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瓦斯科夫凯旋① [前苏联]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瓦斯科夫凯旋

[前苏联]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

瓦斯科夫押着俘虏,走过里莎牺牲的地方,他不由地拉动了枪栓。听到枪栓的声音,俘虏们立刻警觉地停了下来,回过头,惊恐地看着瓦斯科夫。准尉已经像个醉鬼一样东倒西歪了,但他还保持着清醒。不是现在,时机未到。瓦斯科夫看了一眼俘虏,又拉动枪栓,关上了保险。

  俘虏们放下心来,回过头,继续慢慢向前走去。

  沉寂的森林里,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瓦斯科夫看着前面俘虏的背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他赶紧晃晃头,背影又变得清晰起来。他回头远远地望着姑娘们牺牲的地方,默默地唠叨着:“我的丽达、热妮亚、里莎、索妮娅、嘉尔卡,我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我活下来了。咱们再见的日子又远了。仗,还没打完,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的准尉来不及哼上一声,也就躺下了。我不后悔,我也不害怕,找你们去做伴。现在想起来,是多美妙的一件事……”

瓦斯科夫回头看了一眼跌跌撞撞走着的俘虏,又回身面向森林,默默地唠叨着:“再见了,等以后再回来看你们。丽达交待的事我一定办好,你们相信我……”

  他回过头,疲惫的脸上挂着大颗大颗晶莹的泪珠。

  瓦斯科夫押着俘虏终于走上了大路。

  这是最后的路程了。瓦斯科夫感到自己燃烧起来了,他身体摇晃着,俘虏的背影变得更加模糊,他一次又一次晃脑袋。但不管如何,背影还是模糊的,周围的一切也是模糊的……

  突然,从四周的森林中,山丘上,河畔冒出无数的红军战士。他们呼喊着向瓦斯科夫涌来。是少校和基里亚诺娃带着大部队正在森林里搜寻他们的踪迹。然而瓦斯科夫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他摇摇晃晃地朝前走去,走过了俘虏身旁,一直走向村口。

  四面八方都是红军战士,善良的俄罗斯人民。然而这一切落在瓦斯科夫的眼里,都是一些晃动的影子。他分辨不出眼前的是谁,只知道一味地晃动着身体朝前走着,走着。

  他仍然跌跌撞撞向前走去,一直走向空无人迹的村庄。

  瓦斯科夫终于明白他已经回来了。他想站住,却觉得眼前一阵发黑,整个人重重地跌在地上,昏死过去。

  红军向德国发起了总进攻。

  “喀秋莎”万弹齐发,射向了柏林。红军战士冲进国会大厦,将高高飘扬的旗帜插在国会大厦顶上。

  欢呼声充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柏林,莫斯科,巴黎,伦敦,华盛顿……

  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后的俄罗斯土地上一片废墟。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没有停下来哀悼,他们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中走出来,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忙碌之中。推土机把废墟推倒,压路机压过坑坑洼洼的公路,年轻人一队队扛着工具,唱着欢快的歌向需要他们的地方走去。

瓦斯科夫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

注:①节选自前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删改。该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战士英勇抗击德寇入侵的故事。②小说中牺牲的五位女战士。

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2.小说多次写到俘虏有何作用?(6分)

3.小说两次写到瓦斯科夫“默默地唠叨着”,这样写的意义是什么?(4分)

4.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6分)

 

1.(4分)反衬(以动衬静),(1分)用步伐的“响”反衬环境的“静”;(1分)烘托出瓦斯科夫内心的压抑与痛苦。(2分) 2.(6分)①推动情节发展;②表现瓦斯科夫勇敢、坚强、守纪的形象;③显示了战争的残酷及胜利来之不易。(每点2分) 3.(4分)①强调瓦斯科夫对失去战友的痛苦之情和对烈士的怀念之情(2分);②增强了作品的悲壮意味(每点2分)。 4.(6分)①揭示了战争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②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③蕴含俄罗斯人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明确鉴赏的角度,然后要明确答题的模式。角度一般有:修辞的角度、描写的角度、表现手法的角度等等。答题的模式:先点明手法,然后分析手法的写景效果和表情效果。“沉寂的森林里,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这句话的重点在“沉寂”和“步伐响着”,既为“沉寂”,为何还有“响声”?这就是写景常用的手法“衬托”中的“反衬”,就好似“鸟鸣山更幽”。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作用主要有:一对情节起到推动作用,二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作用,三对主旨起到凸显作用。题干中说“多次写到俘虏”,同时也多次写到瓦斯科夫“拉动枪栓”然后又“关上了保险”,一次次的自我控制,体现了主人公的坚强守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一定要回归文本,找到两次唠叨的内容。第一处“我的丽达、热妮亚、里莎、索妮娅、嘉尔卡,我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我活下来了。咱们再见的日子又远了。仗,还没打完,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的准尉来不及哼上一声,也就躺下了。我不后悔,我也不害怕,找你们去做伴。现在想起来,是多美妙的一件事……”,第二处“再见了,等以后再回来看你们。丽达交待的事我一定办好,你们相信我……”。两处内容都体现了瓦斯科夫内心的痛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战友们的怀念。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既要关注句子本身的含义,同时也要结合文本的主旨。最后一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一是“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第一处“每个地方”强调受害地方之多,“摧残伤害的烙印”强调灾难之重;第二处用“然而”表示转折,“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突出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与坚强。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诗经·氓》)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3)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8)牢骚太盛防肠断,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洞房:幽深的居室。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1.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3分)

  2.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4分)

3.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答毕仲举书

苏轼

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子也。

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

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当肉”,欣然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仆常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审来起居佳胜     比:最近

   B.是天子也           相:祐助

   C.刍满前       豢:饲养

   D.则有矣       间:差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欣然笑        ②本期于静

   B.①晚食当肉       ②仆常此自疑

  C.①若农夫去草    ②譬饮食龙肉也

   D.①其味八珍等    ②抑尚仆辈俯仰也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4分)

(2)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4分)

4.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的对话。请根据回答内容,选出最恰当的提问。(3分)

记者:                                           

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

在身,就不怕贫穷。且忍耐暂时的痛苦,去发展远大的前程。”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

A.您对年轻人有什么话要说吗?

B.您对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吗?

C.您对有些年轻人不学无术的现象怎么看?

D.您觉得年轻人应该怎么面对今天的国家形势?

 

查看答案

下面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七言律诗《登洛阳故城》,中间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禾黍离离半野蒿,           

                         

                         

            ,犹自吹笙醉碧桃。

①鸦噪暮云归古堞  ②雁迷寒雨下空壕  ③可怜缑岭登仙子

④水声东去市朝变  ⑤山势北来宫殿高  昔人城此岂知劳 

②④③⑤①  B.④⑤①②③  C.⑤③②④  D.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