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③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④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节选自虞集⑤《道园学古录》卷七)

【注】①某:我。 ②次:排列。 ③秽:杂草。 ④起:起任。⑤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然:愤怒的样子

B.聚足以涉                                 聚足:聚集满了

C.将靡然委顺                               靡然:惧怕

D.谓之旧人                                 旧人:有资历的老人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B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C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D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侯听取朋友的意见,重修了破亭,并且以“一柱”为其命名,“一柱”的蕴意是卓然独立,不偏侧哪一边,也不依傍什么。

B.作者因遭朝廷贬谪而来到临川,因其内心苦闷彷徨,小孤山的景色萧条,而导致作者游山时的心情越加情愁,伤悲。

C.李侯修亭的原因一方面是朋友的意见,但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借此机会活得民众的支持,从而能够升迁。这可真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D.因官员对亭子重修的事情置之不理,所以守亭人故意毁坏小亭以便与官员对抗,以至于亭中石阶每登一级,都要等两脚站稳,要不一不小心就会倾覆。

4.将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C 3.A 4.(1)具有排斥上天,浇灌太阳之气势,即使把天下所有的骄横强悍的力量都使出来,都会倒下驯服,在一柱亭下听从它的命令而离开。没有这座山峰,如何能抵挡上述强大势力?(符合大意即可) (2)由此可以推想,对于兴办那些比筑亭重要的大事,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符合大意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推断考题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A乃相与怃然而去,怃然解释为失望 B聚足以涉,聚足形容登台阶一步一停C将靡然委顺,靡然形容草木顺风而倒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另外要注意的是:找虚词、看修辞、辨句式。 考点: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E 级 3. 试题分析: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B中无中生有。C中作者目的就是为了重修旧亭,而非后者。D中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极、靡然、足,(2) 当、必、无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名著《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乐山要求高公馆給自己物色一个丫环作妾,告老太爷答应了这个请求,被高老太爷选中的丫环是鸣凤。但鸣凤心中只有三少爷觉慧,于是生性刚烈的她以死来抗争,最终她绝望地投湖自尽。

B.陈姨太请完道士来做法后,继而叫端公捉鬼闹得家宅鸡犬不宁。读过进步书报的觉新,留过学的克明都不敢反对作法,反而只有没有什么文化的觉慧站出来痛骂陈姨太以及众人。

C.高老太爷离开人世后,很快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则借口会有“血光之灾”降临,于是要求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答应了陈姨太要求后就送瑞珏去城外生产了,最终瑞珏连觉民的面都没有见到就离开人间了。

D.高家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莫过于觉慧了,他是封建家庭中一个胆大而又幼稚的叛徒。但他是五四时代的醒悟青年,他踊跃参与各种学生活动,并且创办了进步刊物,并且公开反对觉民的抗婚行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每小题3分)

话说处女座被黑很久了,不在乎我提一下吧?其实我对处女座没有任何偏见。我想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西方人对星座,东方人对生辰如此着迷?我们的生辰会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

  这也许不会有确切的答案。让我们看看红酒,众所周知,最好的拉菲出自1982.2000.2003等年份。在这些日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葡萄质量好,再加上酿酒大师的巧手,天时地利人和,造出的酒也就香飘万里。以这个例子做类比,我们至少能隐约感觉到,出生的时间可能真的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至少葡萄酒是看生日的。

  在世界各地流行的占卜术中,生辰星座只是其中一种。在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更有影响力的是看相。历史上关于看相的记载很多,这里只拣取几个有明文记载的故事。《史记》上记载,汉朝的许负以善相著称。许负在一代名将周亚夫青春年少时说他会封侯拜相,然后饿死。周亚夫不信,问为什么。许负说周亚夫有纵纹入口,这是饿死之相。后来周亚夫功高难赏,落落寡欢,和景帝不睦,竟然真的饿死了。

  如果说许负相人凭借外在容貌特征,后来的何颙更注重性格分析。他看了曹操,说平定天下的就是这个人了他看了张仲景,说张“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必为良医”。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能依稀把握到,容貌似乎真的蕴含了一个人的命运密码。容貌如何反映命运?命运渺茫不可预测,但是如果疾病易感性也算是一种命运的话,容貌常常真的能反映出疾病易感性。

  许负说周亚夫的纵纹入口,后代相士总结叫做腾蛇入口,也就是法令线进入嘴角。这种相貌真的是饿死的相貌么?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更大的可能是这种相貌同某种老年病相关,比如肠道疾病,以至于食物难以下咽。

