尔合一张影呢?机会难得啊!他只是眉眼舒展地笑

尽管我不是体制内的人,但是因为找到了青联这个组织,也算是享受到了组织的关怀,能让我的画作走出国门。”荣宏君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他未有言及的是,文化人无体制、无单位的苦。比如,办护照,办签证,他要回山东老家,到处去开证明——这是显性的。隐藏在这背后的,是无保障的以后,以及有些只对体制内人开放的机会——还好,他心胸豁达:“如果曹雪芹在体制内,他也写不出传世巨著《红楼梦》。”有自嘲,更是激励。“无体制藩篱的一个好处是艺术创造更自由。”没有体制的保险箱,那就自己去建造,内心有紧迫感,更能诱发创造力。

“愈来愈觉得,绘画是小技,修为才是大道。”荣宏君感慨,研读史书是修为,做人是修为,胸怀是修为,而这一切,都会反馈到绘画中,绘画是内心的展现,胸中沟壑,气韵流动,一切都在画中。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传记题目“梅花香自苦寒来”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梅花香”既是指荣宏君主要画梅,也指荣宏君获得成功。

B.荣宏君“心情渐渐平静,安和”的原因是,现在他的画作有了市场,已经摆脱了幼年家贫、生意失败的困顿处境。

C.荣宏君下定决心画梅的原因,除国画大师关山月的指导外,还有“他想起幼时土墙的梅,想起失学时院子里独放的腊梅”。

D.画线句子是荣宏君的原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荣宏君既在体制之外,亦在体制之中,并从体制中获得了好处。

E.“绘画是小技,修为才是大道”,一切的修为,都会反馈到绘画中。画家之画能反映出画家的人品胸怀、学识修养。

1.“梅花香自苦寒来”,荣宏君经历的“苦寒”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并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三处加点文字,都写到荣宏君的“笑”,请简要分析“笑”的含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荣宏君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并就其中一点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1分,共10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

(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辇下:京师。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并对这些手法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