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腾讯网投放了一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源于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装宣传广告语...

腾讯网投放了一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源于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装宣传广告语:“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无数网民强烈批评这则广告带来的负面效应,森马方面的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着较为积极的内涵。

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涵义。(每句不得超过30字)(4分)

(1)森马集团:                                                              

(2)网民:                                                                   

 

(1)森马集团:凸现年轻人的个性,倡导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网民:误导年轻人,缺少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职业道德。(每题2分,观点正确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广告语的涵义,要结合产品本身的特点,森马集团面对的消费人群是青年人,所以这则广告语的初衷是不管周围环境如何,我都要表现出健康向上最美好的一面。可是也会有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解读,周围环境如何与我无关,我只注重追求自身的享受。这类题要从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考点:分析语句含义。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句话在字面意义之外,还可能有类似于戏剧中“潜台词”的言外之意。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指出划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4分,每小题2分)

示例:经理走到办公室,看见端坐着的罗姗,停下脚步,说:“你今天怎么没有迟到?

答:你平时总是迟到。

①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②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答:①                                                                   

        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各题。14分

                              落花枝头

                                谢大光

    ①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个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倘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早就听说石榴花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萌生的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秋风秋雨中,它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惋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己,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如同这缀着晨露的石榴树,花果同枝,生机蓬勃。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尽心竭力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新陈代谢,永葆青春的活力。

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枝头上再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1.段中加有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分)

2.同是落花,今天作者的感受是“壮丽”,而旧时文人怨女的感受却是“伤感、哀婉”,这两个时代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感受?(4分)

3.文章的第自然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品格值得作者礼赞的呢,请分条概括。(3分)

4.文章的③④两个自然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石榴花果满枝的景象,而文章的标题却是“落花枝头”,这样写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题。(4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2.这首词中作者主要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2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            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         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李密陈情表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目共12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年。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自夸

C.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薄:与“厚”相对。

D.诏书特下,臣郎中              拜:授给官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A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然后图南,适南冥也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C州司临门,急星火              D况臣孤苦,特尤甚

青取之于蓝而青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11.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2分)(      

A文中先提出古代君王的政治纲领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就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做了言之有理的开脱,更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

B第一段李密还写到了曾“少仕伪朝”的重大问题,以委婉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也无不事二主之心,希望借此消除晋武帝的疑虑,获得他的同情。

C作者着重陈述了刘氏病重至“朝不虑夕”的情形,以及与之血肉相连须臾难分的亲情,果决地摆明了自己的意愿,可谓有理有据,情真语切,而水到渠成。

       D为了不让朝廷利用臣子的职分是应该“尽节于陛下”,再向自己施加高压手段,作者

        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即先尽孝道,后报皇恩,使“报养刘氏”能够实现。

1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

    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

     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

     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

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