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祭祀探古 朱筱新 祭祀是人们通过一些特定的器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祭祀探古   朱筱新

祭祀是人们通过一些特定的器物(石器、陶器、玉器、青铜礼器等)和形式向鬼神表示敬重、祈求保佑的一种活动。祭祀的对象主要为鬼(即所谓人死后化作的鬼魂)、自然神(即自然现象衍生的神)以及后世产生的宗教神。

据考古资料证明,祭祀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北京山顶洞人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鬼魂崇拜意识。考古发现,山顶洞穴遗址内人的骨骼的旁边有赤铁矿石粉粒遗存。将红色的粉粒撒在死者的身上,显然是出于某种特定的用意,或表示哀痛,或表示怀念,抑或表示驱邪避害。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已经对死去的同伴产生了或敬或畏的情感,萌发了人死后有鬼魂存在的意识,这无疑是一种最原始的祭祀方式。

随着原始人类的不断进化,工具制作技术从打制石器过渡到磨制石器,产生了原始的种植业和定居式生活方式。由于种植业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促使人们对自然现象更加关注。但因为原始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便认为在这些自然现象的背后,必定还存在着一种支配它们的力量。古人将这种“超越”现实和自然的力量想象成神,这也是中国古人信奉自然神的由来。在这种认识下,古人们对鬼神既崇敬又畏惧,于是便采用一些方式和方法讨好它们来表示对鬼神的敬重和企盼。

这些祭祀的方式和方法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固定的仪式:在祭祀时,人们将最好的食物、制作精美的器物献给鬼神;或用焚烧祭品冒出青烟,以示通达天神;或将酒或牲畜血洒向地面,以示告慰地神,再通过敲击的方式使器物发出声响,以此通报和召唤鬼神;还通过肢体的动作表示对鬼神的敬重,以此希望鬼神满意。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在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中,居住区的房屋均围绕一个中心广场而建,还发现有焚烧过的动物骨骼,表明这个中心广场在聚落成员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场所。这里不仅作为聚落成员日常聚会或一般性活动的地方,也是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不少遗址中,都出土了玉制的器物。其中,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玉璧、玉琮、玉钺、玉璜等大量的玉器,在玉琮和其他的一些玉器外表还雕刻有神人兽面图案。图案充满了神秘、怪异的色彩,体现了良渚人对鬼神的敬畏感。这些在后世作为祭祀鬼神的礼器出现在这一时期,足以证明祭祀鬼神已经成为当时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

原始社会时期产生的鬼神崇拜及由此形成的祭拜方式,又在后世的沿袭中不断加入新的形式、内容,最终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祭祀文化。在国家建立后,祭祀活动又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神话王权和统治的工具。殷商时期,祭祀更为盛行。商王祭祀祖先,是认为这些已经逝去的先人仍具有神力,可为后代消灾祛祸;同时也借助先祖的神力用以协调王室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些源自原始社会、在国家建立后又被移植到政权建设中的祭祀活动,在西周时期进一步得到加强,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在周朝政权机构中,还设有掌管祭祀的官职,祭祀鬼神还被编入礼仪制度中,并对祭祀的对象和等级、陈设器物、供奉食物、行礼方式等诸多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从此祭祀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以后的历史中,祭祀鬼神一直为历朝历代所沿袭。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17期,有删改)

1.下列对“祭祀活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祭祀是人们使用特定的石器、陶器、玉器等器物,用跪拜、焚烧等形式表示对鬼神的敬重及祈福的活动。

B北京山顶洞人把赤铁矿石粉粒撒在死去的同伴身上,以表示一种敬畏之情。这无疑是一种最原始的祭祀方式。

C祭祀过程中敲击器物使之发出声音、将酒或牲畜的血洒向地面等方式是世代相传后固定下来的祭祀仪式。

D在国家建立之后,祭祀活动即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用以神化王权,协调王室成员之间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打制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社会产生了种植业和定居式生活方式,此时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现象,这是因为种植业和自然的关系密切。

B对北京山顶洞人的考古证明,此时的原始人类已经萌发了人死后有鬼魂存在的意识,这些原始人类有了原始的鬼魂崇拜思想。

C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中,为祭祀方便,居住区的房屋都围绕一个中心广场建立。

D祭祀鬼神一直是历朝历代沿袭的习俗,虽然不同朝代祭祀的对象、形式和内容完全不同,但祭祀活动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活动。

3.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归纳祭祀活动的发展历程(4分)

 

