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对那些永不服输的人,大家会赞誉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攀登的精神,却鲜有人为那些服输者唱赞歌。

 

永不服输的中国 在世界地图的东方,有一只昂首遥望西方的雄鸡,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她有着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她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她热切表达的心声!她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同时中华儿女也在为这片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所付出努力着。 那是一个被风与火劫掠的时代,耳边接连的枪声,空气中弥漫的硝烟,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特色。历史不容更改,屈辱的近代史使古老的中国蒙上了一层又一层黑纱,让中国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耻辱,抗日战争更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小小的日本却通过种种卑劣的强盗手段,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他们贪心不足,歇斯底里,叫嚣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然而,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越是国破家亡的时刻,希望就在此时出现,中华民族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折。日寇的惨无人道的暴行,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经过了艰苦卓绝的防御、相持阶段,牺牲了无数的男儿热血,最后,国共两党终于发起对日寇的最后一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消灭了在中国土地上敢于顽抗的一切之敌,迫使日本投降,在中国人的面前,他们终于低下了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八年抗日战争结束了,日本人被逐出了中国,中国人经受住了历史的又一轮考验。她也愈发强大,开始了独立、解放之路。 2001年7月13日,随着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奥运会在北京开办。这一刻全中国都沸腾了,中国终于圆了百年的奥运梦。。五千年来,这是第一次奥运五环旗在我国驻足。中国人民凭借着不屑的追求,使祖国日益强壮,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才迎来这光荣的使命。 2008年5月12日,原本是极其普通的一天。孩子们正坐在课桌前,商店老板们正在纳客,出租车司机正驾驶着车辆,做工的、种田的、炒股论经的、开会筹划的……一切都是那样地自然。可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四川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让改革开放30年的共和国,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年愈花甲的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第一支翻山越岭冲进北川的军队,第一支从4900多米高空空降灾区的伞兵队伍,一批批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救出灾民并成功安置……生命奇迹不断上演,一向内敛的总书记,深入灾区站在救援队伍中,也情不自禁地举着拳头高呼:"英雄的中国人民不可战胜! 突然我发现:原来,自己是这么的强大,一个人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世界;原来,我的生活是这般充满光明,一方有难,十方支援;强震大灾面前,我们民族的大善大爱、大情大义、大智大勇瞬间得以集合。中国人民与灾难抗衡,用永不放弃的精神支撑着所有受灾人民。一次地震中华儿女的表现不仅团结了各族人民的心,更加赢来了外国人民的崇敬! 也许灾难会压倒房屋,也许灾难会损失经济,但灾难永远打不垮我们这群中国人,打不到我们这个永不服输的中国。有人说,多灾兴邦。每一次灾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变得更加成熟,会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为有一个不甘屈服、永远坚强的祖国而自豪。 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为有一个坚强的祖国而歌唱。祖国的历程是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丰碑,是激励我们永远前进的火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雄壮的国歌唱出了我们伟大祖国坚强不屈的脊梁。 让我们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吧! 腾飞吧!永不服输的中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是一句话,“对那些永不服输的人,大家会赞誉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攀登的精神,却鲜有人为那些服输者唱赞歌”,这句话有两方面,一是“永不服输”,一是“敢于服输”。这句话的重点应在后面。 立意参考: 1.“不撞南墙不回头”,认定死理盲目蛮干是不可取的。服输,不是为了输掉,而是为了获胜,不是为了赢得一时一地,而是为了赢得长远和全局。 2.勇于服输,及时调整规划。每一个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当我们由于种种因素,无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时,就应该服输,校正原来错误的选择,及时调整人生坐标。 3.勇于服输,急流勇退,避其锋芒。避免无谓的牺牲,不去付出无益的精力与时间,这有助于我们转攻为守,以退为进,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4.社会竞争无处不在,相当激烈甚至残酷,如果深知自己竞争不过对手,就应该服输。我们要冷静下来去寻找差距,虚心向对手学习,从而转败为胜。 5.勇于服输,不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以免精力大量空耗,为自己赢得时间,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和潜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6.服输,就是善识时务,实事求是,是我们生存的需要。 7.服输,需要的是勇气,表现的是理性,显示的是智慧。 8.凡事都永不言败、永不服输,最后反而可能会惨遭失败,彻底输掉自己。 9.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困难和挫折都可以逾越,并不是所有的机遇和好运都可以把握,当明知败局已定,无力回天时,就应该服输。 10.不能轻易服输。遇到困难、挫折,不可立刻放弃,不可轻易服输,而要想方设法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高山积雪

王兆胜

    与那些直接飘落于田野、河流和村庄的雪花不同,高山积雪似乎是上苍的遗弃物,它远离人间,孤独寂寞地在严寒中度过一个个漫长的日月,长久地苦恼着。

在焦虑万分的等待中,春天终于到来,阳光温暖明媚,地面热气升腾,靠近底部的积雪开始悄然融化,由一堆固体静止物一变而为生动的流水。在不知不觉间,变成流水的积雪已经走上它的旅途,它甚至还没来得及向家乡向母亲告别。投身于脱缰野马般的奔跑之中,积雪感到了大山之外紧张残酷的竞争,那是一种万人抢走独木桥的惨烈景象。在这种拼命的拥挤中,积雪感到了有些头晕目眩,仿佛自己已非自己了。更可怕的是,在前进的道路上,常有巨石挡住去路,而自己又没有时间思考就会被撞成粉末。在这种如雷爆炸般的轰鸣中,积雪虽然感到一种生命的飞扬,一种凌空高蹈姿势的优美,但内心也被一种嘶心裂肺的痛感所占据和震撼。化为流水的积雪也渐渐明白了,原来生命的旅行是要经过无数痛苦磨砺的。

