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魅力无穷,谜语正是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字魅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魅力无穷,谜语正是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字魅力的集中体现。请根据下面示例完成题目。(4分)

示例:(1)草上飞。(打一字)——“早”

(2)相逢何必曾相识。(打一成语)—— “一见如故”

题目:(1)青一块,紫一块。(打一字)——(       

   (2)有点骄傲。(打一节气)——(         )

   (3)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成语)——(                )

   (4)匈奴困苏武。(打一古代剧作家名)——(             )

 

(1)青一块,紫一块。(打一字)——( 素 ) (2)有点骄傲。(打一节气)——( 小满 ) (3)此曲只应天上有。(打一成语)——( 不同凡响 ) (4)匈奴困苏武。(打一古代剧作家名)——( 关汉卿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第一问是考查字形结构,仿照第一个示例,“青”取其上一块,“紫”取其下一块,组合成“素”。第二问是考查节气,学生要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第三问考查成语,“只应天上”,自然不是“凡间”,“曲”自然是“响”。第四问考查文学常识,“困”自然是“关”,“苏武”是汉家官员,自然是“汉卿”。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在所提供的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以“理想”为开头拟写句子。要求:①在内容上能体现所选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②句式与例句基本相同。(4分)

【例句】写给林黛玉:理想就是你以自己的真情践行“木石前盟”,现实中却是大观园里的涟涟泪水,令世人为之叹惋。

文学形象:项羽    荆轲    林冲    别里科夫

答:写给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了热捧。请你也向大家推荐一种你家乡的特色食品。要求:①体现该食品的特点;②语言鲜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40字。(4分)

食品名称:               

推荐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0分,共4小题)

寒色

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也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用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厨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的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加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在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的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全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     

A.《寒色》开头引用读者的问题,既是引入话题,也是启发读者思考,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一种心的互动。

B.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而且每一处细节都注满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三次出现在文中的“栀子花香”,象征着父母与子女之间浓浓的亲情。

C.文章第五段与第十二段,作者选择的细节和情境虽然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

D.本文善用对比手法。如父母健在子女绕膝的温馨与父母垂暮儿女离巢时的凄清、夫妻相亲相爱时家的温暖与相离相弃时家的寂寞这两组对比,表现出家的美好而易碎的特点。

E.本文以《寒色》为题,使得全文笼罩上一层浓郁的伤感况味,让读者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对“家”的认识因此也充满悲剧色彩。

2.作者从哪几个人生阶段写出自己对“家”怎样的感悟与理解?(4分)

3.文章三次出现“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请简述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4.“家,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和阅读的感悟,说说你的理解。(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限填5句)(5分)

(1)            ,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4)            ,极娱游于暇日。(王勃《滕王阁序》)

(5)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6)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7)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8)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请赏析“回头烟柳渐重重”一句中“渐”字的妙处。(4分)

2.本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