1.D 2.B 3.⑴祭祀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⑵祭祀活动逐渐形成固定的仪式,成为十分重要的活动。 ⑶国家建立后,祭祀活动成为统治者维护政权的工具。西周时期祭祀活动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并对各项事宜做了详细规定。⑷后朝延续西周祭祀礼制。(大致归纳为四个阶段,意合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协调王室成员之间的关系”应为殷商时期,不是国家一建立即有这样的功用。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为磨制石器时代。C文中说“居住区的房屋均围绕一个中心广场而建,……表明这个中心广场在聚落成员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场所。”意思是当时的人们围绕中心广场建房屋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中心广场是神圣的,不是为了祭祀方便。D“不同朝代祭祀的对象、形式和内容完全不同”错误,文中说的是不同的朝代在沿袭中不断加入新的形式、内容,但至少有一部分是相同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干,确定有效阅读区间;然后对锁定的区间进行分层阅读,筛选关键信息;最后根据试题所附分值和锁定的区间的具体特点,分条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写完答案还要检查是否有遗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               ,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百有余年矣    (贾谊《过秦论》)

(4)乍暖还寒时候,                                     李清照《声声慢》)

(5)倩何人唤取,          ,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6)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7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①[注]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1.“孤云飘泊复何依?”用了什么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2.比较文天祥这两首诗的尾联有什么异同?(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略生 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群书,好道不倦。神龟中为黄门侍郎。元乂专政,虐加宰辅。略密与其兄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欲起义兵,问罪君侧。雄规不,衅起同谋。略兄弟四人并罹涂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左

萧衍素闻略名,见其器度宽雅,文学优,甚敬重之。谓曰:“洛中如王者几人?”略对曰:“臣在本朝之日,承乏摄官。至于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如臣之比,赵咨所云:车载斗量,不可数尽。”衍大笑。 封略为中山王,食邑千户,仪比王子。又宣城太守,给鼓吹一部,剑卒千人。略为政清肃,甚有治声。江东朝贵,侈于矜尚,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寻迁信武将军,衡州刺史。

孝昌元年,明帝宥吴人江革,请略归国。江革者,萧衍之大将也。萧衍谓曰:“朕宁失江革,不得无王。”略曰:“臣遭家祸难,白骨未收,乞还本朝,叙录存没。”因即悲泣。衍哀而遣之。乃赐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锦绣宝玩之物,不可称数。亲帅百官送于江上,作五言诗赠 百余人。凡见礼敬如此。

比略始淮,明帝拜略侍中、义阳王,食邑千户。略至阙,诏曰:“侍中义阳王略,体自藩华,门勋夙著,内润外朗,兄弟伟如。既见义亡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往虽弛担为梁,今便言旋阙下,有志有节,能始能终。方传美丹青悬诸日月略前未至之日即心立称故封义阳。”进尚书令,仪同三司,领国子祭酒,侍中如故。

略从容闲雅,本自天资,出南入北,转复高迈。言论动止,朝野师模。建义元年薨于河阴。赠太保。谥曰文贞。

                                      (选自《洛阳伽蓝记·追先寺》,有删节)

【注】岐嶷:形容幼年聪慧洛中:指北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雄规不,衅起同谋  就:成功

B宣城太守         除:授予官职

C比略始          济:渡,过河

D进尚书令           :找寻,摸索

2.将文言文虚词填入下列句中括号,正确的一项是   

略生   岐嶷,幼则老成。

   封略为中山王,食邑千户,仪比王子。

作五言诗赠   百余人。

A                B        ⑶之

C    ⑵因    ⑶之        D    ⑵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略嫉恶如仇。独揽朝政的元乂暴虐地杀死了辅政大臣后,元略与哥哥元熙打算举义兵追究元乂的罪行,但没有成功。

B元略十分谦虚。在与萧衍的交谈中,他说北魏人才众多,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可多到用车子装、用斗去量,无法数清楚。

C元略有才学,有政绩。他广博通晓各种书籍,学问渊博,回到北魏,处理政事清廉简肃,在政绩上很有声名。

D元略念家重感情。在梁朝做高官的他,完全可以不必回到北魏,可是他念亲人的白骨还没有掩埋,还想和活着的人叙旧,还是决定回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略兄弟四人并罹涂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左。(3分)

(2)江东朝贵,侈于矜尚,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3分)

3)言论动止,朝野师模3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天色愈阴暗了,                                    ,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下午竟下起雪来          满天飞舞

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    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令人担忧

D.覆盖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相关法律将惠及我国的每一位城乡居民,其中,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