  更典型的例子是断掌。有个电视剧叫断掌顺娘,说的是在风俗习惯中,人们认为断掌的女子会克夫克子。为什么会有这种风俗呢?我们看看唐氏综合征这种常见的染色质异常遗传病。唐氏综合征患儿临床上有特殊面容,并且常见断掌。所以至少在人们的观念中,断掌是同遗传病相关的,能作为唐氏综合征的一个指标。而我们知道高龄产妇子女患唐氏综合征的几率大增。因此,可能在最初,高龄妇女生产断掌子女,表现为遗传病,天长日久,人们就把断掌同克夫,克子这样的诅咒联系在一起了。

  断掌,或者通贯手在英文中叫做猿线,因为这种手纹在类人猿中很常见。唐氏患儿常有通贯手。另外,通贯手还同很多遗传病相关。但是并不是通贯手就一定不好。在另一项调查中,百岁老人出现通贯手的几率远高于正常人群。

  相术最大的问题是结果矛盾。这是因为很多容貌特征彼此错综复杂,长寿的眉毛下面,可能是一双夭折的眼;坚毅的鼻梁两旁,可能是一双优柔寡断的耳朵。相术不是加减法,面对这些复杂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历史上有些人曾经精确预测,谁又能说他们不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如果说相貌能反映一个人是否会患有某些疾病,那么基因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因为基因稳定,检测指标明确,远远优于相书上一些晦涩的名词。这就是现在的遗传学家们在做的工作之一:确定同疾病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

  很多同各种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已经被确定了。以乳腺癌为例,包括BRCA1.BRCA2在内的很多乳腺癌易感基因已经被发现。根据这些结果,人们有可能预测一个人多年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更多基因变异同乳腺癌的相关性逐渐浮出水面。这些基因变异和BRCA1/2加在一起,可能让人们对乳腺癌进行预测的能力空前提高,因而可能产生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术常常是模糊和互相矛盾的,就是因为容貌和疾病易感性的复杂关系,不是容貌的简单判定就解决了一切;基因的总结,却可能让模糊的看相变得更加精确和可信。将来的一天,我们能多大程度根据基因预测一个人的疾病易感性,这是个很有趣的方向。

                                             (选自《科技生活》2014年11月10日

1.下列就“古代相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相术主要以看容貌为主,以细致观察与主观推断作为结论的依据。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容貌蕴含了一个人的命运密码,所以相术的“命中率”极高。

B.古代相术的发展是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因此当时的相术一直保持着重要的预测功能的地位。

C周亚夫饿死的结局很大部分原因是在于古代相术的正确推断,否则周亚夫断不至于受饿死之祸,死的那么惨。

D.古代相术具有封建性色彩,相术所推断出来的结论并不具有多大的代表性以及可信度,往往那些精确预测他人命运者可能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葡萄酒的酿造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一个人出生的时间会对葡萄酒的酿造起很大影响,以致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出生时间可能会对其一生起很重要的基础作用。

B.“通贯手”是同遗传病相关的,很大部分原因是高龄令产妇子女患唐氏综合症几率比较高,但患“通贯手”并不一定是祸运的体现,因为很多高龄老人患“通贯手”几率比一般人高。

C.“饿死之相”等部分因相术推断出来的疾病,很可能与某些老年病相关,以至于表现出一些病状。

D.相比于古代相术,将来基因检测更具科学性,代表性。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根据基因预测一个人的疾病易感性。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人的容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反映出疾病的易感性,但是容貌却一定不能反映人的祸运,因为命运渺茫不可测。

B很多“相术病”都能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解释,所以一个人的命运并不一定是天生造就的,而那些“相士”则只是碰上运气罢了。

C.现代科学家家之所以努力做基因工作,是因为基因相比相术对疾病预感更有优势,更加稳定,所以我们应提倡现代科学,全盘否定古代相术等封建思想。

D.古代相术的封建性在于其的不确定性,猜测,臆断性,一个人的容貌与疾病易感性关系本就十分复杂,并非光凭容貌观察就能解决一切。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马克思说:“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

   郑板桥爱徐青藤(明代画家徐渭)的画和诗,自称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的孝道

朱大可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母亲睡前给母亲端水洗脚,幼子为此深受感动,遂端来一盆热水要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洗脚、下跪和磕头的闹剧,从旧帝国一直上演到民国,始终没有终止的迹象,只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它逐渐遭到人们的唾弃。但今天,在道德全面滑坡的背景下,那些发霉的旧风俗开始卷土重来,成为转型中国的“亮丽风景”。

但国人的孝道传统,往往表演甚于实绩。目前的种种亲情表演不过是这种“秀孝传统”的变种而已。在所谓“亲情经济”的浪潮中,母亲节被强大的市场之手弄成了鲜花节或蛋糕节,面临着被庸俗化的厄运。美式文化的渐染,又让很多年轻人怀着崇拜心理,模仿西式传统,把示爱当作时髦,把表演当作品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无非是专制主义在家庭结构中的映射。它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而仅仅重申长辈对晚辈的微观权力。它拒绝家庭成员的人际平等,无视晚辈的人格尊严,进而摧毁主体的独立建构,由此导致服从性和工具性人格的茁壮成长。

