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清流而赋诗。
(2)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3)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
(4)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______ 。
(5)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____ 。
(6)时不可兮骤得,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这首小诗第一、二句各有一个词用得很传神,这两个词是哪两个词?为什么?(6分)
2.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
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运有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鉴矣。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
(清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有删减)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头锐面,更不可当 小头:削尖脑袋钻营
B.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抗怀:抗击或者怀念
C.要体貌他,要怜悯他 体貌:以礼相待,尊重
D.皆作会别可怜之语 会别:相会和别离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对读书人持批评态度的一组是(3分)
①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 ②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
③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 ④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
⑤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⑥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3.下列是对本文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燮,清朝人,这是他写给弟弟郑墨的一封家书,他用生活化的语言谆谆教导家人,表现了一种亲
民近农的思想。
B.对于种田之人,郑板桥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正表述了他的这
一份情感。
C.文中也表现了作者对读书人的看法,他反对读书人一心追求利禄的思想,也表达了“好人为坏人所
累”的担心。
D.郑板桥也自责自己只知“命名本旨”而不知“会别可怜之语”,对此他 作了内省和反思,显现了“民本”
思想。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
(2)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4分)
(3)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第四媒体
继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1993年因特网开始向公众开放,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在我国,去年年底网民达210万,除传统媒体如《人民日报》等纷纷上网办电子版外,新浪网、CHINABYTE等网站的新闻味越来越足,第四媒体正在崛起。专家预言,10年到20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理由是,广播问世38年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则用了13年,因特网只用了4年。
因特网作为一种媒体,优势十分明显: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更快;文图、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合为一体;每个人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发表意见,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随时向全世界发布新闻。对于下个世纪的第四媒体,有的专家这样描述——这是一张个性化的报纸,它是一个带超薄型大平面显示版的移动式网络计算机,不仅有图文声情,甚至扩展到三维空间,它以我为中心,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信息项目自主选择、组织。有的专家称之为“我的报纸”。
现在,第四媒体还只是一个小弟弟。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多数公司只因为这是一个潮流才不得不坚持,一些小报已经停办了电子版。调查表明,关于克林顿绯闻的“司塔尔报告”,只有22%的人是在网上了解到的。这说明因特网在现在的传播中并不占较大比例。有的专家认为,网络媒体现在所能做到的是为传统媒体争取远距离受众,提供交互式服务,满足共性前提下的个性要求。有的专家则认为第四媒体首先要做的,是为争取到生存所需关键数目的受众而努力。
1.去年5月提出的“第四媒体”的概念,指的是(3分)
A.多媒体 B.网络计算机 C.“我的报纸” D.网上报纸