    如风云流散而复聚一样,粉身碎骨的积雪之水又汇集在一起。路途渐渐变得开阔,行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积雪似乎看到了所谓的人类。在积雪的眼睛里,有的面目慈祥,行为优雅,举止大方,尤其是那些妇女和儿童比较可爱;而另一些人尤其是一些男人目中透出攫取的贪婪之光,他们有的肩扛猎枪,两只血红的眼睛像恶狼一样到处搜寻。最令积雪恐惧的是猎手曾毫不犹豫将一只只洁白的天鹅、幼小的动物打死,血水竟差点将自己染红!最令积雪感到无奈和不解的是人类对它肆无忌惮的污染,那些有毒的气体和液体,都让积雪看到了人类的自私、无知与可怕。积雪还经常看到自己身边的流水被人取用,或是浇灌庄稼,或是满足工业制造之用。每当此时,积雪心里就会升起激动与悲伤,在它看来那是同类的夭折与不寿,虽然是死得其所!此时,积雪总是扪心自问:“如果我突然被人取走而不能继续生命之旅,那将怎样?”

有时,积雪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是怎样冰清玉洁的所在!而今,它却变成一团黑臭、肮脏和黏厚的液体。但积雪是富有牺牲精神的,因为它明白从走出那个神话般的世界开始,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自己,而是踏上一条不归之路,这就好像一个人的出生就意味着死亡一样。当然,积雪在旅途中也有值得回忆和留恋之处,那是它从高山出发始料不及的。如它看到山上如羊群一样游动的云霞,那给它带来多少美好的故乡信息与回忆。还有,小男孩和小女孩在河边洗澡与游戏,他们天真无邪的欢笑曾让积雪久久不愿离去。最令它快乐的是,有一渡口留下过人类智者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由此,积雪感到了在人类中仍不乏知音。

    河道变得越来越开阔,污浊而黏稠的积雪之水显得苍老而疲累,它甚至能看到不远处有辽远而苍茫的大海和那呈扇形开放的洁白的海滩。那里有着与自己故乡相似的景象,如梦如幻,神秘莫测;那里也颇似自己母亲的怀抱向自己激情洋溢地张开。此时,积雪才真正体会到:原来冰冷就是另一种温暖,死亡就是另一种新生!于是,在对那个冰封世界的想念中,积雪无比快乐而又充满渴望地向大海扑去。

最后,积雪之水被大海吞没,失去了自己的模样,而大海不满不亏,一如既往。

    “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海水又被阳光蒸发而为云气,而后又变为白雪,降落于高山之巅,从而孕育一个新的梦想。”气息奄奄、魂魄如游丝般的积雪心中有这样的一个闪念。

(选自《天地人心》,有删改)

1.请根据全文概括出高山积雪在不同时候的心路历程。(6分)

2.此文描写积雪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4.文章的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

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4)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 ,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序》)

(6)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___________________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8)独立小桥风满袖,________________。                         (冯延巳《鹊踏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简析“月”的作用(4分)

2.概括“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的意境,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东犬西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骊山北构而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乳:喂养

B.某所,母立于兹。                而:你

C.吾家读书久不                    效:仿效

D.如在昨日,令人长不自禁。        号:哭泣

3.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余为此志                        始皇没,余威震于殊俗。

B.闻姊家有阁子,何谓阁子也        九十。

C.鸡栖                          室西连中闺   

D.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    家祭无忘告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分)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4分)

5.分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第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写宝玉病中魂魄出了窍,来到太虚幻境,重阅了“金陵十二册正册”,竟然有所领悟。后来又见到了迎春、凤姐、秦氏等人,这些人都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并称其为神瑛侍者。醒来后宝玉把神魂所历的事呆呆地细想,便哈哈笑道:“是了,是了。”宝玉从此厌弃功名仕进,也把儿女情缘看淡了。

B.宝玉出家以后,袭人本想一死,但怕对不起贾府。回到自己家里死吧,又怕对不起哥哥。她只好嫁了优伶蒋玉菡。嫁后,才知道丈夫对她又那么好,自然也不应该对不起丈夫了,结果就只好活下去。这是续作者高鹗给与袭人的难堪的嘲讽。但也有人认为,我们不必对袭人责之太深,讥之太刻。

C.李纨是一个“标准寡妇”,是一种被礼教强制而牺牲的典型人物。小说后四十回写李纨的结局是儿子贾兰中举,以后又做了高官,李纨得到封诰,得到“善终”了。然而李纨不知通过多少矛盾与痛苦,才保持自己不得不苦守的封建节操,断送了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生命。

D.按照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贾府最终败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小说后四十回基本上完成了这一悲剧结局,但留下了“延世泽”及“兰桂齐芳”的光明尾巴,似不尽合雪芹原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