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抄...

根据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正视现实,笑对人生 时间在流逝,岁月在更迭;老的是你我的容颜,不老的是你我的心怀;老的是你我的举止,不老的却是那一抹深情的微笑。蜗牛,抛开你的所有顾虑与伤感,让你的心年轻起来,让你的情勃动起来,目标和理想是生活的坐标。你开始有愚公移山的大志,后来又杞人忧天,以致郁闷而死。你的下场令人深思?生活是艰难的,坎坷的,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的残酷,以理性来面对人生,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显现出更大的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用理性(目标和理想)来面对艰难困苦的人生呢? 首先,只有拥有坚强的毅志力,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才能战胜命运的不公。众所周知的贝多芬就是这一类人物。面对情人的背叛,耳朵的失鸣,以及和自己的梦想即将远离时,他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鼓足自己的信心,以自己坚强的毅志和乐观的态度来抵制自己的厄运,最终写下了不朽的名曲《命运交响曲》 其次,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要灰心。因为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就会在别处打开窗子。所以,如果以微笑来面对人生,那么人生就会有一万种可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美国科学家霍金就是这样一个以微笑来面对人生的伟人,尽管医生告诉他最多活十二个月,换做我们大多数人,很可能会感到非常悲哀,并放弃对未来的梦想和希望。但是,霍金却没有自暴自弃,继续从事着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博士学位,也超出了医生的预测——活了超过十二个月。他说:“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这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公平的”。他以他那坚强的毅力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以上两位名人都是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立下了目标和理想而为之奋斗,最终实现的) 最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境,何不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再快乐一点呢。“请把你的歌,带给我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唱得多啊,人生就当如此,微笑地去面对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依然是那样的美好。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成为浩瀚的大海,但你可以做清澈的小溪,也许你无法长成参天的大树,但你可以做碧绿的小草,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就会感受到生活的甜美。 蜗牛,你想登泰山,下江海,这种精神让多少人佩服,况且你的人生也是一步一步往前爬,这已经彰显了你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但是,你的郁闷而死让我无法理解与接受!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各句中,哪些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更正。(3分)

    (1)小说《红粉佳人》有一段对话:“我只是想请小姐到我府上作客几日,顺便一解我心中的疑惑而已。”

    (2)某人女儿结婚,给同事送去请柬:“令嫒xx于x年x月x日结婚,x月x日x时于xx饭店举行婚宴,恭请届时光临。”

    (3)《xx日报》刊载一篇报道,文中说:“记者曾三次光顾他的植物园,春天的姹紫嫣红与冬天的秀色可餐都领略到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查看答案

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2分)。

满分5 manfen5.com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共 17分)

梦里不知身是客

清心

长长的静默,风吹叶落。1973年3月6日,81岁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带着满腔遗憾和对中国无与伦比的思念与眷恋,永远闭上了双眼。自此,她倾情热爱的第二故乡—中国,与她天各一方。

1972年5月,收到拒绝她访华的回信时,赛珍珠衰老孤独的身体如同深秋的雨布,顷刻瑟瑟成薄凉。只是,误会也好,曲解也罢,甚至连那些常人难以接受的人身攻击,亦不能动摇她的“中国心”。她对中国的感情如同种子发芽生根,早已渗透到骨子里。

赛珍珠一生中的前40年,除去回美国上大学的4年和读硕士学位的两年,均在中国度过。她自小跟一位姓孔的先生学习“四书五经”,说中国话,写中国字。童年的赛珍珠最喜欢听奶妈讲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这些口头文学,对她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岁那年,父亲安排她回美国读大学。在康奈尔深造时,她主修的是英文,论文却洋洋洒洒地写了《中国与西洋》。硕士毕业后,赛珍珠再次返回中国。在土地贫瘠的宿州生活了三年。其间,她接触到许多目不识丁、辛勤劳作的中国农民,亲眼目睹了他们如何在贫穷困苦以及天灾人祸中不屈不挠地挣扎和拼搏。最可贵的是,她还尽可能深入中国民间,四处走访,跟老百姓交朋友。因此,她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认识甚至不亚于许多中国作家。赛珍珠写中国,纯粹是出于对中国人民的关心、同情甚至是感恩。她曾说过:“我早已学会了热爱中国农民,他们如此勇敢,如此勤劳,如此乐观而不依赖别人的帮助。长久以来,我一直致力于为他们讲话。”就这样,赛珍珠怀揣一颗赤诚之心,为了表达对中国兄弟姐妹的挚爱深情,她主动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角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发言人”。

1919年,赛珍珠与丈夫来到金陵大学任教,在学校分配的一所小洋楼的阁楼上,她面向群山,文思泉涌,几乎完成了后来为她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作品,这座洋楼现在仍然静静地立在南京大学北园的西墙根旁。

1931年,她以中国农民为题材的长篇巨作《大地》在纽约出版,引起轰动,她也在一夜之间名声大振。1932年,《大地》荣获普利策小说奖。1938年,她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一生共创作了近百部文学著作。

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赛珍珠在题为“中国小说”的演说中,向西方文化知名人士宣告:“虽然我生来是美国人,但恰恰是中国小说而不是美国小说决定了我在写作上的成就。”接着,她如数家珍地阐述了中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又详细介绍了中国小说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最后,她由衷地说:“我想不出西方文学中有任何作品可以与它们相提并论。”

另外,在创作《大地》之余,她还花费5年时间,翻译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虽然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国外译本,但赛珍珠翻译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无疑是最为准确、最有影响力的。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不仅呈现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并且她亦是第一个把中国农民放在跟西方人同等地位来描述的外国作家。这样的言论,对现在而言,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当时那个对东亚充满偏见的年代,却可谓石破天惊。正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所言:“赛珍珠的作品,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

赛珍珠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至今不衰,不仅源于她的文学成就,还在于她创立了世界首家无种族收养机构“欢迎之家”,为成千上万名儿童提供了生活保障与资助。

由于各种原因,自1934年回到美国后,赛珍珠再没踏上过中国这片令她日思夜想的故土。虽然她被称做“大地之女”,然而她热爱的大地却不在脚下,而只能萦绕在梦里。梦里不知身是客,读大学时,籍贯一栏她填的是“中国镇江”。病逝后,按其遗愿,她的墓碑上没有任何称谓,只镌刻着自己手书的3个汉字:赛珍珠。                                   

(选自《读者)2011年18期,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即使受到误会、曲解甚至人身攻击,赛珍珠也没有动摇“中国心”,因为她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属于中国。

B.赛珍珠热爱中国农民的勇敢、勤劳、乐观而不依赖别人的帮助的精神品质,因而承担起“为民请命”的角色。

C.在现在仍立在南京大学北园的西墙根旁的小洋楼的阁楼上,赛珍珠完成了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作品。

D.赛珍珠是第一个把中国农民和西方人一视同仁的外国作家。这在当时充满偏见的时代,具有石破天惊的作用。

E.虽然赛珍珠被称为“大地之女”,但是自1934年回美国直到去世,她再也没有踏上中国这片令她魂牵梦萦的故土。

2.赛珍珠对中国无与伦比的“倾情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赛珍珠在中国生活的40年间,哪些经历为她取得的卓越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计15分)

(1)                  ,余不忍为此态也!

(2)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                         

(3)还顾望旧乡,                                                  

(4)                 ,池鱼思故渊。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7)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8)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0)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