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结 ”的全称...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结 ”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衔接和连贯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做这类题,语境理解特别重要。分析可知,本题可以巧用排除法解答。这段话的结尾句是“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所给的六句话,只有⑤句是谈绳结与服饰的关系,所以⑤句应与结尾句紧密相连。于是,排除A.B.C三项,只能选D项。具体地分析:④句是总起句,呼应上文,介绍“中国结”的悠久历史,③②⑥①⑤句具体说明“中国结”在历史上的种种作用。答题时要注意“上古时期”“当时”“同时也”“此外”等词语的承递与关联作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

注的焦点。

B.日前,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60号国务院令,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这部六章四十条的条例,

是历史上新中国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全民健身的权利义务加以规定。

C.近年来,教育部门屡发新规,教育顽疾却毫无起色。相反,针对新规旧律,当前中小学教育还形成

了多项潜规则,2009年11月1日央视曝光了其中八个,称“其积弊之深令人震惊”。

D.黑恶势力常常以热心公益事业、注重个人修养的幌子,表面上力图与主流价值观相适应。黎强、陈

明亮、岳宁等涉黑人员在被捕前都有从事慈善活动的经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3分)

   A.作诗,自有别样成功之道,不是看诗书就能成就的;好诗,自有其别样的情趣,也不是明白“诗理”

就能写出的。古人并不是不读书,不穷理;而是要不落言筌,这样才会作出好诗。

   B.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挥而就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

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C.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

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

本国诗。

   D.六年未出片的林志颖最近发行新专辑《挡不住我》,为了这张专辑,他推掉了多部戏约,但他一点

不以为意,总觉得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会开心。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央(miǎn) 慢(bū)   捕(dài )   怀(chuāi)  辙之鲋(hé)

B.寒(zhēn)   尺(dú)    须(zì)    扫(zhǒu)   逸兴飞(chuán)

C.发(jī)     送(nuó)   报(bǐng )   仓(lǐn)   铢必较(zhī)

D.付(zǐ)     邻(pí)    误(chuǎn)  水(lǎo)  媚眼颦(c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一千多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

诗为五言,句子精短,与韭菜精致的模样很般配。

我觉得,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

我读过的唐诗,涉及写蔬菜或韭菜的,几乎都是五言,很少有七言或更长的句式。这很可能是因为,面对这娇小、精致的可爱植物,唤起了诗人们细腻、爱怜的情思,用五言这精致的样式,表现这精美的植物,是很相宜的。

这也似乎说明,在唐朝,韭菜,以及众多蔬菜,都是天然、本来的长相和品性。

蔬菜嘛,就该是朴素本分的样子,安静单纯的样子,露水盈盈的样子。这样子,才叫蔬菜。

假若杜甫老哥来到现代,来到我们的蔬菜地里,他一定十分惊讶:这是蔬菜吗?这不是一片杂木林吗?芹菜已疯长成灌木;莴苣正演化成芭蕉;葱虽然暂时还没变成芦苇,但已有了芦苇的个头;土豆已膨胀成杜甫喝汤用过的大土瓷碗;韭菜呢,五言诗的韭菜哪去了呢?这又高又胖、模样粗糙、神情张狂的另类灌木,是韭菜吗?一千多年没见,出落成这样子了?

杜甫老哥啊,你少见多怪了。一切都在变,菜地如何不变?假如你走进我们的文化菜地看看,你又如何不被惊呆?别摇头嘛,老哥。别的,你暂且别看,就看看那被你视为“文章千古事”的文章,就看看你一生钟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吧。如今,一个写手随便就日产万言,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年制造十几部长篇,不难嘛,只需喝几杯咖啡,吸几口香烟,猛敲键盘,快速码字,滚滚泡沫就席卷世界的沙滩;写诗,稀松平常事,手起键响,键响诗成,一日千行,何难?回车键频频按,诗,就像那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滔滔滚滚源源不断,注入我们古老的奄奄一息的江河荒滩。你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一生,才写了一千来首,字数不够一个中篇,还不及写手们一天的产量。杜老啊。你太低产了。

这下,我得赶快告诉杜甫原委,不然老先生会被吓傻的。就这么一个诗圣,被我们吓傻了,我们对不起万古千秋。

是这样的,杜甫老哥:你在蔬菜地里看见的那颠大的、张狂的、疯长的、妖艳的、粗壮的灌木形状的蔬菜,都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催生出来的。

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毒性很大,垃圾食物而已。

你在文化菜地(其实那是文化工业流水线)看见的那泡沫翻腾的泡沫文化,那废水汹涌的废诗,也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大批量疯长出来的。

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基本是废物。垃圾食物而已。

杜甫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

和杜甫一样,唐朝的韭菜,包括那雨夜里的韭菜,没见过的世面太多了,没见过农药,没见过化肥,没见过增红素、增绿素、增白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只见过露水、月光、荷锄的农人,见过蜜蜂、蝴蝶、毛毛虫,见过低飞的燕子和菜地上空款款飞过的黄鹂、喜鹊、斑鸠、白鹭。

韭菜何其有幸,在那个温暖的春夜,韭菜,用它质朴、醇正的清香,接待了诗人和他的诗。

唐朝的土地上,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蔬菜,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诗。

你且看那韭菜——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一句中,“保鲜”一词形象生动,说明了杜甫的诗歌流传一千多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韭菜娇小、精致,能唤起诗人细腻、爱怜的情感,而五言诗是精致的诗歌形式,用五言诗描写精美的韭菜,是非常合适的。

C.唐朝的韭菜是不幸的,因为它有太多的世面没有见过;唐朝的韭菜又是幸运的,因为它“用它质朴、醇正的清香,接待了诗人和他的诗”。

D.杜甫之所以“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是因为他理解不了现在的人们为什么要生产垃圾食品和创作垃圾文化。

E.文章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不同人称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又使文章显得亲切。

    2.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说“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7分 )

    3.请指出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6分)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

4.请结合全文,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清流而赋诗。

   (2)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3)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

   (4)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______  。

   (5)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____  。

   (6)时不可兮骤得,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