如何阐释“孝”的含义,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儿女跟父母的关系,首先应当建立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任何一种下跪和磕头的行径,只能把“孝”引向“顺”,也即表达谦卑和顺服的语义。这种所谓孝道,背离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人本主义价值基线,跟爱没有任何本质性关联。

母亲节源于希腊,人们借此向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意;现代母亲节则源于一名叫做安娜•贾维斯的美国女士,她力主设立纪念日来劝慰那些在战争中丧子的母亲,同时创立母亲节来表彰全球母亲的伟大成就。全世界的儿女都知道,我们应在这一特殊的节日里重申母爱的伟大,对母亲报以更为炽热恒久的情感:学会倾听她们的教诲,尊重她们的抉择,跟她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并学会在她们老去之后,照料其衰弱的身体和安慰其孤寂的灵魂。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下跪和磕头来表演各类滑稽的“孝行”。母亲珍爱并引为自豪的,不是那些磕头虫和软脚蟹,而是有尊严地站着的孩子。(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2.文章第段中“变种”的表现有哪些?(6分)

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瓦斯科夫凯旋①

[前苏联]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

瓦斯科夫押着俘虏,走过里莎牺牲的地方,他不由地拉动了枪栓。听到枪栓的声音,俘虏们立刻警觉地停了下来,回过头,惊恐地看着瓦斯科夫。准尉已经像个醉鬼一样东倒西歪了,但他还保持着清醒。不是现在,时机未到。瓦斯科夫看了一眼俘虏,又拉动枪栓,关上了保险。 

俘虏们放下心来,回过头,继续慢慢向前走去。 

沉寂的森林里,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瓦斯科夫看着前面俘虏的背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他赶紧晃晃头,背影又变得清晰起来。他回头远远地望着姑娘们牺牲的地方,默默地唠叨着:“我的丽达、热妮亚、里莎、索妮娅、嘉尔卡②,我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我活下来了。咱们再见的日子又远了。仗,还没打完,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的准尉来不及哼上一声,也就躺下了。我不后悔,我也不害怕,找你们去做伴。现在想起来,是多美妙的一件事……”

瓦斯科夫回头看了一眼跌跌撞撞走着的俘虏,又回身面向森林,默默地唠叨着:“再见了,等以后再回来看你们。丽达交待的事我一定办好,你们相信我……” 

他回过头,疲惫的脸上挂着大颗大颗晶莹的泪珠。 

瓦斯科夫押着俘虏终于走上了大路。 

这是最后的路程了。瓦斯科夫感到自己燃烧起来了,他身体摇晃着,俘虏的背影变得更加模糊,他一次又一次晃脑袋。但不管如何,背影还是模糊的,周围的一切也是模糊的…… 

突然,从四周的森林中,山丘上,河畔冒出无数的红军战士。他们呼喊着向瓦斯科夫涌来。是少校和基里亚诺娃带着大部队正在森林里搜寻他们的踪迹。然而瓦斯科夫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他摇摇晃晃地朝前走去,走过了俘虏身旁,一直走向村口。 

四面八方都是红军战士,善良的俄罗斯人民。然而这一切落在瓦斯科夫的眼里,都是一些晃动的影子。他分辨不出眼前的是谁,只知道一味地晃动着身体朝前走着,走着。 

他仍然跌跌撞撞向前走去,一直走向空无人迹的村庄。 

瓦斯科夫终于明白他已经回来了。他想站住,却觉得眼前一阵发黑,整个人重重地跌在地上,昏死过去。 

红军向德国发起了总进攻。 

“喀秋莎”万弹齐发,射向了柏林。红军战士冲进国会大厦,将高高飘扬的旗帜插在国会大厦顶上。

欢呼声充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柏林,莫斯科,巴黎,伦敦,华盛顿…… 

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后的俄罗斯土地上一片废墟。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没有停下来哀悼,他们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中走出来,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忙碌之中。推土机把废墟推倒,压路机压过坑坑洼洼的公路,年轻人一队队扛着工具,唱着欢快的歌向需要他们的地方走去。

瓦斯科夫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

注:①节选自前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删改。该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战士英勇抗击德寇入侵的故事。②小说中牺牲的五位女战士。

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2.小说多次写到俘虏有何作用?(6分)

3.小说两次写到瓦斯科夫“默默地唠叨着”,这样写的意义是什么?(4分)

4.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