2.“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文章说这句话的用意是(3分)
A.“第四媒体”概念的提出,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已。
B.在美国的各种传媒中,“第四媒体”的地位下降了。
C.因特网的使用者有限,传统媒体仍是信息传播主渠道。
D.因特网实际没有“信息无限”和“时效更快”的优势。
3.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第四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体。
B.在10-20年内,“我的报纸”将成为主导传媒。
C.一些小报停止电子版的主要原因是“受众”数目不足。
D.第四媒体倘不能实现赢利,就很难真正取得成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蜂儿在寻觅鲜花的馨香,鸟儿在寻觅自由的蓝天,船儿在寻觅避风的港湾……人们在寻觅最美好的明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觅的过程,有人寻觅到希望,有人寻觅到失望,有人在寻觅中迷失方向,有人……你有这方面的体验或感受吗?请以“寻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21分)
离我最近的草 李玉良
①家乡的田野,生长着一种我不喜欢的草叫沙蓬。村里那些乡亲,几乎都不喜欢这种草。冬去春来,有一些草,从地上针尖尖似的冒出来,沙蓬也以绿的姿态出现。只要有土的地方,它都会生长。看样子,沙蓬的生命很顽强,它不但长在远离农田的贫瘠土地上,还和别的一些草长在靠近庄稼的地畔,甚至长在肥沃的地里,与庄稼分享农人撒在地里的汗水和肥料。
②沙蓬露头不久,茎秆就长出绿针。那时候,它是嫩嫩的、绵绵的、软软的,没有锋芒。放学后,奶奶交给我拔猪草的活,我快乐得如鸟儿一样,提着筐子,跟几个伙伴出去了,不用多长时间,一筐子嫩沙蓬提了回来,奶奶把大部分沙蓬留给猪吃,拣出一把,用清水洗了,给我做菜饽饽。现在想起来,奶奶当年做的那些菜饽饽,是难得的绿色佳肴,只是那时的我,却没有品出其中的滋味。
③过了春天,沙蓬也长高了,也长硬了。可以说,它是地上生长的一种异样的草。夏末季节,这种草蓬炸成箩筐般大,它不再有破土而出时那种娇嫩劲儿,而是浑身长刺,锋芒毕露,不但人不可伸手触摸,连牛驴骡马也敬而远之。
④大自然的草,各有各的形象,有的迎风而立,有的见风就倒,特别是沙蓬,经不住秋风吹打,在白天,也在晚上,以球形的姿态,被风追赶着到处跑。小时候,在乡村的日子里,是沙蓬撵着我长大的。少年时我在铁路上干活,每天出去,都能见到沙蓬,铁道的路肩上,走多长的路,它们都不会在我眼前消失。起风的时候,它们有时跑在你前面,有时抱成一团,拦住了你的去路,有时在你身后拼命地追赶,火车在铁道上跑,它们在铁道下面跑。那天,我看到一个独特的景象:一大群沙蓬站在护网外,如天真而又充满幻想的孩子,好奇地看着疾驶的火车。忽而一阵风过,他们便无人管束一般,如撒欢的野马,有的跑到山洼里,有的跑到水沟中,他们在背风的地方躲避着,好像跑得有点累了,歇在了那里。
⑤终于在这一天,我改变了对沙蓬的看法,沙蓬不能迎风而立,是它的天性使然,它只能在风来临时选择逃跑,至于它最终的结局,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它的宿命是一岁一枯荣。
⑥在我看来,百草中数沙蓬最脆弱。我发现,乡村那些老百姓和我们这些外出打工的人,跟沙蓬一样,都是弱势群体,一生就这样奔跑着、忙碌着。我们干活,有时是漆黑的夜晚,有时是天刚破晓的黎明,有时在阳光炎炎的烈日下,有时在飘飘洒洒的雨中,有时在鹅毛飞落的雪天。无论多么辛苦,我们都无怨无悔。
⑦人跟沙蓬走得是那么近,有时候,人的一些作为,都被沙蓬看在眼里。有一群人在挥汗如雨地干活,为什么有一个人站着不干活,还指手画脚地骂他们,不能好好说吗?那天,我也在这群人中干活,看到了这些沙蓬,也听到了他们的话。有一名临时工,听到那个人的辱骂后,平心静气还了两句,就被开除了。一旁的沙蓬,埋怨他不该像它们一样锋芒太露。
⑧长刺的沙蓬,注定命运好不到哪里,因此我怀疑它们还是当年在铁路边看到的那群沙蓬吗?还是说,童年的沙蓬一到成年就注定会以另一种姿态呈现?我想到了鲁迅《故乡》里的闰土,少年时的机灵、自由,与中年后的木讷、顺从,这难道就是造物的杰作吗?但不管怎样,它的确离我很近,近得我能嗅到它的味道,捧着它的灵魂,并期待在这个寒冷的日子,再次与它相逢。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请分析第④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技巧及主要作用。(4分)
2.文章标题“离我最近的草”有哪些含义? (6分)
3.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鲁迅《故乡》中的闰土?试作探究。(6分)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4分)
A.作者起初不喜欢沙蓬是因为这种草常常与庄稼争夺肥料,需要农人费力清除,而且它浑身长刺,锋芒毕露,让人无法接近。
B 沙蓬在“我”童年的生活中也不完全是不良的记忆,奶奶当时用它给“我”做的菜饽饽,就是那个年代里最能给“我”安慰的美味。
C.作者把从乡村到城市打工的人比作沙蓬,因为他们都是被忽视、被践踏、被侮辱的对象,他们都无力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命运。
D.文章以对沙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写沙蓬也是写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作者通过对沙蓬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E.文章在写沙蓬和城市的弱势群体时,也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以“我”的视角看待他们,这样写更真实可信,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